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Civic改款要上了,希望本田黑別再亂帶風向

比他大一號的 CAMRY 來比
馬力 空間 能耗 配備
台本真的很自信

現在很怕 ZRV 139.9
PRELUDE 149.9

如果PRELUDE售價高過140
馬力低於250 (已經證實就是跟喜每一樣的動力單元)
我就把訂金拿回來
八歧

照本田以往的開價策略來看,Prelude個人猜測會是150~169萬對標豐田的GR86

2025-04-18 7:33
Shen7248

你可以把訂金拿回來了 售價怎麼可能不超過140

2025-04-21 12:53
r12199121 wrote:
順便說一下
英國的TOYOTA油電Corolla Hatchback GR版本
賣33405英鎊
比Civic的39805英鎊來得低


Corolla Hatchback GR在台灣好像是300萬
要買下去要很有愛



Honda 除CRV外的車系訂價策略都錯誤百出
好久沒在台灣看到新款Accord就是了
r12199121

和泰有引進Corolla Hatchback GR油電款嗎?

2025-04-21 14:21
並肩王 wrote:
比他大一號的 CAMRY 來比


蓋美麗外觀尺寸是大喜美一號啊! 但是車內空間真的是悲劇
看來大大買房子也都買權狀雖大但公設比超高的房子
chroming

強者我鄰居 MONTE920大之前就比過了,蓋美麗車內+行李箱就是跟4門喜美一毛一樣大,您可以繼續睜眼說瞎話

2025-04-21 13:00
chroming

MONTE920大的原文連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6984050&p=9

2025-04-21 13:01
並肩王 wrote:
比他大一號的 CAMRY...(恕刪)


我也在等Prelude,雖然不想承認但我認為這種小眾車140可能太樂觀
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台苯,我猜至少會對標86、MX5的價格,大概150左右
開140我立馬下訂一台
就是會生鏽啊生鏽啊!
別的車廠就不會銹成這樣啊!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門板內夾層的鏽,而門內鈑金是必然走水的,真的很難處理。
尤其是雙層鈑金夾層內,只能打磨表面重新噴塗,但內部研磨不到的位置是處理不到的。
以鈑噴來說,就是處理起來,撐個2~3年,再看看狀況,如果又起包、鏽水,就得再度拋磨表面、再度噴塗封閉起來,繼續撐著!
但骨子裡無解,內部被鏽穿是時間問題。


日本車廠自2017~2018年後全面轉水性塗料也有一定關聯。
畢竟水性塗料的耐候性,目前無法比擬傳統油性塗料。
包含汽車大量使用於內裝的膠料,80~90年代,大多採用強力膠,因為甲苯毒性釋出問題,90~2000年後轉採用980油性認證膠料,2018後,車廠也大量轉水性環保膠材,例如豐田國瑞汽車使用的651水性認證膠。
水性環保膠料,本身就比較無法像傳統油性防水性優異。
常見的就是例如福斯等歐系車,車齡6~10年後車頂棚脫膠坍塌、或日系車較常見前擋處中控表台包風碰龜、或長時間曝曬龜裂等等,這都與環保材質相關。

塗料、膠料,都有這些技術性需加以管制製程、與產品檢定。
廠區環境設備條件、塗層製程管制因素影響性相當大。



原來如此, 那看起來, 似乎所有品牌, 都有可能遇到囉 ?
Civic就只是Altis同等級的車
有什麼好黑的?
不過本田車系在看不到的地方都隨便搞
焊接後所留下的焊渣都沒整理過
就隨便用噴漆帶過
然後下雨,水從玻璃滲透下去
就整個生鏽腐蝕
這種做工隨便的車
也就只剩引擎還可以了
尤其是那個門板用那個薄薄的塑膠膜
只要拆過那個塑膠膜再黏回去
那個膠就黑黑的一塊醜醜的
真不知這台車好在哪?
隔壁Toyota的車都已經改用開模的塑膠隔板了,效仿歐系車高成本做法
AMDer wrote:
原來如此, 那看起來...(恕刪)


門板鈑金夾層走水是很正常的,只是通常雨水大約80~90%會利用車窗水切將其阻擋在車體外部排除掉。
大約10~20%順著車窗邊邊角角走水順著鈑金夾層,利用車門下方2~4個鈑金排水孔位將水順利導出。
剩餘的水份,就自然風乾。
所以舊型的車輛門板設計,例如現今有販售的Toyota TownAce車門板仍採用70~89年代間的甘蔗板,就比較會因為年久受潮泡爛、發霉、腐壞!
比較耐用點的材料,則是Hiace或VW商旅貨車的熱壓甘蔗板,類似環保碗盤,運用耐熱樹酯等聚合物熱壓起來的材料,會撐比較久一點。
但這個年代,其實一片塑膠板,價格差異並不會高到哪。

現今的日系車製程,反而越採用舊式1995年代左右例如日產Cefiro A32製程的內門板多分件製造 :
* 內門板本體1件
* 上門皮飾板1件 / 需底座1件+發泡棉1件+噴結合膠+外合成皮料1件組立
* 內門扶手1件 (有些扶手也有上發泡棉+皮革,讓觸感較好。)
* 內門碗1件
* 內門拉把手1件
* 門下置物板飾蓋1件
* 門下喇叭飾蓋1件
傳統工法是上述這樣多分件+多遍加工製造。
例如裕隆體系的車,內裝件可能就轉發包旗下公司裕器,裕器再轉發包下游雄星楊老闆那邊做這些車內門飾板、中央扶手、A/B/C柱皮革包覆的半手工後加工製程,例如現今雄星仍在為其代工的X-Trail這些內裝件,都是這樣做的。

現在車輛數月銷售量能很差,車檢就有一堆時間檢料,東挑西檢。
如果是1995年Cefiro A32一年熱銷超過12萬輛/單月1萬台的量能,這才叫生產造車,現在這些單月做100~600台車的量能,根本屁都沒辦法比。
當年屎肥肉,車廠哪來時間派員去檢料,大半夜派員工去蹲供應商門口排隊搶著領料上生產線都來不及。
那才是黃金時代。
東西上線都來不及,哪來的時間檢料!!
現在這種傳統製程成本反而高,日系車廠低價車,就越來越多內門板射出一整件塑膠板,搞一體成形件降本!

回題~
內門板夾層如水量過大進水,首先須先檢查車窗水切橡膠是否老化、變形,橡膠導水水切是否與車窗產生的隙過大,導致雨水直灌到內門鈑金夾層去,並四處飛濺到各位置,甚至浸濕線組導致短路。
這四門很不起眼的水切,其實防水功能強大,主要都要靠它們。
水進得少,自然內門板夾層內鈑金耐久能延長個6~8年以後才會產生Civic現在車主新車就銹的現象。(只要車廠的鍍鋅層做確實)
而車輛新車用個6~8年,車窗水切其實也差不多該全數更換、天窗密封膠條也是,這些都是會因長年曝曬雨淋熱漲冷縮變形、甚至脆化龜裂,老化了,就得更換。

如長期停放在樹下,粉塵、樹葉過多積累進去內門板,建議車主也需要定期2~3年安排拆內門板清理、避免內門板排水堵塞。

例如我持有的休旅車,自2017迄今,就差不多得進行這些翻新與檢修。
車門鈑甚至連扣件做澆灌測試,水都從門扣滲漏。
車窗水切的隙過大、變形,這已經得必須更換新品來擋水。


因為夾層進水量大、長時間積累,車齡老了夾層內就一定會起銹水。

這首要的,就是先確認車窗水切是否進水量過大需更換,再來重新打磨這些內部銹蝕上鍍鋅漆、延緩侵蝕,再更換內門板塑膠扣(原廠有配置橡膠墊這類,也會熱收縮產生間隙)。
台灣車廠扣件,主要就是台扣或者虎山生產,大多都能採買到需要的扣件。

天窗每年需自行打開,將邊緣的綠斑、霉斑、積塵做清潔,清潔後軌道、膠條邊緣塗抹凡士林保養。
凡士林超級好用,一塗頂5年。
有活動天窗的,車輛回保養廠記得也可以請技師於2~3年定保順便將天窗導水條拉出,利用高壓噴槍通一通,避免導水管路堵塞或逆止閥堵塞。
堵塞就會導致駕駛艙頂A柱、遮陽板這附近漏水受潮。
再久一點沒注意處理,鈑金泡爛,日系車相當容易爛前擋玻璃上緣與遮陽板、A柱這一帶。
都是久未處理反覆受潮、陰乾導致。

車齡達5~8年以上的車,多多少少都會有這類共通問題,需車友注意保養,就能延壽。
新車就出包,也是得從這些方面著手排查。
因為搞不好不是鍍鋅層沒做好的問題,是車窗水切設計不良、橡膠老化快、產生的隙過大浸水過多導致。
如果是車窗水切問題,就得找供應商來討論設變改善排除,後端更新處理。
車主救急,可以試試水切塗抹凡士林,也可以解決部分防水、車窗升降不順的問題。
凡士林蓋好用!
窮人

好文!👍

2025-04-20 11:32
阿福的網宅II

窮人 車門夾板鏽蝕,確實不好處理! 希望以自身在汽車產業界設計開發經驗,能幫上一點忙。[打氣]

2025-04-21 8:40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門板鈑金夾層走水是很...(恕刪)

您超專業的.
我有一位朋友,他part time於一家德國專門做"水切"的特殊橡膠(嚴格說應該稱TPR)的公司,主要客戶是德國車廠.
這類材料德國分為三個等級,一般非特殊件(如儀錶板),假設一公斤US$10-,功能與特殊位置件(如引擎室,底盤)US$100/Kg.

最貴的就是矛盾要求的橡膠, US$1000/Kg
車內有很多的矛盾要求的橡皮件,水切就是最典型的,要求要軟,才可以上下玻璃,把水去除,又要有一定的韌性,維持上下玻璃的平穩性,又要吸收噪音,上下玻璃又要平順.這些都是矛盾的物性.
規模比起來很小,但只做最特殊的橡皮,非常有趣的公司.
降那麼多應該本質迷會買單…吧
不過,就算不選Camry,也有其他大型房車可選
總之會買就是會買,就算有本田黑也是賣光光不是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