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CIVIC9 VTI-S 開箱 (更新:1/22補圖)

先說我的應該不是非常神的單,也沒拿HONDA什麼好處,
只是因為我也只是一位消費者,真的值得推薦的,應該就不需要吝嗇。
個人覺得這位業務真的挺負責用心,
這三個月裡,幾乎都是業務主動來電與我聯絡一些進度,
反而在這段時間裡是我東改西改訂單內容,對這位業務真的超不好意思,
而且我比較屬於預算型的買家,很多配件我也只選配了比較實用幾樣小東西。

先附上本人的菜單,菜單的好壞就個人自行判斷,
我個人是挺喜歡業務這樣的談價方式,直接告知我空車折讓多少,配件打幾折,配件部分就是很簡單,自己需要什麼就裝什麼。

CIVIC VTI-S車價789000
車身3M 8803MTX,前檔CL-35,海馬腳踏墊,避光墊,廣角鏡,原廠晴雨窗,原廠防水托盤,原廠門檻飾板,室內LED*4,定期保養金額9折,原廠倒車雷達。
丙式車體險,竊盜免折舊(自付10%),意外險300/600/50,強制20/200,含15年領牌、稅金,以上共751500。

本來是鎖定FIT S(因為本人之前是開嘉年華1.3,好停車一直是小車的強項),FIT有空間變化,油耗,還有VSA的優勢(不可否認的是,我也覺得FIT略貴,但我還是在11月訂車了),也因為我需要15年出廠的車,所以等待的時間中,我也思考了許多,例如空間變化,我是不是真的使用機率高之類的問題。

最後,考慮的問題不斷重複思考直至12月,還是決定直上CIVIC。

今天終於交車了,就跑了一天,每個人對車的感受不同,就不附上個人太多的心得,
先附上一張照片,改日在找個時間,拍完整一點的照片上來。







--------------------------------------------------------------------------------------------------------------
2015/1/22,終於有時間好好看看自己的車了,順道補上一些照片,拍得不是很好,請多見諒。



















































2015-01-16 18:23 發佈
美車一臺,去年10月我是買2.0 黑,開起來更爽。
魚承峰 wrote:
先說我的應該不是非常...(恕刪)


是2015年新車嗎?
好羨慕喔
我下禮拜二才交車
我10月就訂2015的
只折45k配件全部原價還要等這麼久...
魚承峰 wrote:
先說我的應該不是非常...(恕刪)


是2015年新車嗎?
好羨慕喔
我下禮拜二才交車
我10月就訂2015的
只折45k配件全部原價還要等這麼久...
mac boy wrote:
是2015年新車嗎?...(恕刪)


我第一次買新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看是不是2015年,
我看車輛完稅收據,型式年份2015,2015/1/8出廠完稅,給你參考。

至於,空車折讓就看每個人接受程度了,我也沒和其他人分享的單一樣,有坳什麼晴雨窗或是防水托盤(當然配件業務都有主動打折,不是買原廠定價),
不過,業務還是有送基本的三寶(避光墊,廣角鏡,全車海馬踏墊),另外,業務交車時,有給了兩個鑰匙皮套(這是在我談單的時候都沒特別要求的),還有HONDA交車都會給300加油錢,業務也先幫我加好了。

P.S.個人覺得買賣的過程感覺比較重要,也有朋友介紹的HONDA某區副總,我想親自過去和他談單,他卻直接嗆明我只會買一台車,但是他可以賣很多台車,如果只是問問的就不用浪費他時間。(這種的,我想就算給你多折5000,你也不會想跟他買了)

sa001977 wrote:
美車一臺,去年10月...(恕刪)


謝謝,我也覺得C9很美,尤其是車頭。
開起來的感覺,個人感受是還蠻喜歡的,油耗也好多了,整體來說超滿意。

至於板上,有開起來很跳的文章,這我有特別請教業務胎壓問題,他暫時先幫我設定四輪34,個人今天開一天,跑了市區郊區高速公路,覺得可能後輪再降1~2會比較好,我單人居多。
美車一台,雖然這陣子都是馬3的新聞
但我還是覺得c9好看
魚承峰 wrote:
謝謝,我也覺得C9很...(恕刪)
恭喜你牽新車,這個角度拍9.5很漂亮

我也是看這台很久了,不過一直都沒有實際去談菜單

請問一下隔熱紙要怎麼選比較好,還有牽車時今年的牌照稅和燃料稅都要先付了嗎?

我也是喜歡這種方式,先告訴你空車價多少,然後需要的配備再一個一個加上去

再分享一下牽車的感想和心得吧~~


crazy2935 wrote:
恭喜你牽新車,這個角...(恕刪)


隔熱紙部分,我比較沒預算去貼高檔貨,我是使用車廠送的,車身3M 8803MTX,前檔是自費2000貼丹龍CL-35(CL-35個人覺得即便是鄉間小路清晰度還是很夠,可能和有魚眼HID有關?),若有預算的話,可以到外面店家貼好一點的,隔熱效果一定是會較好。

至於談單,其實你只要清楚一個重點,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太可能有人做賠錢生意,
所以,有的業務會有話術,送你什麼DVD,大包,在報給你總價含保險、領牌辦到好是多少,這種方式不是不好,只是你沒辦法清楚業務賺多少。
另一種方式,就是空車價折多少,基本三寶配件一定會是送,其餘配件原廠價格,或是打折價格(當然這部分看個人手腕,可能有人可以坳到晴雨窗,還是托盤的),加加減減後,就是你買這台車的價錢,
最後,就是保險部分採實支實付,領牌也是實支實付(保險和領牌都是有單據的)。
這種方式,我會覺得我比較能知道業務賺多少,只要是合理範圍能接受的,畢竟業務也是要生活,對吧?

領牌,的確是需要先繳清當年度牌照和燃料稅(就是實際領牌日,開始結算到15年最後一天,用多少天,繳多少天的錢),另外領牌除了需要繳清年度稅金外,還需要支付一些領牌規費,以及領牌員的待辦費,若有額外選號需求,需要額外支付選號費。

以上是我談單的方式,還有一些心得,給你參考,也祝你順利談到心目中理想的單。

hotqqa wrote:
美車一台,雖然這陣子...(恕刪)


謝謝,馬3真得是一部不錯的車,雖然個人因為稅金考量沒有要購買馬3,但我還是特地跑去賞車拍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