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念全部都是繞著用最簡單的設計,最少的成本,達到相同或更好的效果及耐用度
據小弟我好幾年前在友站凱達格蘭本田看過的一篇文章寫過
在國外的BMW維修技師陪朋友到HONDA保養時也趁機會多看了HONDA的引擎結構
只覺得很訝異,一樣都是可變汽門的功能,本田所想到的卻是最簡單的設計
難怪一台車的開發成本會比BMW便宜許多
絲絨黑 wrote:
NA 高轉速引擎, 勢必要大排氣量. 不然, 就要渦輪化. 才能有全面的性能....(恕刪)
渦輪化雖然可以得到全面的優勢
不過,後勤維修保養,都比NA車來的麻煩
一樣2000cc 270匹馬力
渦輪車光停車熄火,就要注意一大堆溫度上的要求,不然從渦輪吃油中冷氣堵塞等毛病都會接踵而來
引擎室東西一多,平常保養需要注意的東西還真不少
NA就一般的開車習慣即可,保養也簡單許多
絲絨黑 wrote:
小排氣量性能引擎, 兼具實用性的演進趨勢
最佳化的設定:
(包括: 引擎出力性能, 高中低域出力的均衡性, 油耗表現, 排放廢氣表現..)
1. 高壓縮比
2. 缸內直噴
3. 反應快速的渦輪
4. 雙離合器多檔位(6速7速)自手排
PS: 高角度凸輪軸,可變進氣正時...反而沒那麼重要....(恕刪)
高壓縮比的車,雖然我有一段時間沒注意但我記得本田的引擎多半也算是高壓縮比設定,不過高壓縮比應該不可能再配上渦輪
個人覺得高角度凸輪軸比較偏向重改的車,也許不是那麼重要
可變汽門(不論是揚程還是正時)現在也有很多歐洲車也都有加入這樣的設計,應該算重要吧

絲絨黑 wrote:
所以 K20A 不會獲選世界年度最佳引擎.
但是, 是 HONDA 車迷的神主牌. ...(恕刪)
就我常在電視版晃的了解,有贊助就會得獎
不過不知道汽車領域適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