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在日本看到的!


小客5509 wrote:
同意, 光車體普遍嬌小就不合國人胃口啦

基本上便宜又"大碗"才是國人心態不是嗎?


車體不算小,座間很寬,而且市區超能跑的,日本主打輕型車這台車已經發展好幾代了,
很多輕型車主動安全裝置多到跟歐系車一樣,TRC或是TCS,主動煞車系統,自動熄火後發動,
倒車顯示+螢幕顯示到車雷達警示,急煞煞車燈閃爍..
也有掛載渦輪或是缸內直噴的輕型車,也接受訂製客製車輛型式...
重點整台車日本含稅價745000~1,280,000日幣,亞洲就日本掛牌是最貴的,
0.658L/52PS在鬼島還算夠用的了...
上次去九州也看到很多這種小車啊
我很喜歡呢!
3人以下的小家庭也很適合這種車

家裡有小孩剛要學開車或要買車給小孩這種車都很好啊
老人家開來代步也不錯,省油又好開

安全性我是不知道好不好啦!但一定比台灣的小車好太多了!
縱向空間好窄

彎道速度稍微快點,很容易失控側翻

扭力梁結構

毫無技術亮點的一台車

成本應該很低
看完各位大人的討論,心中只有一個感想.....

在台灣,我們的選擇性真是少啊!!!!

aaaethan wrote:
第一眼看到就愛上了....(恕刪)


好可愛的外型
這台要多少?
除非有再開發左駕版的或是台灣開放右駕掛牌,不然是不可能引進的!

這台最炫的附配件是吊床!
ariete wrote:
其實這類K-Car在側撞上有風險,但在J-NCAP上看不出來,而IIHS上看的出來
J-NCAP規範的側撞是以跟被測物同重量的假車撞擊
IIHS則是以3100磅(約1500kg)重、保桿高度等同SUV車輛的假車撞擊
所以可以看的到有外銷的車款(車寬比較寬)J-NCAP側撞就算無氣簾也是輕鬆滿分
而K-Car則沒有輕鬆滿分的車款
...(恕刪)


這就要看IIHS是怎麼做的
http://www.iihs.org/iihs/ratings/ratings-info/side-test
它認為美國很多 SUV 和 PICKUP ,車頭偏高, 所以它側撞用的邊框鐵板, 加高到大型SUV車頭高度,
力道也加大到3300lb
不過,見招拆招,車廠為了通過測試,就會想辦法符合測試的要求罷了

同一款車Mitsubishi Lancer 沒裝側氣囊就P(Poor), 裝了就G (Good)

送驗車都有6氣囊
請看IIHS報告
http://www.iihs.org/externaldata/srdata/docs/sr3905.pdf
就算是CAMRY 和 ACCORD也一樣,沒側氣囊就不過, 並非車寬就能通過

K-car 的起源很早, 主要還是因應戰後的復甦,以及日本窄小的街道和田梗道路(農路),減稅和免停車證反而是後來的事

台灣很多城市的巷道,都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很多都是4米巷而已,兩側還放滿盆栽,鐵鍊和機車,K-car很適合進出,而且在窄小的停車格, 滑門開啟不會打到隔壁車, 不會卡門下不來

台灣人一向貪財怕死,不相信正確的知識,卻很容易被詐騙,難教好騙, 當然要便宜又"大碗"
K-car是便宜又大碗沒錯

MEGADETH2 wrote:
K CAR(黃牌車)不適合台灣啦
這種為了應付稅制還有購車限制(停車位)而衍伸出來的級距真的不可能在台灣賣多好
排氣量小
車小
配備陽春
對甚麼都要大、豪華、配備齊全的台灣人來說能接受的有幾個
如果真的賣得動
SUZUKI ALTO早就賣到翻了
(ALTO就是屬於K CAR的級距)
...(恕刪)


現在流行小引擎大馬力,排氣量小並不代表不會跑
況且台灣速限最高就是110,又不是無速限,買用不到的馬力要做什麼?

車小是外型小, 裏面空間可不小, 很大
配備陽春? 不過是電子花車上會閃光發亮的配備少,ESP 和氣囊並不會比國產車少

ALTO 並不屬於樓主所言N-box的"方塊狀",有滑門的 K-car
日本的 ALTO 不到100萬円 , 但是來台灣後也不便宜, 空間也比FIT小,只能和 March 競爭
入門車很大的功能是載小孩, 當然是Colt Plus 或Livina有優勢
日幣貶值,原裝進口的日本方塊車, 如果以空間配備切入, 是有利基的

給媽媽當保母車,給小商家當客貨車,省油省稅金,就是K-car切入的利基
對滿腦只有操控,馬力,配備的先生/男生 遊說K-car是無效的
但是對於婆婆媽媽/女性,K-car 視野好, 好開窄巷 ,好停車,好下車,省油省稅金,方便載小孩買菜
下雨天上車要收折雨傘,推嬰兒車, 能直接推進嬰兒車的K-car不是方便嗎?

去Cosco, IKEA 購物, 是有滑門/高頂的K-car方便還是開啟門/低矮的轎車方便?
要帶小小孩出門, 推車, 尿布,奶瓶,奶粉, 熱水瓶, 換洗衣物, 小毯子,
要在車上換尿布, 是高頂能折疊座椅的K-car方便?還是窄小後座的轎車方便?

賣車要做市場區隔
電子花車賣給一般大眾就可以了
K-car 是實用的車, 可以賣給懂它的行家

http://www.honda.co.jp/Nbox/
日幣貶了,是0.302
日幣126萬, 台幣38萬, 夠便宜吧!

MEGADETH2 wrote:
K CAR(黃牌車)...(恕刪)


沒辦法 01上只會嘴泡的太多了!!

跟他們說這種車日本人如果經濟許可的話絕對不會是首選,然後就開始這是我的觀點吧?
跟他們說日本人不選這種車的原因是結構不安全,就會有台灣高速公路沒有非死即傷嗎?

住在日本時看到KCAR被VITZ撞的不成形 被SWIFT撞到後乘客座近乎消失

說句不好聽的,這種輕自動車的側邊剛性跟小發財是沒啥差的,還有這種車設計出來就是要省油
所以排氣量小 車身輕巧,有防滑 循跡 氣囊也沒用,因為就是剛性差 難道還指望他有潛艇鋼材嗎?

喔~對了,在日本交通違規是很少見的,高速公路要看到超速也很少很少,這種情況之下發生事故都非死即重傷
依照台灣人開車習慣 那個慘況只能以倍數計算!!


那些喜歡的人就繼續喜歡,反正我對這種車只能說連看都不想看 您們高興就好,話只到此!!

以上~
Honda 對N-Box車體安全的說明
http://www.honda.co.jp/Nbox/webcatalog/performance/detail/index.html#g-con

Honda對於G-con車體的說明

一個容器堅固無比,剛性很好, 但是碰撞後裏面的雞蛋卻破了
另一個外容器能吸震, 碰撞後雖然容器受損,裏面的雞蛋是完好的
http://www.honda.co.jp/tech/auto/safety/g-con/
http://www.honda.co.jp/tech/auto/safety/g-con/topic2/
http://www.honda.co.jp/tech/auto/safety/g-con/topic3/
http://www.honda.co.jp/tech/auto/safety/g-con/topic4/

K-car 賣的很好, 市佔率 40%, 1000cc以上乘用車,佔其它的60%

號稱有潛艇鋼材的 Nissan,其實歐洲車早就採用了 , Nissan的K-car是使用同一種鋼材,
高剛性,是有利於舒適的乘坐,更安靜,緩解噪音和振動
http://www.nissan-global.com/JP/TECHNOLOGY/present_keyword.html?keyword=76

日產強調碰撞衝擊時的吸收 , 不是剛性
http://www.nissan-global.com/JP/TECHNOLOGY/OVERVIEW/zone_body.html

herblee wrote:

這就要看IIHS是怎麼做的
http

我不是說把車寬增加就一定過IIHS
氣簾+側邊氣囊是必備品
但從數據來看K-Car側撞分數就是比外銷車差
且K-Car比較輕,撞它的假車也一併較輕
裡面的細部數據也是K-Car變型量較大
乘員承受的力量也較大
這就是J-NCAP側撞的盲點:重量
如果加上氣簾側氣囊抓去IIHS側,
也幾乎可以確定不會過
Smart、IQ做那麼寬可不是吃飽太嫌呀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