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本田在中國市場 賣的這麼好 跌破一堆人眼鏡

為什麼本田在中國市場 賣的這麼好 跌破一堆人眼鏡! 從以前中國市占 現在已經爬到第二了 真厲害 本田車型最少 卻賣的 比 現代
豐田 日產 還要好 看來還是 本田車可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為什麼本田在中國市場 賣的這麼好 跌破一堆人眼鏡
2017-12-04 9:12 發佈

z大大大 wrote:
為什麼本田在中國市...(恕刪)


應該要比對等產品是有沒有比豐田賣的貴??
林桑(小林) wrote:



應該要比對等產...(恕刪)

先別管本田,第七那個寶駿是怎麼回事?


怎麼說跌破一堆人眼鏡?就我所知在大陸非常推崇本田魂,大陸的科普做的比台灣好太多了,對本田這個以往很有個性的品牌故事性的造神宣傳非常普遍。從引擎變速箱研發到品牌發展歷史。比起死對頭豐田出現比較多的地方多是企業管理相關研究好的多。
那是因為台灣人薪水太低了 車價又太高

才會重點著重在他的車價比同級車約高5~10萬

但卻忽略他當時的安全配備也是比同級車略高一點

如 Civic 9.5 當時 新 Mazda 3 還沒上市時

他是同級車少見有氣簾+循跡防滑的

但幾乎所有人都不管這個

只要買Civic 9.5就罵人家潘仔

但卻忽略了他高妥善率的巨大優點(許多數據都顯示 都是大樣本數 非小樣本魂) 10年內是很有機會省下5~10萬的


HONDA當然有缺點 生鏽 隔音差

優點也明顯 操控 我有兩台車 civic 9.5 2.0, fx35

fx35明顯還是因為其車身高的因素 而在操控上輸civic 9.5不少

civic 9.5 的內裝在現在來看還是科技感十足, 前面雙層儀表板 我仍然覺得200萬以下的車就這台最好看


更不要說路上房子一堆鐵皮加蓋

基本上這就凸顯了台灣人的薪水太低 普遍生活上無法將金錢以外的因素考慮進來

鐵皮加蓋耶 真的超醜的

人生短暫 如果薪水夠 應該要將心靈層面的需求考慮進來
z大大大 wrote:
為什麼本田在中國市場...(恕刪)

老實說,這個統計數據怎麼看都覺得很奇怪,不知道是用什麼篩選條件做成的?上網找了另一個統計,廣汽本田在乘用車只有排在第8而已@_@,第1名仍然是上汽大眾...

另外還有很多統計資料可以參考,有興趣的人可以直連 http://www.caam.org.cn/newslist/a34-1.html
我印象中本田這一品牌在中國
有東風本田跟廣汽本田
甚至本田自己在中國也有本田中國

像Fit在三代剛大改就給直噴地球夢
台灣去年(2016)才不分車種下放循跡
今年底只有頂規補上後座氣簾跟ISOFIX
地球夢?
連很挺本田的嘉偉哥都只能笑笑說
或許再等三年才有機會

只能說本田在中國也是滿拼的
那像台灣只要國產車還在政府的保護傘下
就是躺者繼續賺,三不五時還能靠北政府
甚至現在驗車有世界上最嚴的環保法規
結果馬路上到處趴趴走的車子
全都是用很久的舊引擎,就像台本的單凸
還曾被政府認定是最環保的國產小車(笑
guanrulee wrote:
那是因為台灣人薪水太低了 車價又太高

才會重點著重在他的車價比同級車約高5~10萬

但卻忽略他當時的安全配備也是比同級車略高一點

如 Civic 9.5 當時 新 Mazda 3 還沒上市時

他是同級車少見有氣簾+循跡防滑的

但幾乎所有人都不管這個

只要買Civic 9.5就罵人家潘仔

但卻忽略了他高妥善率的巨大優點(許多數據都顯示 都是大樣本數 非小樣本魂) 10年內是很有機會省下5~10萬的


HONDA當然有缺點 生鏽 隔音差

優點也明顯 操控 我有兩台車 civic 9.5 2.0, fx35

fx35明顯還是因為其車身高的因素 而在操控上輸civic 9.5不少

civic 9.5 的內裝在現在來看還是科技感十足, 前面雙層儀表板 我仍然覺得200萬以下的車就這台最好看


更不要說路上房子一堆鐵皮加蓋

基本上這就凸顯了台灣人的薪水太低 普遍生活上無法將金錢以外的因素考慮進來

鐵皮加蓋耶 真的超醜的

人生短暫 如果薪水夠 應該要將心靈層面的需求考慮進來...(恕刪)


1.大陸薪水確實有長足的成長,但總體平均還是輸台灣一節。他們貧富差距很大。

2.CIVIC9會賣不好,主要是他與8代的實質成長幅度太小,再加上當時油價暴漲,也就是說不大改款又想省油調校,才痛失鐵粉。

3.生銹問題,向來是本田的弱項,就算是做很多道工續的美規,在這方面還是不足於歐系。(沒有車是無缺點的)

4.喜美9代操控真的不錯,底盤大改,在山路就可以釘的保時捷嫑嫑的。缺點就是馬力細小,直線太多的山路就掰掰了!!!

5.雙層儀表的設計,在十代被捨棄很可惜的。如果保留上層而把轉速表的部份整合成液晶所有車內訊息,才是保有Civic的DNA。(但多說無用了)

6.鐵皮屋是因為台灣法律一向老舊,立法院又在混(整天打架),改建的法律卡東卡西,如果台灣在審驗房子能落實,規定講好。
同區的房子要概怎樣都要審(像國外),就像國外那樣受到管理管制(不是隨便你蓋)。所以我覺得跟錢沒有關係!!
說穿了!!鐵皮屋頂不會比鋁合金的玻璃屋頂貴到哪裡去!!!但是確醜很多!!!
衡量車子的操控,有一個數據叫做:Skidpad(Roadholding, 300-feet-dia.)

Acura NSX skidpad : 1.06 g
Ford Focus RS skidpad : 1.04 g
HONDA Civic Type-R skidpad : 1.02 g
Porsche 718 Spider skidpad : 1.01 g
BMW M2 skidpad : 0.99 g
RS3 skidpad : 0.98 g
M-Benz C63 Cabriolet skidpad : 0.97 g
Subaru STI skidpad : 0.93 g
HONDA 10th Civic 6MT skidpad : 0.93 g
M-Benz C43 Cabriolet skidpad : 0.93 g
Subaru WRX 6-MT skidpad : 0.91 g
Audi A4 2.0TQ skidpad : 0.90 g
HONDA 10th Accord skidpad : 0.88 g
Infiniti Q50 RS400 skidpad : 0.88 g
...
...
...
Ford Escape 2.0T AWD skidpad*: 0.85 g
2018 Toyota Camry skidpad : 0.84 g
Ford Focus 2.0L skidpad : 0.83 g
BMW 330i skidpad : 0.83 g
Honda CRV skidpad*: 0.82 g
Toyota Altis skidpad : 0.82 g
Toyota RAV 4 SE AWD skidpad : 0.75 g
Subaru Forester skidpad : 0.72 g

*stability-control-inhibited

中國人喜歡Civic & Accord,不意外!
pyrite wrote:

老實說,這個統計數...(恕刪)


額不知道你瞭不瞭解上汽集團、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或則廣汽集團,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之間的區別?

我來告訴你吧:
首先你發的這張圖是中國大陸自有品牌產銷量圖,不沒有合資品牌的銷量
上汽集團自主品牌:五菱汽車,寶駿汽車,上汽MG,上汽榮威這四個品牌。(五菱寶駿也不能完全算自主品牌,這是由美國通用集團,上海汽車集團和柳州五菱汽車三方合資的品牌,因上汽集團占大部分股份所有算在上汽自主品牌銷量裡面)

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目前銷量來源只有廣汽傳祺

因為寶駿汽車,以及MG榮威的的熱銷,上汽集團繼續成為自主品牌的銷量第一(其中主要銷量來源都是商用車(微面和皮卡),乘用車銷量很小)。而廣汽集團到了最進才開始造自主品牌,所以銷量排在後面。


可能還有人會問為什麼今年中國大陸汽車網站都說自主三強是吉利,長安和長城。而這張表格中,這三家的銷量並不突出之類的問題:


中國大陸汽車銷量統計網站有很多,他們統計的方式都不一樣,有點複雜。比較有權威的網站是「515汽車銷量網」。我就講解一個比較大眾的吧。其實所謂的自主三強,也就是所謂的一線品牌,指代的是銷量(在大部分汽車網站,五菱寶駿算是在合資品牌裡面,不能算作純自主品牌)。如果只算乘用車銷量的話,吉利目前不出意外的話會是今年自主品牌銷量第一名,後面分別是長安長城,跟去年排名變化很大,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這跟台灣銷量統計比較不一樣,台灣市場商用車與乘用車銷量是統計在一起的,所以可能很多人會不了解。
-------------------
然後再來說說合資品牌。
大眾(VW,福斯)在中國有三家合資公司: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還有最近剛成立的江淮大眾,目前有銷量的只有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上汽大眾並不代表著全部福斯汽車在中國的銷量


本田在中國有兩家合資公司: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同樣的並不代表全部本田的銷量


同理:
豐田: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
馬自達: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
福特: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
等等
-----------------
你也可以到中國的汽車網站上查
www.autohome.com.cn
www.515fa.com
或者百度等等,都有很多很好的數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