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觀看了原作者的所有文章後.感覺他是個很嚴謹的人.它是個別人說到要做到.自己也要說到做到的性格.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則新聞.有位國內知名中學的高材生自殺的新聞.這位高材生自殺的原因是.因為身平第一次考試考第二名.原本它的自願是從小學到大學每次考試都要第一名.結果在某一次期中考時.考了第二名.這樣的結果另他無法接受.憤而自殺了斷一生...值得嗎???當然不值得.而原文作者為了那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耿耿於懷.實在是讓人覺得度量太小.有點像小孩子在玩伴家家酒.
其實每一品牌的車廠的業代或者技師不管你是買車還是車子有問題,去跟他們做提出訴求或者提報他們對於消費者與客戶的"某些態度"基本上都大同小異業代也是人,技師也是人(當然業代本身是服務業性質,本就不應該出現不耐煩或者不以客戶至上的事情)除非碰上幾種特殊狀況1. 你有認識車廠的人(就是所謂的有關係)2. 你真的碰上人很好的業代與技師舉出四個我身邊的例子來說第一個例子 ---(所謂的碰上好業代)還記得十年多前我家買了第一部車 1997出廠的CITY (我還小學呢 ..)因為那時候我們家是第一次買車,所以很多事情說真的都不了解但是碰上了一位很不錯的業代 (當時HONDA是三陽代理喔! 也就是現在的南陽)那位業代的名字我現在都還記得 (李X樹先生)當時是HONDA以K8作主打的年代,多數台灣人都有個迷思,"就是HONDA的鈑金很薄"就連我爸本身當時也是對這個問題充滿疑惑所以他跟李先生提出了很多疑問我記得當時李先生很有耐心的跟我們說明CITY這款車針對鈑金以及耐撞實驗的數據及資料然後當時我們確定要買這部車時,我媽還有個顧慮就是希望車牌裡面不要有"4" ... (台灣人的傳統禁忌)那時候交通部好像對於牌照號碼不像現在會避免"4"這個數字出現,那時候有很多牌照都會出現"4"而且當時去監理所牌行照號碼的效率以及方式跟現在也差很多但是李先生他真的有考量到我媽的顧忌,所以交車那時候還有跟我們說他特別多排了6個小時,終於輪到他排到一塊沒有"4" 而且有"8"的牌子我媽跟我爸聽到就感覺很甘心!!當然牌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可是這是一種讓我們家感覺買車有受到尊重的感覺第二個例子 ---(所謂的"有關係")我們系上的國文老師她的丈夫在台本總公司是"主管階級"我有一個開Civic K6的學長,他之前想回原廠做局部性烤漆它一開始到離他家比較近的HONDA廠,然後技師給出來的估價單超過他的預算後來他就跟國文老師說,希望能夠透過師丈的管道介紹其他廠後來他去師丈介紹的廠 (當然技師已經先知道是師丈介紹來的)不僅開出來的估價單比一開始他去的廠的還要便宜一些些甚至原本連學長本身沒有要做處理的部份,也全都"順便"幫他一起烤了(試想.. 如果今天不是有這層關係,本田有這種超級服務嗎?)第三個例子聽我們班導師說去年系上有一個老師打算要買CR-V然後也找了國文老師以及師丈的幫忙後來除了空車價折了之外,所有配備都免費送給系上那位老師第四個例子我好朋友他們家目前的兩部車,一台是Escape 一台是Tierra他本身也打算明年或後年可能想買Focus我就問過他為什麼他跟他們家的人都是買福特的車子他只告訴我: "因為我爸的換帖在福特某一廠做廠長,跟他買車會有很多方便"我上學期是擔任學校裡的國文TA (所以跟那位國文老師關係還不錯)之前有跟她聊到如果預計如期,明年可能我也想買新車 (目前我開的車就是10多年前我們家買的第一部車 CITY)她也跟我說到時候如果確定要買再跟她說,她會請師丈多幫忙替我爭取一些福利
昨天終於匯款完畢小弟終於買了 FIT價格不重要省油否不重要性能不重要美學最重要感謝在本文留言給予建言的會員無論是酸性批判還是變相關心生理狀態或是真的給予鼓勵等從中也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從一件事的單一層面描述就可以有如此多面相的後續反應與妻子同觀看都不時讓我們會心一笑本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