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簡單分享CRV 6代展間賞車

今天臨時回廠檢查⋯
順道補充個6代上下車的感想
後座加入滑軌後
加高的坐姿雖然不錯
但老人家上下車可能要爬一下
會比5代不方便
(我身高180)




cksh 505 28 wrote:
記得上次出差時,帶著...(恕刪)

感謝分享啊,10月回廠保養Accord,再來試乘看看
沒想到朋友跟我差不多一樣高,我181cm不過我比你胖個幾公斤,年紀大了

所以這次引擎排氣側確定新增VTEC?
可是我陪朋友去蘆洲豐田看scienta,問業務引擎無段揚程跟VTEC差別,他搞不太懂,哈哈
現在車廠不著重這塊教育訓練了吧,朋友畢竟是本田車主還是比那個麵兄會抓重點
近期跟沈大聊到本田是不是忘了他們自家開發以平行軸為架構的8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用在Acura初代目TLX跟ILX上,後續就沒再用了,為什麼不拿來跟1.5T引擎搭配,還可以對應這顆1.5T引擎最高205匹的動力輸出,且CR-V引擎室空間還很夠用耶



四代CRV以來偷走的眼鏡盒後座監視鏡終於補上了,這個有消失喔,真靠X
軸距拉到2700mm跟以前八代cvic(FD車系)一樣長了,膝部空間不是啥問題,後座大腿坐墊長度夠嗎...

抬頭顯示器個人覺得沒lanewatch 、TJA重要
後座座椅傾倒後,我的身高會微微撞到曬衣桿(頭殼撞上去那種),這個感覺有痛,我去試乘的時候看看,雖然少了快撥拉桿和平整車箱,快撥拉桿不是四代就開始有了嗎,六代反而拿掉?

鋁圈其實還好,因為我看到的CR-V車主不少都會改鋁圈,只是大家會靠腰是因為都花到這個價位了,也不給好看一點鋁圈,那個前後內鐵也是啊,三代前後都沒內鐵,但是一堆車主都找外場裝上美規前後內鐵,一直到五代台本才提供,但形狀跟厚度跟美規有差,車主愛抱怨又愛嫌,最後還是繼續找外場裝美規前後內鐵,哈哈

這代最大問題就車體鋼材跟缺油電版本,若有油電的話,訂單會多不少,去年的HR-V就是因為缺油電動力啊,台本怎麼還沒清醒啊,現階段先送去測一測安全性,再來加緊油電版導入吧...
singal303 wrote:
感謝分享啊,10月回...(恕刪)


關於排氣側新增VTEC的簡報
我也是看熱駕影片看到的
反倒官方宣傳也完全看不到這點
我想是本田本社的政策吧
都轉向電氣化,刻意忽略油車技術
1.5T改版也不見其他市場本田有所宣傳
(然後臺灣死不引進電氣化CRV
就學個四不像行銷回來)

CR-V引擎室空間應該是預留EHEV之用
8 DCT隨之而來的增重、雙離合的特性、和後續維修等成本
我想以本田保守個性一定不想用....
不如試著把10AT放進去CRV
另外我覺得以現階段
本田搞輕油電或電子渦輪會更有效益
(雖然這是歐系車的理念拉
要雙田搞輕油電好像要她們的命)

後座大腿坐墊長度算是夠的
尤其是後座椅墊墊高坐姿
腳可以更自然向前舒展
對我們這種身高很友善
但相對就是著座點更高...
小孩或是老人可能要爬一下
cksh 505 28 wrote:
CR-V引擎室空間應該是預留EHEV之用
8 DCT隨之而來的增重、雙離合的特性、和後續維修等成本
我想以本田保守個性一定不想用....
不如試著把10AT放進去CRV


5代的引擎室都可以放下K24引擎了,6代應該更加沒問題
乾脆一不作二不休直接把RDX現在的動力系移植到6.5代吧!

CR-V e:HEV化後整個尾車拖曳重居然從油車的1500磅衰退到1000磅,美國人應該會好好地靠北本田吧!
cksh 505 28 wrote:
關於排氣側新增VTEC的簡報
我也是看熱駕影片看到的
反倒官方宣傳也完全看不到這點
我想是本田本社的政策吧
都轉向電氣化,刻意忽略油車技術
1.5T改版也不見其他市場本田有所宣傳
(然後臺灣死不引進電氣化CRV
就學個四不像行銷回來)

CR-V引擎室空間應該是預留EHEV之用
8 DCT隨之而來的增重、雙離合的特性、和後續維修等成本
我想以本田保守個性一定不想用....
不如試著把10AT放進去CRV
另外我覺得以現階段
本田搞輕油電或電子渦輪會更有效益
(雖然這是歐系車的理念拉
要雙田搞輕油電好像要她們的命)

後座大腿坐墊長度算是夠的
尤其是後座椅墊墊高坐姿
腳可以更自然向前舒展
對我們這種身高很友善
但相對就是著座點更高...
小孩或是老人可能要爬一下

輕油電比本田的單馬達IMA還爛,還是不要吧,本田這套i-mma還有其他版本可繼續開發,且還沒下放那顆燃燒效率47%的i-ccvi引擎,至於電子渦輪成本又太貴,難啦 ...

我想順便問一下,土喪的油電還是本田那套單馬達、七速雙離合的i-DCT油電系統嗎...
cksh 505 28 wrote:
關於排氣側新增VTEC...(恕刪)


本田歐洲有供應過雙離合器,媒體有報,也是有招回問題。
路上多一點三星車也好, 能夠確保購買五星車的用路安全
singal303 wrote:
輕油電比本田的單馬達IMA...(恕刪)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本田歐洲有供應過雙離...(恕刪)


一起回答S大和阿福大
沒記錯就是FIT 3代那個和舍佛勒合作的系統吧?
我只知道有用在FIT 3代和同底盤的旅行車
沒想到現在現代拿去用了?
我對現代不太熟
但當初本田iDCT和高田氣囊招回幾乎是連袂壓垮伊東孝伸的稻草阿

另外HONDA這個8DCT也是讓人期待許久
結果被後進的地球夢CVT取代了
後來就是10AT
而8DCT除了思柏睿和ILX、TLX外
我就好像沒有甚麼印象
真是可惜

所以回到最後就是
本田對於堆高成本和故障率較高的配備或科技都很保守
委外合作的iDCT和三缸引擎幾乎被棄用
8DCT也淡出歷史舞台
反而傾向簡單機構帶來最大的效益
VTEC、L15B幾乎都是這樣
要看到本田下一個引擎黑科技可能又不知道要等多久
或許是市場成熟?或是那個東西成本極度低廉吧?

chroming wrote:
5代的引擎室都可以放...(恕刪)

推測五代的引擎室應該也是為HEV準備的
尾車拖曳重這點真不知如何解決
或許是要引擎渦輪化吧?
我是很希望有渦輪油電拉
cksh 505 28 wrote:
推測五代的引擎室應該也是為HEV準備的
尾車拖曳重這點真不知如何解決
或許是要引擎渦輪化吧?
我是很希望有渦輪油電拉


5代的泰規、美規有K24的選項,泰規還有1.6DTEC的選項
e:HEV 在美規是5.5代才放進去的,不過5代日規似乎就有e:HEV了

放RDX的2.0T+10AT是更動最小的,不過應該只是小弟的妄想

渦輪油電確實也是個選項齁! 似乎值得期待,只是在那之前先把那難看到爆的輪圈換了吧!
chroming wrote:
5代的泰規、美規有K24...(恕刪)



都忘了5代有這麼多動力了
台灣6代挺可惜
就是缺了通風椅、TJA
私心也希望有矩陣頭燈(不知道國外有沒有)
另外更缺乏7座、HEV和AWD可以選配
這些補上雖然不是完美
但至少對得起售價和CRV的品牌了
(可惜本田就沒有vw這麼有種在CRV塞2.0T)

題外話
我覺得GO車誌冠儀和嘉偉算是最專業的媒體之一了
至少清楚說明level 2是啥

最後就是那個輪圈真的太醜了...
台本要不要考慮新年式換一咖並加上通風椅阿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