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yl2606 wrote:請問一下 fit 3...(恕刪) 車門鈑主結構是一體成形件,從拉開的車門內門塑膠板旁就能看到無接縫一體成型。BUT~車友也不需過度擔心。一般的輕微小撞凹,是可以更換外門皮鈑件的。不會更換主結構件才對。如果需要更換車門主體,就代表撞蠻大力了。不過大家開小型車,還是要多留意三個後視鏡,多注意追尾的阿白。因為小型車體,通常最強的主結構都在車頭。來到2002年後,開始注重4門與A、B、C柱的強化鋼樑結構強度。但車尾的防護力,通常還是偏低。而且國產車實在很會偷掉內鐵,要自己格外注意後車追尾的車輛距離。對方車速大老遠看如果就已經比自己快,建議還是讓道給人家。被鏟到屁屁不是開玩笑的。另外~FIT採相同M-Benz賓士A-Class 1~2代的三明治車體結構,有比較高的車身,車友將駕駛座調到最高,嚴然就會有都會微休旅的架式。比較高的車身,多數在側撞,後方小區域偏位撞擊,極有可能導致翻車,被比自己車身還低的車輛偏撞,會怎麼翻,可以參考4/20二高南下龍潭74km處,被白色老轎車高速失控,從左後輪追尾的慘痛教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MX1rPhVGk沒ESP也沒ABS的老車~愛開快的車主自己得練習點放腳煞車!而且比他車快上30~40以上,大約在白車越過拍攝車前就該開始點放了!更何況是剪過拍攝車之後,都快貼到前車才重踩煞車。離前車也不過只剩下短短幾十公分。等貼到中線的屁股了才踩了第一次長煞,急切左角度過大,左切看到前面有車又蔡到去扯方向盤,一連串的亂開一通,車頭就失去控制了!側鏟中線的休旅商貨是最糟糕的角度,休旅類或商貨車高車身,一鏟後輪整個就毀了,還讓無辜的中線車主翻到對向車道去!!另一則國外的三寶開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7yXQdhE80除了最內線,中、外側三線都有巨型貨櫃,形成一道遮蔽的高牆。三寶駕駛還敢剪大貨車車頭 + 一次跨4線道,慘遭輾壓。這都是要極為小心的。車體在硬,也經不起犯傻呀!!大大也無須過度擔憂整片成型的門板會產生比較高昂的換修成本。國產車,貴也貴不了太多。畢竟,安全無價。結構設計採一體成型,還是有其必要性。為全家人築起更好的防禦車體,這其實是好事呀!!
xqpw21zk wrote:那好奇請問一下福大...(恕刪) 例如TOYOTA內裝塑膠杯架是採用射出成型PP材質生產、HONDA的也是。只要不參混PC等其他混合料,相同純料PP製件相較,就難以分別誰比較好。就塑膠材料而言,原始材料通常是比較好的。我們在設計汽車件,參考他牌的設計產品,大多是看機構上的成熟度、選擇的材料、設計結構方面。不成熟的工程設計,可能會產生組裝間隙,進而造成車輛行進間的異音。可能也會參考他人產品結構的耐用性如何,結構太差可能會導致塑膠件崩牙或腳座斷裂。實務性面大概是以這方面來探討別的設計作品或別人的產品面如何。感性面,就會進一步去看做出來的產品,表面的工程3D面鋪的順暢度,不同物件搭接內裝,是否產生段差。好的工程設計,會像阿幅大之前發表過的CX-5文章所描述的內裝組件平整性、細膩性。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637461其實該文章中,已經陳述了很多在汽車內裝工程面的實務面看法。通常是有接觸過內裝的工程師,才會細心去注意這一類的細節。
阿福的網宅 wrote:車門鈑主結構是一體...(恕刪) 感謝阿福大的詳解另外,樓上有人提到大陸保桿微微外凸其實我認為這可能關乎內鐵的設計(聽說美國有規定像美規的FIT相較日規,前後保桿都有明顯的增"凸",聽說就是法規要求,而外型上妥協的結果Eagle air-nina ting wrote:FIT這一代真的很可...(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