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衷心希望九代ACCORD不要用進口方式販售


請問現在法令如何 ? 有沒有機會進口 '廣汽本田' 的大陸 Honda 車 ?
我看到它的 Odyssey 好喜歡, Crosstour 也不錯,
Odyssey 價格在 RMB$23~28萬 = NT$110~130萬, 再加進口稅我想還是很有競爭力!

http://www.ghac.cn/odyssey/spe/special.html

Accord 打不過 Camry , 就打別的市場呀.
jackalkao wrote:
175...呵呵呵,這個數字很有趣~

如果已經花到175這個數字,也不差多那幾十萬了~

突然間覺得可以選擇的車變好多歐!


是我的話...

應該也是會選擇其他車款

台本的高層跟商企腦子不知道在想啥...

savard wrote:
有些車款賣不好不收,是因為它有指標性的意義
表示在這個級距的車款,我們家依然有產品依然有在賣,間接顯現車廠另一層的技術能力


國慘車有什麼技術能力可講,還不是母廠技轉的,要我買了七折八扣的技轉成果,還不如
努力點、存久點,買個正牌有技術力的進口車
夢想a白開水 wrote:
是我的話...應該也...(恕刪)


沒辦法,台灣本田的策略驅使的吧!

感覺台本想要重新在台灣【塑造新的形象】,有計畫性的要擺脫【國民車的形象】~

只是聊聊個人想法啦,其實Accord 9th走到要進口應該是台本早就決定的事情了(又或是決策後的應變處理)!

(或是說之前的策略如預期發展,導致他現在也必須走後續的市場定位發展策略...隨便啦,都可以!)

中間的過程就省略了,不想提了,畢竟也都是自己的猜測~


假設9th 175是成立的,那也應該是品牌形象策略發酵後的必然結果~
(當然不只這麼單純啦,還有其他許多因素就不提了 << 因為還是我自己的猜測)

8th都已經飆到134.9了,如果9th只差個10來萬的(又是進口的),

那購買8th的消費者情何以堪???而且壓低售價也不符合他們的原訂市場形象策略問題!
(何況如果壓低售價,頂多讓這款車的銷售成績好看一點而已,不符合長遠的市場策略)

初步也許銷售成績不慎理想(但...誰在乎???台灣的市場就這麼一丁點,

拿來練市場策略最好不過了,如果成功了,還有機會把這套策略用在下一個城市),

也許過個幾年後,早期的品牌印象也漸漸被淡忘掉了,

台灣本田也許就會漸漸被年輕族群定義為【高階入門車款的起點】,

在那之後才會是台本想要另闢的戰場~

我自己頓時也產生一些疑問,那萬一這個形象策略在台灣失敗了怎麼辦?

有關係嗎?本田又不只Accord這一台車,屆時再引進新的【平民的國產車】就好啦~

包裝跟形象做好,還是有很多台灣年輕族群買單呀~

至於Accord...就留給真正懂Accord的人買吧,反正Accord本來就不是定位在年輕族群的車款~

寫到這裡就好了,不然又被刪文,浪費時間~(最近常常莫名的原因就被刪文,搞個只好跳到其他專業論壇去發言)

* 以上發言,純屬個人猜測! 個人膚淺的想法,讓大家見笑了!
自己還是開老K8,正好想換車的時間點(Accord 9th是我的第一順位...曾經),自己也有嚴重的品牌迷思,但現在...感觸良多呀...不過一切都是自己瞎猜啦!事實的真相還是要等台本把9th引進後才會知道了!

台本,我能不能換車,就等你了...
本田想單賣CRV賺錢吧
其他車款能見度越來越低

回歸最簡單的思維:

Accord想賣得好,

個人覺得一點都不難:

首先引擎換回3000cc的

因3500cc光稅金 就讓大部分這級距的買家搖頭卻步

車長改短一點,目前這麼長的車身停車找車位很不方便

把以前七代的3000cc引擎馬扭力提高一點

變速箱換成至少六速以上手自排

再把七代的底盤隔音改善至少不要輸T牌

再訂個比3.5L低的合理價格,我想這樣的產品,還不需要到 油電化

保證這級距的買家會浮現更多更多...

目前市場上3.0L NA的選擇真少到可憐)))

jackalkao wrote:
台灣本田也許就會漸漸被年輕族群定義為 【高階入門車款的起點】,

在那之後才會是台本想要另闢的戰場~

我自己頓時也產生一些疑問, 那萬一這個形象策略在台灣失敗了怎麼辦?

有關係嗎?本田又不只Accord這一台車,屆時再引進新的【平民的國產車】就好啦~

包裝跟形象做好,還是有很多台灣年輕族群買單呀~

至於Accord... 就留給真正懂Accord的人買吧,反正Accord本來就不是定位在年輕族群的車款~


大家純討論,我也是粗淺的觀點,有言語不舒服的地方也勿怪啊~
雖然Accord本來就不是定位在年輕族群的車款
但再怎麼樣它仍然是平價的國民車款,跟豪華還有一點距離

現在的CRV面臨RAV 4的強力挑戰,CIVIC 9沒有上一代的熱賣,FIT也只是持平
如果台灣本田要自許在台灣成為"高階入門車款的起點",
首先為數不少的經銷保養體系會先面臨收攤的危機,因為低階的車款沒有量,所以無法支撐
又既然是"高階入門車款的起點",要接棒終點的ACURA在那裡?
歷史的殷鑑不遠,去年CRZ的定價幾乎逼近CT 200h,我猜大部分這級別的顧客,應該九成九都買CT
事實上銷售數字也告訴我們的確如此
拿"H"去對"L",拿下駟對上駟只能說是必輸

jackalkao wrote:
沒辦法,台灣本田的策...
台灣本田也許就會漸漸被年輕族群定義為【高階入門車款的起點】,(恕刪)

想太多了,就算過二十年後也一樣不會轉變成所謂的高階品牌

照您模擬出的劇本以及台本真的照這劇本走下去的話

在台灣的下場大概只會跟SAAB一樣
呵呵呵...樓上兩位大大的見解所言甚是~

其實這也是這兩天小弟自己再胡亂猜測啦!

因為也在跟內人討論,這個價錢,內人叫我直接買歐系的車款,不需要太高規格,安全就好~

所以後來本田的策略如何,我也覺得不是很重要了~

畢竟人家那麼大的企業,策略怎麼走也不會是我們這種一般受薪階級的小市民會理解的!

只是我原本已經考慮要入手8th, 後來看到9th快出了,又沒有用車的急迫需求,所以打算等9th.
(其實我也一度很猶豫,因為8th跟CT200h價格真的差沒多少,但...我不喜歡CT的屁股...唉)

但在網路看看後,發現9th的價格可能真的不會太親民吧.

只能說,現在對HONDA會有所期待,但不會抱太大希望!

在相同的預算下,我會寧願跳到其他品牌去...

屆時若真如此,我也只能深感遺憾,雖然我對"H"的品牌迷思真的很嚴重,

但我想我這次應該會放棄吧~
我跟你想法一樣,假如九代後價格成反比,我想我頂多買的起中古車九代雅格,唉~台本想放棄台灣市場,在說本質也只是枉然!C9己經沒C8那樣熱賣,scrv也只是硬撐,等偷的再加回來,市場接受度又有多少呢?同好現在只能等九代正式上市才見真章了!
jackalkao wrote:
呵呵呵...樓上兩位...(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