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2/17 (大年初二晚間)
起點: 國道一號北上,大安溪橋前
終點: 全國加油站 桃園交流道站
行駛里程,108.2 KM
行駛時間: 1小時47分
汽油消耗量: 6.42 L
平均速度: 60.7 KM/h
實測油耗: 16.9 KM/L (由實際加油量自行計算)
行車電腦油耗: 18.6 KM/L (與上述實測值相比誤差10.1%)
ps.這是一台很好玩的車,玩得好你會愛不釋手。本次測試中,我有針對預期的塞車路況,動態的在EV/Charge/Save等行車模式之間切換,所以油耗會比較漂亮。但像蘋果記者一樣傻傻開的話,不插電/純燒汽油的實際油耗會難看很多,頂多13~15 KM/L左右。
若你對上述數字有任何想法或疑問,歡迎你提出來理性討論。
-----------------------------------------------------------------
以下為實驗細節補充,非理工背景者請忽略:
本車由台中市區出發並檢查胎壓,在泰安休息站將由油箱加到滿(肉眼可見液面),發票時間18:24L,此時純電力(EV)可行駛里程約剩5~6KM。純電模式下坡離開泰安休息站,約2分鐘後,下坡結束並接近大安溪橋時,里程表歸零開始計程,時間18:26L。
沿途除苗栗及新竹稍有塞車,約佔1/4時間。另有1/4時間車流順暢,以ACC自動跟車設定錶速105 KM/h,能以法定速限100 KM/h附近巡航速度行駛。其餘1/2時間為車多,約是50~90 KM/h速度行駛。
下交流道之後直奔全國加油站,再次將油箱加滿,純電力可行駛里程約一樣在6KM上下。但因油槍跳停時不小心滿出來,目測約撒出約10 cc,且此時汽油液面比前一次更高,估計約比前次加滿還多了約10 cc,故本次加油量6.44 L扣除20 cc後約為6.42 L。發票時間20:16L,扣掉加油時間約3分鐘,推估抵達時間約20:13L。故實際行駛時間約1小時47分。
行車電腦行駛里程顯示為107.3 KM,回家後以Google Map計算距離為109 KM,故以兩者平均108.2km進行距離之計算。
行車重量: 約2000 kg (空車重1854kg + 全車隔音制震20kg + 汽油30kg + 駕駛70kg + 行李30kg)
胎壓約在32 psi,因舒適考量,略低於原廠建議值。輪胎為原廠配胎Goodyear Eagle LS2 225/55R18。
全程使用ECON模式,空調AC/ON,內循環,溫度設定23度C。
沿途氣象資料;
RCMQ 171030Z 35009KT 8000 FEW010 BKN050 17/13 Q1016 NOSIG RMK A3003
RCMQ 171100Z 36010KT 8000 FEW010 BKN050 17/13 Q1016 NOSIG RMK A3003
RCTP 171130Z 09014KT 9999 FEW012 BKN050 18/14 Q1017 NOSIG RMK A3004
RCTP 171200Z 10013KT 9999 FEW012 BKN045 BKN055 19/14 Q1017 NOSIG RMK A3004
RCTP 171230Z 10015KT 9999 FEW012 BKN045 19/14 Q1018 NOSIG RMK A3006
gerrycrs wrote:
推LancerWang...(恕刪)
謝謝你的支持,每個人專業不同,小弟剛好是理工本科,做油耗測試時想的比其他人多一些罷了。
讓我去評論古典音樂或電影,保證也是跟垃圾一樣。
sp2700 wrote:
謝謝您的分享,這個資...(恕刪)
但願我的資訊沒有把你嚇跑。畢竟這台車的真正優點,在我上面的文章是完全沒有提到的。
能看上一百多萬,將近兩百萬的車的買家,心裏考量的因素不會只有油耗,以及多出來的車價能不能回本,否則台灣不會1A2B1L滿街跑,大家都開Toyota yaris就好了。
相較傳統不能插電的油電車,這台車平日90%的使用體驗更接近純電動車,但是卻沒有找不到插座,車子會開到沒電顧路的充電焦慮。
而對比汽油版Outlander,這台車很多特點是連三菱自己業代跟技師都搞不清楚的。
這台車歐洲賣了10萬台,全球賣了14萬台,還是有它的理由的。
TCF大師 wrote:
所以要會切換那些模式...(恕刪)
車主手冊都有教基本的,若你買了我可以教你進階的,很好玩。
這台車是三菱目前當家旗艦,所有好料跟科技都用上了,一般順順開的人真的買Toyoya就好了。
id1206970 wrote:
報告前輩,如此算來扣...(恕刪)
哈哈,謝謝您的指正,真不好意思,犯了這麼低級的錯誤。原文已更正囉,更正後的實測油耗是16.9 KM/L
真的是什麼樣的人買什麼樣的車。三菱汽車官方油耗造假被抓包可恥,現在連車主實測也造假,更是恥上加恥。
delta_force.tw wrote:
沒錯
這台車可以享受...(恕刪)
看來您也是Outlander PHEV的受害者,開過這台偽Tesla就真的回不去傳統油電車了
但無奈Leaf車身太小又不能開長途,真的Tesla又太貴了實在買不起。
kiki5768 wrote:
為何這一台會在歐洲賣...(恕刪)
謝謝您,不瞞您說其實我真的想過了,這台車在越是先進的國家,賣的越好。
歐洲以外的那4萬台基本上就是賣到另外兩個先進國家,日本以及澳洲,以及少數開發中國家,譬如台灣30台,烏克蘭800台(3/1更正,應為635台)。
(因為未知的理由三菱一直延遲這台車在北美的上市時間,一直拖到去年(2017)底才上市,但老實說有點遲了,所以我並不看好它在北美的銷量。大陸的話,有太多便宜大碗的國產品牌插電混動車可以選,三菱看來是直接放棄了。)
歐洲國家太多,我沒有一一研究稅制,但就Outlander PHEV熱賣到翻過去的英國來說,的確先進的政府稅制幫忙很大,使得這台車在市場上的終端售價與Outlander柴油版幾乎相同。常在市區行駛的,充電方便的,可以選PHEV,這台車進倫敦市區甚至可以免收塞車稅,因為政府視同它為電動車。至於常常跑高速及長途的,可以選傳統柴油版。甚至英國有推出詭異的貨車版PHEV,只有前座兩個座位,之後就是全平面的載貨平台,叫做Outlander PHEV 4work。
題外話,一台在先進國家賣10萬台的車,跟一台在印度熱賣10萬台的車,如果兩種車選一台送給你,你要選哪台?
至於油耗,我前面油耗其實算錯了,更正之後是16.9 KM/L,而且還得認真切換Mode才有這成績,傻傻開的話,跟您的新凹環島油耗可能會差不多,而且多了200kg大電池的重量,或許油耗更差都有可能。但我不會每天去環島啊,充飽電開市區短程,這台車就是一台窮人版的特斯拉Model X。上了高速公路,若有需要才把引擎點起來,此時風噪跟胎噪蓋過了引擎聲(囧凹隔音很差),卻能更從容的應付高速超車跟上坡加速,順便把大電池回充,下了市區再熄火,再繼續當回我的偽特斯拉。電動車的駕乘質感,更好的車體安全,日本原裝進口的虛榮感,還有連特斯拉都沒有的動能回收控制撥片(光這玩意兒帶來的駕駛樂趣,我覺得就值10萬),都是油耗以外的價值啊。
p.s.昨晚跟老婆吵架,氣到離家睡車上,打開電熱椅跟空調,聽著音樂安穩的睡了一整晚,這也是汽油車或傳統油電車主無法體會的奢侈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