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mo wrote:有個說法是IIHS...(恕刪) 這其實有位車友是說對了!撞測確實是一種第三方的監督與考試!雖不能代表完全等於鋼體結構5星就一定強過於4星。但驗測的目的,便是在相同條件下測試兩種不同產品的對照組差異,仍提具一定程度的驗證5星還是代表較好的配置。也因此,車壇造車,現在的車輛設計與複雜度與80~90年代車款相較,又是另一個層次了。現在的造車更為複雜。
aquaeuro wrote:感謝福大的回應!閱...(恕刪) aquaeuro大~您也是極愛車業的愛好者,讓我很直覺想起福特也有學京這朋友收藏N多的等比例模型車,對其品牌珍饈可說是如數家珍。小七車觀點的小七大也是古董車的收藏愛好者,也因為愛車,曾投身於福特、日產..等總公司服務,和Eric現在都是黃金地球線的常客了。^^汽車資訊,也是承如眾愛車志士們,才能累積出各方面資訊點滴,實為不易!你對車的研究,恐怕不遑於我呀!XD我是比較戮力在汽車內外觀設計與工程開發這一塊,其他的,路還很遠,深不見底!學不完呀!!XD你提供的資料真棒!
aquaeuro wrote:所以是考試領導教學...(恕刪) 可以這麼說,但也是因為多年來撞測條件與星等一直在升級,汽車設計也產生的很大的躍進!UHSS的結構體,在近幾年的車壇車體設計,除了在後行李箱底可以見到延伸結構,也逐漸發展到車頂與尾門上方的承壓結構!其實是一直有在強化的現象。熱壓成型的複合材其實是可以取代傳統鋼材。只是這成型方式,不論在材料與製造過程,都相當不環保,人體易因為長短纖產生過敏或工作累積造成的化學病症,或呼吸道病變...等等。除了加工不易,人工困難與成型時間長,都是導致產品高價與量產的困難。現在這種複合材運用,其實並非只引用在汽車業,包刮建材,都有越來越多這方面的成型的變化!包括室內裝潢用的假山、假石、木文耐刮防水地板,這些都屬於複合材料的成型運用。不過將塑膠材這些複合纖維運用在處理車室內裝、房屋內裝等,必須考慮到化學毒素與氣候影響排出的廢氣影響人體,都需要相當注重。包括汽車使用的黏膠,不同品牌的車內聞到的化學氣體都不同,這邊也小提醒車友,大太陽曝曬下進入車室,最好是能先將車窗開啟,將車內高溫排出的氣體散出車外後,再關窗啟動內循環。以歐系車空調設計來說就有別於日系車。歐系的空調系統,即便車主開啟內循環,達一定的時間後,風箱會自動開啟外循環,讓車室外空氣與車內做空氣交換。這其實是有助於成員人體健康的一環。只是很多用車人並不懂,開歐系車為什麼前車與車外的氣體會傳入車室內!!XD
aquaeuro wrote:小弟在車友文章內發...(恕刪) XD車業是傳產很封閉的行業!如果沒有第三方監督與他牌良性競爭,業者有很多技術面與資訊,其實都有相對保護自己理由不公佈!只有消費者對主、被動安全意識抬頭,才能逐步轉變車壇配備轉風向,回歸造車的根本。
fae159753 wrote:小弟不才沒讀書.去...(恕刪) 於6月底便與經銷業務朋友預約今日去拜會試車,有分別拍了VTI-S / S旗艦2台車,攝影師Chujy大尚在整理照片中,等收到照片後,再來做詳細的開箱分享。針對您提的絞鍊座問題,尾門絞鍊座是內藏在車頂焊接遮醜膠條飾蓋下,絞鍊座本體與FIT MK3尾門絞鍊座體其實頗相似,須將遮醜膠飾蓋翻開,便可以看到絞鍊座本體的型式。比較特別的反而應該是B柱上方的絞鍊座,與其他位置的傳統絞鍊座較稍微不同,板材設計上有一點點變化!,Chujy大也有詢問我座體上的孔洞是有什麼功能作用,坦白說,還真不了!或許是像車體結構板金沖孔有排水、排漆、強化等構成。等照片拿到,我再以照片作標色,大家來研討一番!
Eddietw wrote:非常感謝樓主的回應...(恕刪) ^^Sorry~因為我不具備詳細的保養清單內容,無法詳細一一提具!只能就車業國產車、國民車各品牌養車的概略經驗,提出一些我個人的看法給您參考!或許如果你有較為狹義的保養比較,我比較好抓出較細的數字或資料提供給你參考!^^
xzoha wrote:本身自己也是Google...(恕刪) 以前台灣車商再產品訴求上,較不著重安全配備上的廣宣,整個亞洲地區幾乎都是如此!所以要找到2007年之前產品的詳細Mpa分配表,除非車廠將這作為產品的重要廣宣及賣點,不然真的不容易找到!大多只有提供一張GOA車體圖,和大概描述GOA是指啥!就沒了!TOYOTA的車體廣宣大概也就是這樣!!XD
popomo wrote:在台灣,被後撞機率...(恕刪) 八成是睡著了!這真的是很多案例!國道上我覺得最可怕的並非大噸數的大卡車,而是菜市場攤販的小麵包車或小貨車!很多攤販是靠辛苦勞力,凌晨跑外縣市批貨,經過5~6個小時折騰再返回原住地零售擺攤!常常看到這類的駕駛朋友在高速公路開到"度咕",麵包車這類的廂型車,開到車頭變車尾,或冷凍貨車未保持安全車距急煞,但因為沒配置ESP系統,車頭拉不住,內線的騎上中央分隔島,甚至大卡跨越中央分隔島朝對向車道衝過去,外線的就騎上護欄或掉到水溝.......。另外~我說菜市場車很恐怖的原因,因為販夫走卒,為了省錢,常態性都使用再生胎,我常看到魚市的車,車上四顆輪子四個品牌,更邪門的,還有同品牌同型號,卻不同胎面的花色胎塊,真是見鬼了,貼皮還五花八門........。漁市的管區們,可否考慮別老是在基隆港這些地方狂開單,多規勸一下這些車友們,別拿生命開玩笑呀!這比開漁市違規停車還重要!這類的車,在高速公路上經常爆胎,而且必定翻車,屢見不爽!但還是有物流業的年輕人跑貨,開著亂丕咬別人的車屁股。膽向橫邊生,我實在不知道這類駕駛人怎麼會拿命來拚,有這麼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