到現在也過半年了,小小心得與大家分享。
先說一下這款的能見度真的很低,從一月至今我在雙北的路上只看過 6 輛,其中 1 輛還是自己!
先條列幾個廣受抨擊的問題並加上個人感受,如有缺漏請車友們補充:
一、原廠沒給的
1. 電動尾門
應該要有才對。三菱自家小車都有了,實在說不過去。
2. 車道維持
過去沒使用經驗故無從比較,但如果有的話更好。
3. 後座無法移動
無感。我身高 186,駕駛座調整成自己的標準後自己再坐進駕駛座後方,空間依舊寬裕。
4. 沒有後座出風口
無感。冷氣已經很強,選個好一點的隔熱紙更加分。
二、順益(或中華)拔掉或換掉的
1. 喇叭少了
個人平常不太聽音樂,要求也不高,但就連木耳如我者也能聽出來藍牙的音質比廣播好很多,我猜是手機 APP 內建音質調整器的關係,這表示原廠(拔喇叭後的)音質真的不優。
2. 原廠車機
無從比較。但如果新的沒比較好,就顯得多此一舉。
3. 環景
這應該跟上題連動。這個拔了真的很可惡,偶見順益原廠環景的抱怨文,所以我原本想裝卻至今未裝。
其他:屁屁加熱器可拔卻留著。
◎油耗
不算漂亮,市區能到 9 就很厲害了;平面與快速道路各半的話,上快速道路超過 5 公里後可以到 11 多,善用滑行或 ACC 跟車會更好;高速公路臺北到臺中走國一可以到 15,國三爬坡較多平均 13 多差一點到 14。

↑這是用混的不算。谷關下東勢一路滑行。
◎呆瓜設計
一是排檔前方的小空間很雞肋,如果打 P 檔就連充電線也很難進出。
二是 USB 接頭縮減成一個,一旦手機連線副駕就沒得用了,還得另外弄個點菸器轉接頭。
三是行李廂燈只有一個在右側,很容易被東西遮住。


◎FCM
幾乎每次出門都會響個 1、2 次,大多數是在豔陽下對光影或地面標線的反應,不過僅限於警告嗶嗶叫而已,之前有召回重設。
◎S-AWC
本車的經典,目前有兩次深刻的體驗,以下乘坐人數都是 3 人。
一、8/24 下午從杉林溪回臺北在山路與國三遇到超級大雨,FCM 自動關閉。開啟 SNOW 模式後行車感明顯服貼地面,感覺四輪的出力比較平均,壓過積水的水漂感不明顯,經過交流道伸縮縫的偏滑也明顯變小。
二、8/31 走全臺最爛投 89 力行產業道路,靠近霧社端有一明隧道,當時因施工封閉改繞上方便道,斜度大約 30 度或更多,路況是半泥濘加碎石。開啟 GRAVEL 模式後輕踩油門,車子慢慢、穩穩地爬升,沒有任何一輪打滑,行駛間感覺後輪推力明顯變大,平路感受亦同。
個人前一輛車是初代 CRV,此車也有四傳,但爬這種坡需要一點衝力,四傳啟動後多少還是會有某輪打滑;另外也曾在 2015 年開過當時的森林人 2.0 通過宜蘭四季林道鐵柵欄前最後一段,也是小滑另需小衝一段才上得去。因此日蝕這方面的表現令我非常驚豔。

↑紅色箭頭是路徑。
◎心得
個人認為日蝕的價值在於 S-AWC。因此如果您只需要二輪傳動,也沒有品牌或外觀的偏好,我認為它牌應該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反之如果您有四輪傳動的需求,或跟我一樣常常走向山林,那日蝕絕對是您的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