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我的CRV吧.
我不是業代/我也不是本田迷/我文筆不好更不是所謂業配文,
一年多前我曾想發表開箱文. 但我還是覺得和它相處過再來談談才合適.
從決定開始談起吧~
2015年起因計劃迎接二寶. 與考量爸媽
就開始思考一台家庭用車, 從sharon. previa. 到中意odyssey.
無奈口袋不深. 忍了二年. 直到2017年老婆的premio 因發電機顧路.
一大二小 站在路邊待援..我想不能再撐了, 畢竟18年30萬公里的老車.
不能讓妻小再 曝露在顧路的風險上.
2017去試了odyssey. 也在網路爬文了解評價時.
聽聞CRV要改款. 也同時認識了honda sensing.
要下訂前, 因一些意外的投資. 與爸媽的一席話.
讓我先放下對 MPV的期望. 改投SUV.
踏入陌生SUV.
我問了自己要什麼 寫出了三大方向, 空間/安全/經濟.
問了老婆的期望. 後座打平/電動尾門.. 老婆也表達她想看看subaru.
所以走過了豐田. 本田. subaru. 馬自達. 沃爾沃 展間.
其實我和老婆最中意的反倒不是SUV. 而是outback.
但回到最初的期望.. 2.5L的高稅金. 以及outback算偏冷門,
這對於家裏已有冷門車的我. 很為難.
最後回到最初的期望表. 由老婆和我評分選車, 而選出了CRV.
2017年11月交車 CRV-5 S版, 至今489天. 行駛里程超過二萬公里,
車子僅在交車時前.由經銷商加裝台本晴雨窗/行車記錄器(非原廠)/舒熱佳隔紙/台本盲點
自行DIY加裝 雙曲面左右後照鏡 / 車門檻
最遠距離. 台南→宜蘭南方澳 / 台南→台東池上.
目前出保固的有二樣. 右後照鏡收折異因. 排檔按鈕更換
平均7000保養. (依行車電腦應在8000~9000保養). 每次費用在3000左右
平均油耗約 11公里/升 (市區約6-7成)
先談空間上-
真的沒話說. 後座二張安全座椅還能舒服坐一大人..且進出方便. 這對我很有助益.
行李箱..4個26吋大行李箱仍有空間.
動力上-
1.5T 193ps + CVT. 我只能用平順. 平穩. 舒適的動力輸出. 在行走 南迴CVT少了傳統變速箱的
頓挫. 就平順的進出彎 感受就是種舒適. 在高速就少了熱血. 要再加速超車. 雖然不會力不從心
但少了換擋的貼背感, 反讓我有種沒把握的超車感覺.
honda sensing..真的好用. 上高速公路我一定開啟.
連老婆這個不喜歡定速的人. 也覺得好用.
走在雪隧. 更是輕鬆,
但我覺得有個缺點....系統畢竟是固定邏輯, 當你想控制車時.
有時正想手動超車, 但系統判定該剎車 會有點不習慣.
舒適度. 我覺得很普通, 隔音我覺得沒網路上說的差.
但座椅太偏硬. 懸吊彈跳確實比我的轎車感受明顯.
過彎. 確實要有點技巧, 來保持舒適性 (去看統哥介紹).
或許是我習慣. 泡棉填充足的座椅.
駕駛座電動座椅. 若有記憶會更好些
安全性. 我的觀點和大家不太相同. 但整體安全我覺得中上水準
1. 主動安全性 --
honda sensing .ESP..以及我覺得車燈設計還不錯.夜間時車後辨識度. 車側辨識度.
都夠. 但我一我很不滿意的, 就是駕駛死角很多. 其中A柱死角. 這比起歐系車差太多.
過彎時不得不小心.
底盤穩定性,我覺得還有加強空間,高速超車時不穩定感存在著. 或許是SUV關係. 但比起
歐系車.還有加強的空間.
2. 被動安全性 --
這個通常撞了才知道..我不多置評, 但這大部份是網路口水戰的地方. 對我認知而言
撞擊安全不是只看鋼材. 只看厚度. 要看實測.但台灣目前就沒有這種資訊.
這才會造成一堆行銷訊息. 一堆筆戰的發生.
若安全...其實我還是相信諸如SAAB的實車對撞. 那才是最貼近事實的.
總之CRV車好與不好. 我不下結論. 我老婆開的很上手. 我對於A柱很有怨言.
但它帶著我家人走過了好多歡樂. 走過了許多幸福. 那就夠了.
<補充說明>
網傳幾個訊息
1.機油上升--我常打開引擎蓋檢查. 沒發現異常.
2.生鏽--我保養會和師傅聊天. 順道檢查底盤. 沒發現生鏽.
3.隔音--我能接受.我覺得和我的SAAB差不多. 比我前一台premio好太多.
略遜於親友的BENZ E200. 這是個人感覺問題....自己去試才知道.
<補充說明2>
我只是分享長期試駕心得
給想參考此車的人 有資訊參考
我沒有要跟其它車比較
但若問我此刻 再買新車 我會再選擇CRV嗎?
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買車就是看當下需求
自己跟家人喜好 還有口袋深淺沒一定論
我看大家都很重安全 那是好事
但有時我只希望 被動安全有實測可查
不然一切都是工程與行銷話術
在沒實測 大家只能瞎猜
若真的要論安全 這價位 或許Subaru 可建議來研究一下
===========================================================
2020.08.31.
一轉眼..使用此車也快3年. 超過一千天的使用. 里程也快6萬公里.
延續前面的使用心得. 後面這一年半來. 我的維修保養多了幾個項目
1. 輪胎42000公里時換了 米寶 primacy SUV. 中國製.. + ORO胎壓偵測
2. 出保固. 更換左前三腳架.
3. 目前盲點偵測. 右側已掛點. 待下次保養處理. 需不需自費還不知道.
先聊輪胎. ...新胎1萬公里時, 去環島. 里程1072公里. 共計6天5夜. 走過蘇化改. 上過太麻里金針山.
原廠胎普牌H/P 胎壓打33Psi. 路感還偏硬. 後期高速胎躁很大.低速還可接受.
米牌. 我打37psi. 路感還沒普牌硬. 很Q軟. 目前使用約15000公里 高速胎躁仍然不會太大.
但上述都是感覺問題. 每個人感覺不同. 話說米牌輪胎很貴.
ORO 這看大家需不需要. CRV5車上就有胎壓警示(沒數字). 但我是原本另一台車就有裝.
也習慣自己看數字 讓輪胎保持胎壓. 所以花錢補上.
ORO我覺得品質不錯 另一部車也使用4-5年. 換了一次胎了. 目前還正常運作.
針對第2-3點. 我不得不開始 OX了. 本以為日系車品質穩定些.
這3年來
1. 出保右後視鏡.
2. 排檔按鈕召回.
3. 三腳架轉動異音.
4. HS 異常(全亮燈)回廠校正
5. 選配項目 - 盲點..右側掛點. (不是右側鏡頭. 是自行選配項目).
除右側盲點還沒處理外, 其它雖然都原廠出保. 我不用花錢.
但...我不是閒人 . 我也不喜歡天天跑保養場. 三年出了這些問題. 時間就耗了不少.
感覺比我的歐系車還麻煩. 且三年保固快到了, 再出狀況. 口袋小朋友又要出走.
所以...我先花了約16張小朋友. 延保至5年....
====================================================
2021.11.16
今年疫情沒亂跑....車齡已4年...目前里程來到 6.4萬.....
剛滿4年. 車子又回廠住了一晚. 這次更換 "高壓泵浦"
狀況: 行駛間 引擎燈. 胎壓. 轉動方向盤. 電子手剎車. VSA燈 煞車系統指示燈 ACC停擺. 但仍正常行駛
一開始車輛休息後可恢復. 但後續愈來愈頻繁....
檢修: 進廠檢查判定. 引擎汽油濃度過高. 高壓泵異常. 維修需費時1天.
費用: 本次為延長保固 出保未支付費用. 僅自費搭計程車.
--> 若無保固. 我眼睛瞄到零件5位數,(不含工資).. 準備個20張小朋友或許有找.....
維修後...週末2天開600公里. 未再出現異常....
shenru wrote:
來談談我的CRV吧...(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