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美規2024 CR-V Hybrid Sport AWD開箱

Monte920 wrote:
買來到現在約八個月,...(恕刪)


感謝樓主分享。

想請問本田這一套油電會在電力耗盡,比如說高速巡航或是在爬坡的時候,不得以讓引擎持續運轉維持高轉速,而造成噪音嗎?之前看一些雜誌或歐洲車評偶爾會提到這件事情,感覺這套2.0NA因此不適合歐洲環境。

另外期待樓主持續分享好文章
cksh 505 28 wrote:
高速巡航或是在爬坡的時候,不得以讓引擎持續運轉維持高轉速,而造成噪音嗎?


前面Singal303大大也提過, CRV這套油電是iMMD第四代, 採取串聯與並聯共存的方法, 其實引擎與馬達已經可以同時驅動車子, 所以在某些狀態, 運轉已經類似Toyota那套系統了.

這裡有第四代iMMD很詳細的說明, 英文版的. 他們號稱馬達運轉最高速可達115mph (185km/h).
https://hondanews.com/en-US/honda-automobiles/releases/release-1503019bd8a757ea08267d7944378955-honda-two-motor-hybrid-electric-system

而且目前Honda只有在最新的CRV上面使用2AT, 就是低速時的clutch lock可以引擎與馬達共同出力用於拖車. 而高速的clutch lock則在高速運轉時引擎與馬達共同出力在巡航. 所以並不像是以前只有串聯, 引擎需要不斷幫馬達來充電的這種現象.


以我自己的經驗, 我在美國最快最快大概開到90mph (145km/h), 在這速度下, 感覺大部分是引擎在運轉 (看碼表它也告訴你馬達同時在出力運轉), 聲浪則跟一般純油車在同樣速度行進時的聲浪差不多, 不會覺得有特別引擎超高速運轉的感覺.

我知道歐洲高速公路有些車開得很快, 在內側超車道行駛的速度有好多車都輕易開到180-200km/h的速度. 在這種速度之下是否CRV Hybrid力不從心或引擎持續高速運轉? 因為我沒開到這種超快速度, 所以這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如果CRV Hybrid如此, 那其他Toyota油電車應該也是會有類似的問題才對.
Monte920 wrote:
前面Singal303...(恕刪)

改成平行軸架構後,引擎出力軸跟馬達出力軸可以各自搭配適合的齒比,傳遞效率也會比同軸來得佳,極速方面也能有所提升XD

現在11代Accord跟6代CR-V都是用平行軸的架構~



Civic e:HEV在歐規的規格表裡極速約180 km/h,CR-V e:HEV有提升至194 km/h




ホンダの進化した“スポーツe:HEV”を搭載する新型「アコード」初試乗 スポーティからエレガンスまで変幻自在な乗り味
Monte920 wrote:
前面Singal303...(恕刪)



HONDA翔 wrote:
改成平行軸架構後,引...(恕刪)


感謝Monte大和翔大
真是有用的資訊
雖然我看到一些新聞
有提到對於這套系統在長上坡的噪音問題
所以一直覺得本田在油電系統不肯出渦輪油電很可惜
(不過我還是覺得歐洲有需要渦輪油電)
但看起來對於台灣是夠用了
真希望快點引進
今天看到我同事的CRV跟另外一台RX並排停在一起, 發現CRV的尺寸大小幾乎已經跟RX等齊了, 兩者車格看起來差不多是同級的, 有感覺到CRV每一代似乎都有慢慢在長大當中, 也難怪加速比上一代稍慢一些.

4002

我隔壁也是停RX的, 視覺上真的看不出20公分的差異~

2024-08-01 15:53
kao_photo

雖然尺寸大上20cm但實際上車內空間應該沒有新款的CRV大

2024-11-15 14:12
請問樓主~
美規的CR-V
HONDA SENSING LKAS (車道維持)
是65公里以上作動? 還是全速域?
Honda 的車道維持全球都一樣, 是45mph (70km/h)以上才會作動, 這不是他們沒辦法做到低速, 而是這是他們高層認為高速以上才需要維持. 低速時如果偏離車道, 它會警告, 但不會幫你維持. 他們這個決定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贊同, 但至少目前就是如此. 別的車廠也有類似的限制, 像美國通用的車要37mph (60km/h)以上才會動作. 感覺上01好像很多人在抱怨, 但我在美國的網站上則很少看到有人在抱怨45mph以上的限制.

並不是只要車子降到70km/h以下, 車道維持馬上消失. 當你的車速度降下來之後, 車道維持仍然會繼續動作. 如果車速之後再回復, 那車道維持則是無縫接軌, 仍然繼續發揮功能. 如果車速沒有回復到70km/h超過一段時間之後(我記得是五分鐘), 車道維持才會消失.
Monte920 wrote:
有感覺到CRV每一代似乎都有慢慢在長大當中, 也難怪加速比上一代稍慢一些(恕刪)


一代CR-V 4385~4510mm長,1780mm寬,1678~1770mm高,軸距2620~2625mm
二代CR-V 4360~4540mm長,1785mm寬,1680~1780mm高,軸距2620~2625mm
三代CR-V 4518mm長,1820mm寬,1704mm高,軸距2620mm
四代CR-V 4530mm長,1820mm寬,1655mm高,軸距2620mm
五代CR-V 4584~4630mm長,1855mm寬,1657~1690mm高,軸距2660mm
六代CR-V 4694~4703mm長,1866mm寬,1680~1690mm高,軸距2700mm

三代曾經變短,但變寬了,四代曾經變矮
五代之後軸距越變越長,車寬也變寬,車長繼續變長了...
前面有提過, CRV Hybrid後車廂底版是封死的, 無法掀開, 因為裡頭是鋰電池. 我後來查了一下Youtube, 發現拆開來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 同時鎖螺絲方向轉一下, 以後就可以隨時打開底版了.


底版下面有一些隔熱棉擋著鋰電池, 電池後面還有一些小空間. Honda本意是不希望你在那邊放東西, 不過如果只是一些小物品, 不到干擾到散熱, 那應該沒問題.


可以明顯看到橘色的總電源線, 以及黑色的通風管幫助散熱. 電池容量是1.1kWh.


這個位置讓換大電池非常方便, Youtube上面甚至有人在教DIY, 不過安全起見, 還是讓原廠來做比較保險. 大電池不貴, 不到2600美金, 也就是不到8萬台幣. Honda保證8年10萬英里(16萬公里). 不過根據經驗, 好好的使用, 撐兩倍以上(16年, 20萬英里(32萬公里))應該不會有問題.
油電車的耗油度真的是跟氣溫有極大的關係. 由於我住美國東北部, 氣溫一般來說較涼, 冬天時更是酷寒, 在冬天時綜合耗油量往往就只有30mpg (12.8km/l), 春秋天時氣溫約攝氏16~24度, 耗油量最好也不過36mpg(15.3km/l), 感覺在台灣的純油小車耗油都比這些數據好了. 最近CRV Hybrid都是我女兒在開, 她往往又比我更大腳, 所以耗油量可能又少個2mpg左右.

但這幾天美國東北熱浪來襲, 氣溫達到攝氏37左右, 可以跟台灣比了. 她昨天出去開了92英里(148公里), 高速與市區約7:3, 油耗是41.9mpg (17.9km/l), 終於有點水準了, 真的是氣溫越高越省油 (她回家時是晚上,華氏78度,約攝氏26度), 難怪台灣的車子感覺都比在美國省油. 台灣HRV e:HEV車重1385公斤, 又只有二輪驅動, 可跑23km/l; 而我的CRV Hybrid車重1775公斤(多400公斤), 又是有傳動軸的AWD, 能跑將近18km/l, 也算是不錯了!



這讓我想到台灣賣車網紅也喜歡測油耗, 各位要注意一下是天熱時測或天冷時測的, 對油電車差很多喔!
un3354

近期看到報導,鋰電池最適合氣溫攝氏32度工作!

2025-06-27 8:46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