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超驚訝~~八代雅哥2.4跑山路很吃力!

LU660104 wrote:
以上柴油車的最大出力...(恕刪)

大家可能漏看了我的一句話

「所以柴油車扭力打七折的說法......雖然沒有道理可言,但是在0-100KM/H的領域,好像似乎有些道理」

就醬嘍!

=============

另外,要說明柴油引擎大扭力的優勢,只要一張圖就夠了,也不用多費什麼唇舌


圖片擷取自Auto Driver 車主雜誌 2008 五月號 P.54

=================

雖然史上第一次柴油引擎贏得FIA認可的賽事是在1998年,但是一直到2004年BMW推出120d之前,對於使用柴油引擎歷史幽久的歐洲普羅大眾也從來沒有把柴油引擎與性能劃上等號過。時至今日,與其把柴油跟性能扯上關係,到還不如把柴油跟節能劃上等號來得引人入勝。

柴油引擎的真正潛力確實不在比加速或是爬山,而是在拯救地球啊~~
Ford Mondeo 2.0 TDCI : 試開過, 但感覺柴油引擎太粗糙, 不適合我!
Honda Accord 2.4VTI-S : 試開過, 覺得沒力! 可能是目前開A7.5V6 3,000, 習慣黃金右腳!

開山路, 小弟有些淺見, 最近每兩個禮拜必須跑一次蘇花, 之前原廠未改, 山路真的很難開, 頻頻換檔踩剎車, 推頭非常嚴重! 我想蘇花公路我有近20年的騎車加開車的經驗, 3,000cc車真的在山路無用武之地, 比之前開的Hyundai 1.8手排遜色多了! 後來在 HONDAFUN 爬文, 聽前輩的經驗改了後防傾桿, 整台車簡直變了! 以前跑蘇花, 均用D3檔, Kick-Down時1,2檔很平常, 現在呢? D(五速自排)檔一路到底. 5月15日晚間, 由太魯閣大橋起, 一直開到台9線蘇澳出口, 花了1小時10分鐘. 途終止超越20部大小車, 且遵守交通規則, 應為車上有老婆跟小孩, 還有老婆的同學, 在南澳網東澳的上山路段, 遇到一輛GTi一直挑興, 跟他小玩了一下, 在很多S形彎道, 聽到兩台車雞雞叫的輪胎過彎聲, 覺得操控很順手! 底盤的校調太重要了, 由13mm加粗製20mm竟然如此神奇, C/P直很高!
我有點看不太懂耶...

跑山路要順+有力, 是指說要可以快速加速, 然後要能夠有餘力超過路段的速限嗎?

跑山路為什麼一定要很有力阿? 一般人很少跑山路吧?

我看我還是買Civic 或是 Fit好了. 不過車更小, 引擎更小就是了...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台灣的雜誌社寫文章常常筆不由己
缺點不能說的太明白,要含蓄
優點要放鞭炮,不能含糊
於是~當書上不方便寫明的會找別的方式來表現
也許有些什麼特性是編輯要表示的
不過,每個人認知不同,有需求的人還是自己試試看比較準確

honda引擎看人開
會拉高轉的人大多都會欣賞 honda 的引擎
但是低轉相對於高轉時較為無力
廣泛的是 honda 引擎特性
市售車中尤其以 S2000 有此特性最為人所知
這並不是什麼對錯優劣的事情
就是一個引擎特性的表現
只要順著引擎(&變速齒比)特性,每顆引擎都有他可以發揮的路

島內雜誌的特性
缺點不能寫,特性不會寫
搞得優點不爽寫....
要觀眾如何提的起興趣看?
我的主題歡迎討論LDS,但是我不跟豬打架~一但發言讓我覺得無法溝通/酸的沒內容,一律黑名單伺候.
erichuang0801 wrote:
Ford Monde...(恕刪)


Eric兄,如果你因為改了後防傾桿感受到過彎穩定性的進步
很建議你有機會的話也將前防傾桿改成TL-S的(A7 V6 25.4mm TL-S 27.2mm),我自己也是A7 V6的車主,先改了後防傾桿決的車子的過彎車尾穩定性有進步,但改了前防傾桿之後車頭真的聽話很多,覺得車子的入彎時車頭俐落許多,推頭的狀況更是減少,不過前防傾桿要拆副車架才好裝,所以安裝時最好是選連定位要做時一起上。如果常跑山路是非常建議前後防傾桿都加強
我是A七車主...就感受到台本在台灣的經營方式...或許是本田邁向高級車的里程碑...
就感覺A七已經是豪華啦...到了A八...真是沒話說...更誇張... 車越來越重....
怎可能跑的快哩。真要改變態度啦...不再是以競技為取向的本田....而是轉向環保的方向...
是趨勢啦...雙B都要合作了.....
Dear Stamchen,
我也是A7 V6的車主, 請問你的前後防傾桿都是換成什麼牌子?
都是在哪換的? 大約多少錢? 有副作用嗎?

我每天都開山路上下班, 有好的操控對我很重要.

Thanks
我的車是A7 3.0,不知道大大你的車子是2.0或是3.0
因為3.0和2.0的車頭重量不一樣,所以改裝效果應該會差距不小
第一點. 我的車先改裝了Tanabe S0-C避震器,所以改裝防傾桿不會造成我經過坑洞時多餘的搖晃。剛換完避震器時跟原廠相比較是有改善,但讓車友試駕時都說我的還是太軟了點,之後才改裝防傾桿。
第二點.我用的前防傾桿是Acura TL-S 用的前防傾桿27.2mm粗(原廠25.4mm)料錢約5k,但是安裝需拆副車架,必須重新定位,這點比較麻煩。
第三點.我的後防傾桿是用17mm後防傾桿(原廠13mm),可以選用的有Inspire 16mm 17mm TL 17mm TL-S 20mm,如果沒改過避震器建議17mm即可,改很硬的話才有需要用20mm
這是我一點小小經驗

你可以到www.going.tw和www.honda.club.tw這兩個網站看一下
Stamchen 大大,
謝謝你的分享. 我的也是3.0
還有一個問題, 改完後會不會變的太硬, 後座的會很不舒服? 尤其是過坑的時候.
例如再試開G37時, 老婆座在前面時沒感覺, 座在後面遇到坑洞就非常難過.

Thanks
只改防傾桿沒有搭配避震器的話是會有這樣的傾向沒錯
不過程度的話很難說明,但是後座變硬是一定會的,如果去參加車友會聚會找有改的車子試乘一下是最好的,免得改了之後被嫌又得換回原廠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