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裡原本比較期待能有引擎CC數小一點的渦輪+油電、要大空間為目標(只是自已期待有這樣的車出現,呵呵),因為我的里程數算高,出門常載很多東西,所以省油及空間是我在意的重點之一,而在此之前曾經心動的包括UX250H(很喜歡但空間讓我很猶豫)、3008柴油、RAV4…等等車款,而國產的OUTLADER看完車當時並無入選,而看車同時在三菱的官網FB上出現了PHEVR即將上市的訊息(3/18發佈),於是也開始研究了起來,也看了很多國外的影片等等資料,但看也僅止於看看,從沒想到要買。另外也期待N家e-power,但看到4月上海車展的發表後也問了N家的業務,當下的回答是台灣的"這兩年目前沒消息",也許是未確定或是保密吧,呵呵,當然也研究起各廠牌於上海發表的未來新車.....
3月時,朋友也把他剛買的RAV4油電2.5 借我去路試了一小段,當下其實也有心動了,但…後來放棄,原因就如最近討論的話題。而半年下來看的車也夠多了,而PHEV一上市也跑了幾家的三菱展示中心,但始終沒看到實車,所以也就把國產的OUTLADER的樣子與其畫上等號了。
5月初,版上有大大與我私下聊起了有關這台OUTLANDER PHEV,沒幾天也就找了三菱,過程與業代只通過幾次電話,也簡單快速並於 5月9日就簽了約、下了訂金(我連實車都還沒見過,更別說試車XD),當然過程業務人員很熱忱的要約我試乘,是我自己忙所以放棄,也感謝他熱絡的幫忙。(簽約後我告訴我女兒說我換車了,我女兒一度以為我換了PEOGEOT 3008BlueHDI,後來我和她說我換了"三菱"後面少了"零八"的……. PHEV,她一副"怎麼可能的表情..." ,呵呵)
6月5日交車,當天從台北往返中部交車,因疫情的關係所以過家門而不入。 在交車前也已經先把FCM優化更新完成,交車時也是第一次看到實車,各項優缺點其實版上大大都有討論,YOUTUBE上也有許多影片所以在此不多做介紹,而我比較想說的對車子的感想如下:
1. 因為一直沒見過實車,所以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比較有落差的是後行李箱空間,記得國產的OUTLADER的很大,空間的高度少了許多,唉~ 真的不能畫上等號了XDD.
2 車內的置物空間我個人覺得太少也太小,第一時間真的還不知手機可以擺哪!? (這點也在我把車開回台北時,想把原舊車拿起來的物品放回新車時感覺就很明顯),但還好後行李箱的下層可以收納許多,相對也變整齊了,呵呵,第1點扳回一成。事後也上網買了個放手機的收納盒,實品很粗糙與上網看時有落差。

3. 車門感覺很重,關門時的聲音低沈扎實,關上門之後覺得隔音比我想像中好些(靜止狀態)。
4. 靜止狀態按下CHARGE模式時,聲音就很明顯,但行走時在市區道路或車速慢時就和一般油車的聲音差不多。但高速或快速道路時真的會忘了這台車有引擎

。交車完第一件是就是往對面的加油站去加油,當下電力大約看顯示圖約7分滿,油幾乎快沒了,第一時間忘了拍照記錄,加完油開到快到快速道路入口前才想到。(當時油價28.7)

就這樣一路北上開到快接近三義大坡前電力看起來快沒了,所以就直接按下CHARGE模式,因為我還在適應新車所以路上沒能邊開車邊拍照。而我按下時CHARGE模式,本來以為會有多明顯的引擎聲或震動,但完全沒有,在高速公路上若不重踩油門幾乎忘了這台車有引擎的存在!就時速100~115順順的開,我老婆坐副座也沒感覺。(這點,我本週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時的路上就明顯了些,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到了車亭休息站,買了便利商店的便當飲料後就在車上開冷氣吃中餐 (在車上吃東西這種事在很久以前是不會發生的,現在連新車也不用太在意了,畢竟疫情的關係所有吃的只能外帶,活在當下不用考量太多,開心就好),不用發動引擎有冷氣吹,吃起便當格外開心,呵呵。吃完中餐後眼看電幾乎是空的,我就一路上用CHARGE模式開回了台北(其實不一定要這樣),也順便測試第一桶油能跑多遠(因為住處的充電椿尚未安裝,因社區內沒人裝過,等待安裝中...)。
這一週來,我的路程包括國三甲線、市民高架、台64線、雪隧,其餘都是平面道路(等於快速道路有2/3,平面道路約1/3),一路上就我與家人兩人平均身高約180
,我都是利用快速道路時按下CHARGE模式,平面都用EV或Normal模式,每到達目的地前多時都會大約剩餘8~12公里上下的電力,這8~12公里的電力也剛好可以讓我起步出門在平面道路時使用。

就在端午節這天第一桶油用完了,油量警示燈量了,總里程數為595kl,進加油站時電力可用里程顯示17kl (所顯示的在平面道路感覺都可以開超過顯示以上,上坡的話就會掉很快,但我還沒實際開到沒電車子自動啟動引擎過,以後找機會試試),所剩油可用里程記得是60~70kl間左右,當下想拍照時才發現油箱蓋打開的狀態時無法切換到想看的里,加滿油是約36.4公升

出了加油站又掉了1kl

第一桶油我算了一下,總里程595+電力剩餘約18 =約613KL,減去第一天台中出發北上到三義大坡前約30幾的原有電力,再減去交車前大約30公里,= 553公里/36公升=大約 15.x /L. 這個數字與之前網路上看到的16是差不多的,接近兩頓重的車加上每次行程都是2大人以上,我覺得很可以了。
感想方面,新車永遠等不完,油電的交替時代不用想太多,活再當下適合就好。這台車的乘坐空間還算不錯,車室的肅靜度方面,感覺超安靜(因我都會在利用高速或快速道路按下CHARGE模式,所以平面道路時就不會起動引擎),但我主要目地是每天上下班不花油錢為目標,目前只能期待充電椿能快點安裝,待裝好以後有機會再上來與大家分享電電的心得吧。
也祝福大家端午節快樂,平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