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CR-V 5車體結構與配備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確實是可以這麼...(恕刪)



有個說法是IIHS統計在美國的後撞事故比率低所以沒做後撞測試,但是台灣三寶無極限,印象中前陣子很多遭後車撞擊事故,C柱後的鋼材強度也是很重要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咕哩大~我沒這麼厲...(恕刪)


因為X-TRAIL有出一套有天使尾翼的空力套件

所以小弟還以為阿福大有拆過X-TRAIL

會想知道X-TRAIL的用料好不好

是因為覺得國產NISSAN只剩這台可買 (TEANA太舊)

PS:五分奉上

martinb826 wrote:
現在有一種東西叫做複合材料 重不一定強壯
但美規亞太規我覺得一定不可能一樣...(恕刪)


這不是護航文, 就是沒唸書沒知識! 複合材料有用在本田國民車上, 麻煩列出來我看!
感謝福大的回應!

閱讀福大的文章就好像在上通俗汽車結構學與材料學般 讓人獲益良多...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字義上很接近,但我不是車業做車體結構這行,得查到資料才能進一步確認!


基本上 小弟問的問題不是很精確 我有興趣的應該是500~1500MPA的鋼材討論

首先看看這篇cx5結構的文章

http://feature.u-car.com.tw/article/18085

內文有介紹:

...鋼材強度性能的指標,不論是抗拉強度或是降伏強度均以MPa做為單位的應力值來表示,其代表的是每單位截面積所承受的拉伸力量的大小來表示,用以去除元件外型設計的差異,評量出材質的性質。1MPa的應力值相當於每平方毫米 (mm²) 承受約0.1公斤重的力量。

2種指標的差異在於降伏強度代表著鋼材不會發生不可回復的永久變形所承受的最大應力值,而抗拉強度則是金屬在發生形變之後到斷裂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會大於降伏強度。依使用需求不同會使用不同的指標,

而在汽車公司中,常使用抗拉強度。MPa數值越高意味著車體鋼材強度越高,

而一般鋼板強度大約於100至250MPa之間,
而高張力鋼板HTS (high tensile steel) 為300至500MPa、
超高張力鋼板VHTS (very high tensile steel) 則為500至800MPa,
至於極高張力鋼板UHTS (ultra high tensile steel) 則是超過800MPa以上。...

上面文字讓我們對各種鋼材名稱與分級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對照GOLF 其鋼材分類由低至高則為

HSS(HIGH STRENGTH STEEL)
HIGHER-STRENGTH STEEL
UHSS(ULTRA HIGH-STRENGTH STEEL)
ULTRA HIGH-STRENGTH HOT-FORMED STEEL熱成型超強鋼板





再參照福大放的volvo各車款結構圖 得知他們常用的分類為
HSS(HIGH STRENGTH STEEL)
VHSS(VERY HIGH STRENGTH STEEL)
EHSS(EXTRA HIGH STRENGH STEEL)
UHSS(ULTRA HIGH-STRENGTH STEEL)

最後再參照"同級SUV鋼材結構彙整"一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5168310&p=1

由以上幾種分類法 也許可以推知:

一 一般所說的高張力鋼板指的是HIGH STRENGTH(TENSILE) 強度約為300至500MPa

二 接下來500~1000MPA之間的應該是VHTS, HIGHER-STRENGTH STEEL, VHSS,或 EHSS 通常出現在鋼材結構圖上的是590 780MPA兩種規格

三 至於現今高鋼材目光焦點常在UHSS(ULTRA HIGH-STRENGTH STEEL)上 圖上常出現的是980 1470mpa兩種規格 前者應是冷沖壓 後者則是熱沖壓超高強度鋼材

小弟是理科的門外漢 以上推論若有錯誤 歡迎同好不吝指正!

回到我原先的問題 原來所說的先進高強度鋼 AHSS(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由"同級SUV鋼材結構彙整"一文可知 強度為60-100kgf/mm平方 約為590-980mpa

以上資料供您參考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確實因為撞測成績一公佈,發現只有1~2星慘不忍睹,車廠才逐步修正改正結構設計。


所以是考試領導教學 撞擊測試影響結構設計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車壇怎麼看,都還是只有歐系車的小型迷你級距車型是比較安全的結構體,亞太車大多不怎麼重視它。


以新一代fabia為例:


來源http://www.skoda-auto.com/en/models/new-fabia/safety

再參考這一篇文章: fabia的車體設計強度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3&t=4702755&p=1#pb

新世代歐洲小車(B-segment)的設計趨勢大抵為:

一 超高強度鋼材UHSS遍布A,B柱 門檻以及前後保桿內鐵
二 UHSS甚至還用在檔火牆下緣 A柱上的UHSS也開始延伸到車頂尾部 提高後方撞擊防衛力
三 前後保桿內都有吸能盒設計
四 前保桿內也出現行人防護用橫向吸撞結構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Volvo的車體結...(恕刪)


小弟在車友文章內發現一張PRIUS 4結構圖



來源https://car.autoprove.net/2015/11/14034/4/

看了其他許多車體結構圖 似乎車體有用上鋁材的部分 都不會附上MPA值 不知原因為何?







小弟不才沒讀書.去看CRV5.發現全展場本田車.只有CRV5尾門絞鍊不一樣.那種固定方式不會有異音嗎?..不知道福大有沒有看到
非常感謝樓主的回應,有受到"重視"的感覺真好,真心謝謝樓主的方向指引^^~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搜尋到的檔案資料相...(恕刪)


本身自己也是Google了很久,也是找不到CRV 4車體鋼材Mpa的相關資料

不過還是感謝阿福大的資料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