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什麼是本田精神?台本有繼承本田的精神與本質嗎?

不過,我倒是聽到不一樣的講法。

台本實際被誰控制,非該公司管理階層的話,老實說很難判斷。

但我倒是聽到某位業代說:日本人的態度很硬。

據說這位日本人的態度是,不用管價格,只要我們的產品好,自然會有人買。

所以這位日本人並不會給業代「多餘的空間」去拉近消費者的距離。


當然,業代說的話能不能照吞,我是不清楚。

不過台本反映出來的問題,大家都有相同的看法:實在太貴。

既然大家都覺得貴,表示沒有砍價空間,也就無關業代是誰的問題。

很明顯的,問題在於主政者,跟什麼市場派絕對無關

(如果是市場派,絕對是以壓低價格出手)



這位業代還舉了一個例子,某一年台本想賣賣進口車來試水溫,於是廣發問卷請業代表示意見,

有人說奧德賽,有人說ACURA的某些車款,就是沒人說LEGEND。

最後這位日本人,決定引進什麼,就不用我明說了...



「不用管價格,只要我們的產品好,自然會有人買」以前念企管的時候,

我的確聽過在某個案例中,某個日商老闆這麼說過。

台灣人,不管是市場派還是公司派,很少人敢這麼說的。

allem wrote:
這位業代還舉了一個例子,某一年台本想賣賣進口車來試水溫,於是廣發問卷請業代表示意見,

有人說奧德賽,有人說ACURA的某些車款,就是沒人說LEGEND。

最後這位日本人,決定引進什麼,就不用我明說了......(恕刪)

早聽說台本的日本高層食古不化
當初引進LEGEND,又訂個很合乎台灣風俗的跩價~258萬
結果~讓少數人撿到便宜了。



antoinechen wrote:
十年前我從一個對車子...(恕刪)

…。我跟朋友由衷地希望南陽快點結束代理,讓本田把這麼棒的服務跟品質帶到臺灣來。

當我知道本田真的要來臺灣後,真是高興到不行;想著終於可以在臺灣的路上開著跟日本一樣的車子了。更一心等著可愛的FIT快點來臺灣,打敗T牌並扭轉大家對開HONDA都是不良少年的觀感。

一晃眼也過了十年;我也變成一個上班族了。開過老闆的各台數百萬進口名車,我都還是在心裡想著,我只想有朝一日開著我自己的HONDA,我內心一定比我老闆還滿足。

從確定上市後我每天都在MSN的暱稱上倒數,請大家一定要去看這台令人驚豔的小車。我不相信台本的團隊,端出這種售價竟然連個把手都要偷工減料。待上市當天看完 FIT 的實車後,我苦笑著對著同行的朋友說:"什麼時候,FIT 多了「果嶺式天花板」這個配備了?"

經過了 CR-V、ACCORD 到 CIVIC,直到去展場看了 FIT 的實車,只能用心灰意冷來形容。如果一間公司,一定都要等到被批評完才願意改;很抱歉,我選擇退出。

是的,台灣本田在品牌的經營非常成功,現在周遭已經沒有人說開 HONDA 都是混混這種言論了。但是,台本一定傷透了很多資深 HONDA 迷的心;至少我周遭的朋友都是。我不算是很資深的本田迷,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想我是失望大過傷心。

我會努力工作多存一些錢去買 VW GOLF。至少,我跟歐洲人,甚至日本人,開的是一模一樣,貨真價實的「同一台車」。


這真是一段令人既感動又悵然的告白,可惜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讓台本的高層看到......

一個車廠,如果擁有是「車迷」(fans)而不僅是「顧客」(customers),那麼這個車廠的經營者,應該要非常珍惜這項寶貴的資產才是。

不過從近年來台本經營高層的作為來看,似乎不作如是想。

就拿國產旗艦 Accord 8.5代來說,縱使有許多車友上來為台本說話,說這輛車的底盤多好,組裝多紮實。其實會在版上炮台本的潛在買家,本來就是因為在乎這些,才會對 Honda 的車有興趣。但問題是,以目前台本的定價,難道不值得守候 Honda 這些品牌多年的「車迷」多要一些?!

以這次很多人注意到的中控台為例,全世界主要國家小改款,都把整合影音導航的中控台列為重點,就只有台灣沿用舊式的中控台,這分明就是擺明把台灣人當次等人看嘛!

http://tupian.hudong.com/a2_52_86_01300000804744129307865945134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這個中控台的改款,可以解決舊式按鍵過於複雜的問題,同時也留下配置里程電腦的可能(可參上面連結)。不要跟我說里程電腦是無用的電子配備,別的不說,自己的小車 Fit 都有了,一台上百萬的旗艦居然沒有? 這種「反正不管怎樣就是會有人買單啊!」的心態,已經不僅僅是「誇張」了,簡直是賣車賣到「囂張」的地步!

更不用說 3.5 V6 居然還把超音波防盜和 270W 音響拿掉,別的車廠小改款是為了因應車款新鮮度降低來提振買氣,怎麼,台本是藉由小改款減配備來回報買舊款車的消費者嗎?

別跟我說小改款有改善隔音,沒人要求 Accord 的隔音要和 T 牌 N 牌一樣好,但8代的隔音以一台百萬級的車子而言,確實是一個笑話,改善隔音只是把這個應該除掉的 bug 去除,那有說因為把隔音改善了,所以配備就可以減了的道理。

看到六月份台本的掛牌數再次跌出前六大,只有1179輛(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12679),心裡真是充滿無限快感。雖然有人歸因於 Fit 的改款效應,但我們就等著看,如果 Fit 改款的邏輯還是按照家族大哥的方式走,就算是改款後,台本一個月能多賣幾部?

網路上呼籲拒買本田車有沒有用? 如果台本一直繼續下去每個月都只能掛一千輛出頭甚至更少,你說有沒有用?
車廠很多 比honda 強的到處都是
這不見得是 price的關係
而是產品完全不行

不要拿honda 跟T或N比
看到 ucar 上的 歪H / 正H的比較
Hyundai Lavita 1.6 >Civic
ix35 +8 = CRV3

accord 將來也是會被sonata 狂電啦!

看到ix 35 almost = CRV 3
多少開廂型喜美的人感到不解呀


在形象上提升.....台本確實做到了,在初成立的前幾年,但近幾年,台本的形象在那?我看不出來...........比別人貴20%的市售車,品質不如最初進台時講的台灣製造日本品質,還是說年年漲價年年消失的配備?呵,我現在真的看不出來,現在我看到這個logo的形象只有車很貴~配備偷很兇............
HighFlyer wrote:
這真是一段令人既感動...(恕刪)


台本其他車款配備刪了多少, 我是不清楚(FIT除外)

不過網路上說抵制本田車款的作法, 應該是完全沒有效果

詳盡的分析在另一篇已經提過, 這邊只簡述結論

在不考量地震的影響下, 根據過去日本本地的銷售數據, 至少FIT完全沒有降價的空間(需>=供)

地震恢復後, 或許日本本田會祭出如T牌促銷的手段, 也可能不會

但以FIT的情況, 她只要能滿足目前沒消化的需求就很拼了, 我覺得機會不大(僅猜測)



至於台本有沒有繼承本田精神? 形而上的我不談, 至少台本不要出花招日本本田就阿彌陀佛

因為台本只是日本本田的一個經銷據點(日本本田財報揭示),

目前你所見到台本所有的行銷策略, 應該說完全受制於日本本田

因此, 台本其實不過是一個信義房屋的營業據點, 你說他能改變多少本田行銷策略?

就價格與配備這一點來說, 我個人覺得日本本田影響力更大

至少從大陸本田廠的產量及目前的銷售量來看,

一個正常的經營者絕對是先顧及大陸市場(其他亞洲市場)而非台灣市場




當然, 身為一個消費者, 我要的絕對是低價高品質配備爆多的車, 當然我也有很多廠牌可以選擇

但是就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 我覺得日本本田/台本 會是現在的樣子也沒什麼錯

(當然如果能因應市場速度更快, 當然更好)

簡單地說, 你可以不滿她賣太貴, 但你如果提到什麼本田精神, 我覺得是有點文不對題



另外一個問題是其他歐系美系的車, 只要進口你一定可以買到原汁原味的車

日本本田選擇在台組裝(好像是自製率的問題), 本來就與純進口不同

如果買得起進口車, 也不過就是代表有錢, 和你多認同哪一家的理念, 我覺得是想太多

(你想的話, 也可以進口美規本田, 一樣原汁原味)

美好的文筆, 無法掩飾你只是嫌她賣得貴, 或者嫌她是國產車的事實

更何況, 台本只是執行日本的指令, 如果妳說妳痛恨日本本田不重視台灣, 我還會給妳拍拍手



最後,我殷切地盼望現任的負責人能多傾聽台灣的市場, 至少開放多款直接進口

會比降價對日本本田來得有意義(反正隔壁國家有廠, 臺灣這區區年產量三萬的屏東場關了也不算什麼)

經過奢侈稅一役, 我們看到台灣的購買力, 本田就算改為全進口或進口高級車款一樣不會吃虧

目前台灣市場走向不是拼量(拼前四大沒有意義), 是要拼多元的一個市場



以上

allem wrote:
台本其他車款配備刪了...(恕刪)
美好的文筆, 無法掩飾你只是嫌她賣得貴, 或者嫌她是國產車的事實
更何況, 台本只是執行日本的指令, 如果妳說妳痛恨日本本田不重視台灣, 我還會給妳拍拍手


這兩句話是針對我嗎? 反正就當意見溝通,我就對號入座一下無妨。

車貴不貴要看端出什麼牛肉。中控台跟著改,3.5的超音波防盜和音響放回去,同樣的價錢和同級車比,雖然還是不便宜,不過我會買單。

還是要再強調一下,我厭惡的是全世界都改了,唯獨台灣不改還減東減西,被當成次等人,這種感覺真的很差,也是我最無法忍受的地方。

另外,我發言的對象針對台本,是因為無論如何名義上台灣消費者面對的就是這家公司,假使閣下這麼確定台灣市場的策略真的都是日本本田在操控的話,那麼我指責的,理所當然會轉移到日本本田不重視台灣市場這一點上。

無論如何,你最後的建議我很認同,但改成進口後加上關稅運費等因素,如果本田不重視台灣市場的心態始終如一,想必定價還是會往上走,那麼 Honda 在台灣會變成小眾車廠。車價往高級車靠攏卻沒有高級車的品牌價值,到時候還肯買單的,應該就真的只剩死忠fans了!
希望版大開的不昰本田車~~不然每天開這台爆貴的陽春車應該很難過

如果版大開的昰T牌或 韓牌 車~~~恭喜你買到心目中的好車

HighFlyer wrote:
這兩句話是針對我嗎?...(恕刪)


我想你在意的不是 supersonic or stereo lacking,
當明年 new camry 在操控上追上honda 時 才是 你受不了的地方

因為看不到現在honda 要堅持的特色在哪裡

你開過現在這板altis 嗎 進步很嚇人優

這篇沈這麼久又浮起來了。
其實這個題目蠻適合當本田應徵新進員工的題目,這樣至少能夠有一些真的對Honda和台灣市場有心的員工。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