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的礦泉水 wrote:
我之前的331手排也...(恕刪)
提速器,對,總算有一個專業的解釋
這個東西,可以透過待速調整得很精準
不過呢,這只限定在我的經驗上,我開1993天王星手排1.8
由於每次給車廠,都有幫我清理節氣門,是整個拆下來清,所以好像都有動到我的待速
我的病症是這樣
***不開冷氣的情況
1檔進入2檔,或者2進入3檔以此類推
1.當採下離合時候,引擎轉速會由
3000->1200->慢慢滑至750左右。
2.如果沒調整好
3000->750->1200->750
這時候你就會看到轉速表指針上下跑一下。
***開冷氣情況
1檔進入2檔,或2進入3以此類推
1.採下離合器,引擎轉速會由
3000->1200->大約一秒到兩秒之間降至1000->進入->750
2.沒調整好
3000->1500..就不會動,此時,冷氣就沒跳掉,你就必須要手動把冷氣開關關掉,再打開,才會好。
--------------------------------------------------------------------------------
講到此,所以,必須要開一段路,調整一下待速,開一段路,在調整一下,直到
未開冷氣,從3000掉至900再滑動到750
開冷氣,從 3000掉至1000慢慢降至750,1000到750會有一秒左右的降低。
調整這個要很花時間,可是調整完畢後,會有一種成就感。
開快的時候,發現指針都很精準的掉到該要的位置,就很爽。
carezboy wrote:
"自動變速箱"當初設計者可能是為了讓車子能更省油, 所以讓車子的慣性變的很好...(恕刪)
看了這一篇心中有點心驚膽跳,所以想說一下我個人的小小研究,大家參考一下。
會讓樓主有這種感覺確實是有省油的考量在裡面,但這不是來自於變速箱,而是來自於省引擎運轉的Pumping lose。 相信以大家的水準,大家應該都知道汽車的煞車輔助都是來自於進氣歧管的真空,那進氣歧管的真空來自於何處呢?就是來自於引擎活塞進氣行程時造成的。若是大家認知這樣沒錯的話,那就請往下看,若是有問題?不要再往下看了,就請PM給我,好讓我修正一下,不要浪費在浪費時間回覆炮我了。
一般車子在行駛(節流閥開啟)一段時間,在要減速時,一般的人會放開油門(節流閥)關閉,這時候因為節流閥開啟的面積很小(空氣較不易流動),活塞要往下吸氣的阻力也就變大,這就是進氣的pumping lose。 這時候的進氣pumping造成的真空度很大,所以能量損失也很大,很多就車會在這時候燒機油(也就是所謂的下機油,這邊就不討論了)。 那要怎麼節省這個pumping loss呢?這就要感謝電子節流閥的誕生,電子節流閥可以在上述減速的時候,先不完全關閉節流閥,減低真空度,讓pumping loss的現象減緩,節省這部份的能量,但是因為這部份會影響煞車的輔助力,所以這個需要很完美的引擎調校,這部份我相信車廠(不會只有一家作)應該調校的很好,不然賣這麼多年了應該早就撞掉一堆上頭條了(現在話題很夯的那家我認為不是這個問題造成的,因為這樣電子節流閥是有機制保護的)。
說到這裡這也是有些人回覆他的車放油門會頓(煞車力很大),這是因為普通的拉索式節流閥是作不到這部份(或許有...?),因為惰速控制閥(提速器)的開度沒這麼大(電子節流閥沒有惰速控制閥,因為不需要,打字太慢...有機會再談),而且該零件目的僅是在於對應各位開冷氣、打動力方向盤提速用的而已,所以不會加入這部份的考量。
還是要強調這是我個人的研究,還有狀況都是一般的狀況(用左右腳開自排車、增壓車、我不認識的新設計...等,不在我的討論範圍,有必要另外再談),絕不能代表任何車廠的設計,基本上使用電子節流閥的車廠,除了讓引擎運作控制更精準外,多少都會運用到這部份省能,技術當然也就有高低了。若有其他衍生議題(希望是正面的),我會盡量參與討論,負面的就參考參考了!
presario2833 wrote:
老實說
我開PEUGEOT 307自排的時候,沒這種感覺耶...
AL4這顆變速箱感覺跟日系車差超多,檔煞很早出現......(恕刪)
我是CIVIC8車主 正好開過 307自排
感覺PEUGEOT的自排 超黏
就是 你一放油門 車速就整個降下來
大家開過手排車嗎
307自排 感覺就像手排車 放油門時 妳沒踩離合器
所以 就是像檔煞一樣
這種設計
第一是 好像會很耗油 因為車子完全不會滑行
第二是 腳很累 因為你要一直踩著 稍微一放 車子就降速
反而 CIVIC8的滑行感覺 很棒 很接近手牌哩
開起來很放鬆 加上 它落地式油門的設計 真的很棒
也許有人不知道
HONDA的變速箱 都是自己設計製造的喔
大部分車廠 都是買現成的變速箱來兜
所以HONDA的變速箱有其設計特殊之處
HONDA五速自排的變速箱的結構 很接近手排結構
所以傳輸的效率 比它牌得自排變速箱 好上許多
也因此HONDA自排車 測出的輪上馬力 往往比同馬力的車子高上許多
這些都是日本汽車雜誌上看來的哩~~~
New' 5AT Gearbox
The new engine-gearbox 'package' means just that, the K20Z and the new 5AT gearbox have been specifically revise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Honda, their 5AT gearbox that makes up the other important half of the package is designed to offer top shifting quality in its class along with a reduced size and enhanced efficiency.
Honda lists three main areas where the new 5AT gearbox has been improved. The first area is in the shifting quality and feel. The 5AT features both close and wide gear ratios carefully implemented amongst its 5 gears, a direct clutch pressure control to offer better engagement of the automatic clutch and special attention paid to coordinated control with the new DBW system.
The 2nd area is in improved fuel efficiency (and better power delivery). All 5 gears now features lock-up clutch control, delivering friction loss reduction in all gears. This delivers improved fuel efficiency and better power delivery (less power lost in the gearbox means more power delivered to the driving wheels) which I intend to confirm this when I take the Civic 2.0S for my full review by having it dyno'ed.
Finally, the new 5AT gearbox features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physical size. This is acheived through a new gear layout - the 4th and 5th gears now shares the same placement while the torque converter is now a new 'ultra-flat' small diameter design. The new 5AT is now just 356mm in width (thickness) and slightly over 80kg in weight.


簡單說~~這顆三軸字排變速箱~~重量輕體積小~~傳輸效率好 變速的感覺又很棒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