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CIVIC9的車主,2015年入手CIVIC9到現在開了8年。這台車說真的讓人很省心,默默的幫我的小孩以及家人執行運載任務。這8年間沒有遇過任何問題,都回原廠正常保養及換一些耗材,直到最近一兩年開始常帶小孩露營,開始覺得CIVIC9的空間不太夠,因此決定要換車,因此先看上CRV5。要決定換車前,除了空間不夠外,認真想了好幾回,,,還真的挑不出C9的毛病...有遇到生鏽嗎?沒...有動力上的不順嗎?也沒...有顧路過嗎?更沒有...

用車需求
本人的用車需求不外乎就是露營且登山,很常需要載重跑山路,因此馬力扭力還有空間是三大重點,最後就是稅金及養護成本。想想CIVIC9 8年沒有帶給我任何的困擾及問題,且養護成本極低,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那就是防撞,因此還是先由Honda的品牌為首選。
註:
(或許會有人認為CRV5沒有防撞測試,因此跟安全沾不上邊。然後原廠粉絲團也提到台規CRV5同規的亞大規於ASEAN NCAP 撞擊測試五顆星,因此讓台規的CRV5撞擊安全這個議題有點迷。但本人大數據觀察CRV5上市到現在五六個年頭,真實的撞擊車禍照,車室都完好,也幾乎沒人因此喪命,因此對CRV5的撞擊還是有了信心。目前好像只有看到台規的RAV4跟CC有在TNCAP撞過,其他的好像還沒有。)

看車過程及報價
清明連假露營結束後,就去原來保養C9的保養廠看車。業代也很專業分析了各車型的動力是否符合本人的需求,分析完畢就進入報價程序。後來雙方協議,C9高價賣出,然後我訂車。確認了這項協議後,就沒有再去多比較其他家,果斷訂車。本人的C9因為長期在原廠保養,且無大撞,也因為車庫車的關係,烤漆良好,因此業代用原廠電腦查了一下車況後,就確認高價收購。

取車
取車前,開始收一下舊車C9內的相關物品及行車紀錄器。這次買車的價格先由業代報價空車價,然後選配了倒車雷達,空氣清淨器,還有尾門LED燈。取車後也花了一些時間將C9的前後行車紀錄器裝到新的CRV5上。

他牌簡易比較
不想引戰,因此用簡述的方式,比較了ABC三牌
A牌:
計程車很多的品牌,台灣人的最愛,銷售市占最高。由於本人常外縣市出差坐計程車接駁,即使沒有開該牌的車卻也非常熟悉該牌的車底盤及乘坐的感覺。即使該牌後來換了全新的底盤,坐起來感覺也好像沒差,該牌的休旅很不錯,可惜都是大排量的引擎。但妥善率也穩穩地倒是真的。
B牌:
最近引進了旅行車款品牌,跟CRV5一樣,小排量大馬力且配備超級敢給,超級吸引人,但可惜沒有後座冷氣出風口,要不然曾一度想買中階版。最後冷靜的又想了一下,想到家裡的長輩曾經入手該牌的旗艦四門房車,結果一天到晚都在修車,車子都放車庫沒在開,然後常開另一半A牌的車,想到這段往事,實在是無法跨越該牌妥善率的既有印象。
C牌:
日系進口品牌,外觀內外有質感(好像是唯一的優點),但是車室空間極狹窄,即使是SUV等級空間還是一樣小。
曾經坐過親戚開該牌的車,會讓人有明顯的壓迫感..真的很誇張...當年跟C9同級五門掀背,空間居然讓長期開C9的我坐進去會有很深的幽閉感。然後一家人出去露營,該牌因為空間很小,因此裝備的裝載量不太夠,常常都在問其他親戚有沒有人的車還有空間能不能幫載...。最後最重要的點就是該牌的動力還維持在NA2.0...高稅金外馬力也不太夠...,不太像是進口車該有的規格。說真的,開車開久了,新車擁有一兩年後內外觀其實就沒什麼感覺了,反而動力空間還有後續妥善才是長期維持對舊車熱情的重要因素。
最後心得
1.最後會繼續開HONDA的車,且選CRV5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是有A牌的妥善率及B牌的小排量大動力的優點。
2.舊車C9開了八年真的沒什麼事。如果真的礙於預算,選購CRV VTI車型也可以挑戰看能不能空車折扣到8字頭。



3.舊車C9沒大撞,原廠高價收,本人只花五十幾就升級CRV5 VTIS。舊車C9開8年,一年的用車成本保養油錢及折舊約四萬左右,意外保值。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