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他國事務!看全新2024 本田Freed和探討Mini MPV 在台灣發展的可能性!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通常我們在車廠設計中...(恕刪)


內行的專業人士來了!容小弟一拜!

內鐵這個東西,其實早年常常見到,甚至有外露的,大型的美規保桿也漸漸消失!
想請教您,日本或是歐美,拿掉內鐵或是大型堅固的保桿,是不是基於對行人的保護?

您昨天提到,車廠設計,後尾門取消保桿,一旦碰撞,就是整個尾門換掉,這個的確非常的傷本!近年汽車設計,看看Lexus,也是頭尾幾乎沒有保桿了!就車廠而言,整個頭尾總成換掉,他們好養活保養廠的員工!

就消費者,好好加強和保險理賠公司的關係吧!哈哈😆

這幾年大吵特吵的保桿內鐵,不是什麼大科技,以前的老車都有,甚至更大的美規大保桿也流行一陣子!現在為了外型帥氣,保桿似乎消失了!內鐵估計歐洲車仍有,日系有部分拿掉了!如果是成本考量,就自己裝吧!反正不貴!但如果是尾門総成,那真的無藥可解,還好Freed百分之百不會進台灣!
artdink0105 wrote:
台灣有「萬萬稅」這個...(恕刪)


唉!
因為,車商很想很想賺大錢啊!哈哈

唯有,消費者團結,支持降價的車商!

不過,台灣人的民族性,很難!哈哈
louis1093 wrote:
可悲的台灣,明明這種...(恕刪)


沒錯,新Sienta目前在日本大賣!新Freed上市,會是一場大戰!
greatlife wrote:
吸煙塔2016年開賣...(恕刪)


感謝您的數據分享!

雖然這一型車,台灣無緣!
不過,台灣目前的大中小休旅熱潮,也是滿有特色的!

日本反而近2年,沒有CRV可以買,直到最近宣布氫能源CRV將上市!不過,加氫站太少,日本人反而享受不到傳統能源的CRV,只有小一號的ZRV呢!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通常我們在車廠設計中...(恕刪)


自己google 了一下保桿演進史

取消大型保桿,為了保護行人?

您能在汽車相關行業工作,非常羨慕!

FIT 3是好車,FIT4開價是很高,但台本近年入境隨俗!車價訂超高,然後讓台灣人殺爽爽!

近期的Civic喜美也是,好友入手一台!不知道您有沒有試過本田的油電,值得推薦!
其實FIT4油電,用力砍價下去,不會比三代頂級貴很多,但進化非常多!

內鐵自己去改,還可以挑更好的材質,我想不是什麼大問題
窮人 wrote:
內行的專業人士來了!...(恕刪)


您客氣了!

內鐵並沒有消失,尤其是美規車,內鐵都是強度高的設定。
只是隱藏在保桿皮底下,日系車等亞太車也是,保桿內鐵基本都是在保桿皮內,並沒有取消。

我指的日本這類Sienta或Freed後保桿也並沒有消失(但有沒有埋設後內鐵就不曉得,要實車拆,一般國際法規是要有的)。
而是指尾門並不適合與後保桿設定切齊或接近切齊,後退自嚕,就容易一次中兩件(後保桿+尾門),修復成本就是高。
歐洲車,即便是廂型車,通常後保桿都是設定外凸於尾門,才能作為撞擊時第一道防護,減少其它物料的損失。

例如豐田的阿法(阿魯法豆)屁股。


就很喜歡做很平面。
紅色箭頭尾門最外凸端點與後保桿黃色箭頭最外凸端點,目視看有沒有離20mm而已。
歐洲廂車,普遍都60甚至到100mm。


前保桿設平整,確實對行人碰撞撞測防護有加分,但後保桿並沒有這則需求。
2018年國際車體設計針對行人碰撞法規,也就是車體外凸處的鈑金或塑膠A面設計,需大於5R。
亞太車我沒很清楚有沒有鳥歐洲這個法規,但歐系肯定要納管的,包括國產福特車的設計,都必須符合這個歐洲福特設計的法規規範。

台灣也只有日系車,才會有後保桿塑膠皮拆掉,後內鐵- 這種奇妙現象,例如CRV MK4,當年卸載後保桿只有後型李廂防火牆,後保桿內部是空的。
日產的Tiida也是。
Santra舊款則是塞大塊的保麗龍充數。

本田車就一堆車去民生澡堂後改加裝內鐵。
日裕的就跑去找北智傑麗晨宋國彰阿彰那邊裝。 )
AM後改裝店,光裝內鐵就飽了。

在汽車產業設計開發很累的,認真的,會到處去跑廠,根本沒空窩在辦公室吹冷氣畫爽圖。
CAD畫出來無法成型進行量產=0,是沒有用的。
早年跨行認識日裕YNDC黃興儒經理,開啟了肖想愛畫車的夢。
剛切入走這行,天天都嘛被日裕、中華先捏幹譑只會畫爽圖,去旁邊拿油土捏出來,你看看能不能脫模。
例如福特六和開發老前輩李訓木老師或後來的楊日秀秀哥,這些都是有實戰經驗,懂很多不同物料成型。

牌價報高再砍價,這要看人。
不適用不想花時間議價的人。
例如我這種的,牌價看不下去就直接放生比較快。

Sienta MK3或這次大改款的Freed,都是我挺喜歡的家庭用車類型。
跑日本,就很喜歡這種便宜又好用的媽媽車。
這很適合小資女或小家庭使用。

Sienta的定位,也比Altis低,符合市場條件。

但來到台灣變了質,拱太高,是真的過於樂觀了。

例如50萬的小車,實在沒有硬要用一堆高檔電裝品拱到天上去。
2顆倒車雷達就能開的車,50~60萬,塞到ACC、盲點一堆,+30%賣到80幾進口油電小車的價。
已經失焦。
+10~15%就很多了。
凱文黃 wrote:
運兵車都選高級的,銷...(恕刪)


租車來載家人出遊
Previa真的好用
超過5人要出遊
"至少"也要 Previa的大小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您客氣了!內鐵並沒有...(恕刪)


讃!讚!讚👍

果然01還是有,有見解,有深度的少數同好存在!我以為早就成了酸民天堂!

感謝您對保桿及內鐵的詳細解說!
日系車,我相信很多內鐵被偷掉了!
其實,不該省這個!
內鐵沒有多少錢!

電裝品,其實可以學日本!
日本在中小型新車上,很多是沒有車機的!
對!只有附喇叭,沒有車機!
因為日本車機很貴,但很多品牌及等級可以選擇,原廠也有,也是很貴!
讓消費者自己挑車機!

另外,小弟因為工作關係,常常在日本及台灣往返!日本購車的生態,其實和台灣不太一樣!我們常常看日本車的訂價很便宜,但需要先弄清楚,那個是不是陽春車!以台灣人熱愛的皮椅為例,大概很多日本小車都不合格!
另外,日本買車是標準牌價往上加,實際領車比牌價多50萬或一百萬日元很常見!台灣,你買超過牌價就是盤子了!哈哈

很高興能和您交流,裕日,中華,福特,國瑞,那智捷,都有自己的設計團隊,您能在這產業工作,非常令人羨慕!小時候很嚮往義大利🇮🇹一些設計室,不過現實與理想永遠很難妥協!
感謝您的詳細解說指導!非常謝謝您

空空的車機室



Sinfield wrote:
租車來載家人出遊Previa...(恕刪)


可惜Previa/Estima停產了!
Voxy或是Noah 也不錯!
窮人 wrote:
讃!讚!讚👍...(恕刪)


我個人是挺喜歡這一世代Fit、Freed的這種乾淨簡潔的內裝設計。
VAN的車型,又能帶來同尺碼相當充裕的空間感、內裝置物等設計都很優異。

產品沒啥能嫌,只有是否合宜的普世價格讓這類國民品牌車型產品熱銷。
窮人
窮人 樓主

頗有同感!近年本田的作品,我和朋友有共同心得,我們又找回開車的樂趣!真心推薦本田的e:Hev 👍😊

2024-05-11 22:54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