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走下坡,這款進來最少120W起跳,還是進FIT相關衍生車系,才有比較大的市場。看TOYOTA賣Previa多年才要進Odyssey,未必有多少賣點。要讓屏東工廠與HONDA CARS的從業人員有頭路,引進平價車刻不容緩。但~HONDA在台灣的策略,除了CRV是合格的,其他產品都是失敗!
先聲明 我沒能力購入,只是好奇,美國在 2011年,已規定 休旅車要配防滑系統,國產化 是不是又要最頂級才有?因為家裡有輛 新馬5,沒能力衝最頂級,雖然差2x萬,但真的花不下去。卻一直在想 入門7人版為何不能選配防滑系統?是平(貧)民的生命不重要?我也沒嘗試過防滑系統,但美國政府都規定,必然是很重要!補述:全家一起開車出門(坐滿7人,其中4人有汽車駕照),偶爾會聊聊車子,每次都在懊悔為何不衝頂級,就會有人接話,說:懊悔的人當初怎不努力補那缺口。一般家庭的每個人都是很努力的賺錢,各司其職,但就是沒法自由自在的花錢,消費時就會想如何把賺來的每一元放大價值。在台灣的車商,就是不好好的端些可加點的牛肉!老是要消費者買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