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Honda Taiwan社長鈴木良幸:「Fit的價格絕對合理具競爭力!」

其實他想說的是 " XX 利潤絕對合理 "~~
不管偷了哪些備配.....
服務不用改進...

大家還是覺得 轟打 好! 大家還是會買....

何必做那麼多改善 ??
wayne66 wrote:
引下文章節錄自u-c...(恕刪)


...
完全不提稅制優惠與產業獎勵,

以下舉個XXXXXXX產業的例子,
看的懂就看得懂,
看不懂代表完全沒接觸,
說破嘴也沒辦法. 

含所有成本20
正常交易金額50
全部的稅(生產國)25%
50*.25=12.5
PI <---> LC..."調整"過的金額80
進口國關稅10%
80*.1=8
產業獎勵(出口部份)25%
80*.25=20
產業投資獎勵20%
80*.20=16

%數已故意調整,
並簡略掉細目.

所以有時低於營運及製造成本搶單賣還是大賺,
看來很奇怪是不是?!
政府也不是傻蛋白痴,
左手收美元右手給台幣,
大概就是這回事...

只有一些孩子還搞不清楚狀況...
等一下可能還會有孩子說偶舉的例子是出口等等... 
Fit的價格絕對合理具競爭力!
希望是這樣~
因為我從來不覺得他們的價格"合理"具競爭力!
工作真難找~
wayne66 wrote:
引下文章節錄自u-c...(恕刪)


看起好像沒錯...也不能怪車廠就對了~
但能不能請您也把日本的稅也算一下呢
我比較想知道扣掉一些有的沒的稅後
車廠收益是多少
日本多少?中國多少?台灣又多少?

工作真難找~
CGMAN wrote:
...完全不提稅制優...(恕刪)


對照你的說法 和46樓的大大
賤X者.. 好騙 難教!!
多說無義...
CGMAN wrote:
...完全不提稅制優...(恕刪)

大家是不是忽略了車價高的原因之一在於市場大小
台灣市場小,怎麼看都不適合國產化,但是政府又想拉汽車工業
但是開一組模具或生產線,以國內目前的銷售量來看,不曉得要幾年才能回收?

以日本來看,2007年乘用車(普通+小型)的銷售量是2,953,193輛
2006年乘用車(普通+小型)的銷售量是3,134,134輛
而台灣去年的國產車銷售量是268,197輛連,人家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規模經濟來看遠遠輸給日本,成本根本不能比!!
為了趕快回本,配備能偷就偷...
最後冤大頭就落在消費者身上...
大包乖乖 wrote:
縱使日本母廠所出的規...(恕刪)


日本當地也有1.5 CVT的版本,麻煩查證一下再發言好嗎
Existence exists、Consciousness exists、Existence is Identity
基本上.....對於這台車,我原本還滿期待的,所以月初去日本沖繩玩的時候特地租了這台車來開,結果讓我相當失望,我租到的這部Fit,總里程數只有三千四左右,算是相當新的車,不過讓我覺得有幾點問題

缺點....
1.隔音並不好
2.視野的死角滿多的
3.引擎調校不是很好(油門放掉後,滑行時會有明顯頓挫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租車的關係)
4.感覺不是很省油(日本租車規定是出去油桶是滿的,還車時要再加滿,我總共只開了68KM,加油時卻加了
7.24公升=9.39KM/L)
5.塑膠感還滿重的

優點.....
1.外型真的不錯看
2.後箱置物空間不錯

基本上...開過之後,讓我覺得對他的期待少了不少,希望台灣的Fit不會像日本的那樣
我認為,每個產品都有他有價值的一面,差別只在於各人是否贊同該產品特色

認為有價值的人自然會購買,要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如何的價值感就可以了。


我不認為一台還沒上市的車,還沒看到市售產品的東西,就足以討論價格是否合理!?

列的出來的配備絕對不是產品價值的全部,要看整台車的用料水準!!

有很多看不到的東西才是真正該重視的,不是嗎?
navyfish wrote:
基本上.....對於...(恕刪)

我覺得HONDA車的死角真的是特別的死..........
剛開始開還真不習慣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