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u-car.com.tw/26542.html
全新Civic Type R的2.0升引擎可說是融合Honda所拿手的自然進氣與渦輪增壓於一身,除了VTEC可變汽門正時揚程,以及2000年市售車換裝i-VTEC引擎時期加入的VTC可變凸輪軸相位與引擎輕量化科技之外,加上2010年起Earthdreams引擎科技所加入的燃油缸內直噴與汽缸本體整合排氣頭段等極致輕量化設計,再導入最新的電子控制可變容積式渦輪增壓器,可說是以當代最高科技規格,恢復昔日Civic有點浪漫且帶點神秘色彩的榮耀。
全新Civic Type R的缸內直噴系統採用比傳統汽油泵浦提升45%壓力的20MPa的高壓式噴油嘴,可有效提升燃料在汽缸內的霧化速度高達85%,兼顧油耗、二氧化碳與NOx氮氧化物的最低排放量;在引擎轉速6500轉輸出最大馬力310匹,最大扭力40.8公斤米則是在2500轉至4500轉速區域之間形成扭力高原,紅線區設定在7000轉。
全新Civic Type R的6速手排變速箱在齒比設定上,特別對應引擎在各轉速區間不同的輸出特性,以加速為優先考量放大1、2、3、4與5檔的齒比,搭配近似改裝快排以縮短檔位距離與換檔時間的換檔機構設計之外,搭配雙質量輕量化飛輪以縮短強化離合器的動作時間,回饋給駕駛者清晰且精準的操作手感。
全新Civic Type R以歐規第9代Civic的掀背車底盤為基礎加以升級,懸吊結構同樣為前麥佛遜、後H型扭力樑懸吊結構,Type R多了ADP可變式電子阻尼器與專屬底盤設定。前懸吊設定特別參酌ESP電子式方向盤的轉向動力輔助,以回饋給駕駛者最清晰的路面手感為開發核心,後懸吊則以幫助高速過彎或直線狀態下的車尾穩定性為主軸。
全新Civic Type R藉由精密設定前轉向機構與前麥佛遜懸吊結構中的轉向拉桿,以及和尚頭軸承襯套,將精算前輪在各轉向角度與路面所產生相對的最佳循跡性參數,透過內傾角、外傾角與後傾角將前輪定位做出最佳設定,消除大馬力前輪驅動車的轉向過度(推頭)情況達55%,消除所有不利於高速過彎的因素。
後懸吊的主軸H型扭力樑則進一步以中空圓柱型扭力桿取代實心圓柱,除了達到輕量化以降低路面反彈能量的穩定行車效果之外,提升達177%的後軸抗扭曲強度,更有助於提升超高速過彎狀態下的車尾循跡性,同時避免額外安裝車尾防傾桿的衍生重量。前煞車碟盤直徑為350mm,搭配Brembo四活塞煞車卡鉗,在強化煞車效能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煞車力因熱衰退對駕駛執行精準煞車控制的影響。
Honda Taiwan正努力提案中,預估價格有機會落在新臺幣190~250萬元區間(售價受正式進口規格配備與匯率影響),對手則鎖定自己
之前看到似乎很多人期待引進台灣, 蠻好奇可以賣幾台 ??
有機會看到 Subaru STI vs Honda Civic Type R 大戰嗎 ? (雖說是四驅vs前驅)
1988那是個股市上萬點、XO、賓士、滿天星的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寫得頗多感觸,不過路上雙B還是很多...
CIVIC type-R引進機率很低
就算要進也是今年以後的事
這台車很吃石油品質
我記得type-R好像都限定吃出光100RON燃油
所以本田一直以來只讓type-R在日本、歐洲區域上市
ucar想得太美好...
文中說引進了對手是自己也沒錯啦
目前的前驅掀背車他最快,不過位置也不會坐太久,對手會反擊
主要對手Renault Megane RS 275 Trophy-R、SEAT Leon Cupra 280都沒總代理引進
價格難以參考...
我個人認為200萬就很緊繃了
對日系性能車而言,即便性能表現有比歐系性能車強悍
但品牌給人的溢價就是不若歐系車廠善於經營品牌呈現給人的質感
歐洲車給消費者的印象有個莫大的光環存在,品牌營造的形象也非一朝一系而成
本田該正視這個問題,得再價位上比歐系車訂的便宜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