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立意就不是全然嘉惠消費者,而是營利至上
豐田的專利油電車為了混連,傳動結構相對 e:hev , e-power複雜
你"變速箱"的齒輪東西越多耗能越大,對於最終的油耗上就不用多談了.
e-power油引擎是直接軸驅動發電機,負載還算固定且輕微,
而且引擎渦流設計是沿用純油車並還沒有針對固定負載最佳化,要是市場能再給予時間
想必熱效率接近五成的燃油發電機引擎指日可待
===============================================
然而
hybrid強項就是,我可以弄出所謂性能車款,但是站在節能這一塊訴求上,要看消費者
自己的需求。
==================================================
而對燃油引擎來說,拿來應付高速行駛是屬於輕度負載
但是對於電車來說,連平路的高速行駛就是電力消耗硬傷,
所以本田硬是多了一塊高速行駛下純油傳動這個變速結構,那這算巧思還是規避什麼亂
七八糟我不清楚,一切尚等待市場回饋能耗效果。
===================================================
另外驅動的機制應該是將發電機產能一率都往電池(電容)儲能
如果真的如37樓所說拿發電的電優先直接去驅動馬達,這是匪夷所思脫褲子放屁了,
發電機純充電池與直接拿來驅動車輪,這對於先端引擎的負載根本就不一樣啊
而且光靠動能回收的話,這樣電池出力冗餘機制會變成緩不濟急,如同發文樓主這樣
本田的設計真是這樣嗎??
boodykuo24 wrote:
感覺好像政治抹黑一樣~~明明FIT油電的強項就在低速高扭力,竟可以被講成爬坡無力~~
呵呵~很多別廠業務急了~~(恕刪)
boodykuo24 wrote:
但我看車設計,是不可能讓電力沒電的,低於一定程度引擎就起動充電了~
不會有原Po的情形發生的~~
除非電力控制系統故障不會自動起動引擎充電,才會開到沒電~
再不然就是有可能原po在胡扯~
你的說詞著實令人不悅,前面我都說了是個人測試心得,我對Fit好處及缺點各有著墨,每個人感受不同,若有不認同的意見我都尊重,現在是只要跟你想法不一樣的就得被講抹黑胡扯是別廠業務?
你看車設計不可能...什麼叫不可能?你是化身在01的本田工程師?還是這Fit你設計的?敢打包票這台車就是不可能出現爬坡沒電?不知道你實際試過這台車了沒?若還沒試過,建議你先去山路段試過後回來再討論。
570 wrote:
另外驅動的機制應該是將發電機產能一率都往電池(電容)儲能
如果真的如37樓所說拿發電的電優先直接去驅動馬達,這是匪夷所思脫褲子放屁了,
發電機純充電池與直接拿來驅動車輪,這對於先端引擎的負載根本就不一樣啊
而且光靠動能回收的話,這樣電池出力冗餘機制會變成緩不濟急,如同發文樓主這樣
本田的設計真是這樣嗎??
官方說明,內有影片可以參考
https://www.honda.co.jp/tech/auto/powertrains/ehev.html
另一個官方介紹的影片,內容比較長,但很詳盡
https://youtu.be/6glpZTRT6qE
說更實際一點
電動車也會有這個問題浮現
電池過熱系統低速降載
當在爬坡應該說高負荷更為恰當
當整個系統可以負荷的情況下
例如爬小山坡上山下山就覺得沒有問題
跟一般的路面沒有啥差異
上山時用電馬達再跑
也許不需要用到引擎去發電
下山時又可以充飽電
可以當你在全載爬高山例如坐滿人去武嶺賞雪
這時候問題就會發生了
拿honda i-mmd系統來說好了
掛的是小顆電池
lexus nx 350h才掛了1.6kWh鋰電池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你們大家所知的1.6度電量而已
冷氣機一開馬上就沒了
當爬高山高負荷的狀態之下
當然會馬上沒電
引擎當然一直在動發電給馬達轉
不過有點高負荷狀態下
整個系統當然沒有我們要的動力
油門踩下去車子爬不太上去
只要油電或者是電動車
這都會有這種問題發生
而電動車哩也很容易有這種情況
極速行駛或者是高度爬坡
我最簡單的說一個例子好了
tesla 3做4人上武嶺賞雪
一路開暖氣
電池會不給力
很容易進入過熱保護
整個系統會降載
在台灣比較少見開暖氣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看電暖器啟動時
電表真的是要飛的而不是用走的
你們就是知道這是多耗電的
不過引擎車就沒有這方面問題
利用引擎的廢熱提供暖氣
而非用電晶體加熱
這些其實都會是油電車的罩門
我這麼說好了
以hyundai santa fe 1.6油電來說好
引擎1.6T 180hp 27.3kgm
馬達 60hp 26.9kgm
電池1.49kwh
綜合動力來到了230hp
那所有人會覺得說
230hp的動力又省油
那問題來了230hp是怎麼來的
可以說引擎跟馬達最大負荷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
那可以撐多久
當撐一下的時候
馬達發現電池沒電了
就告訴引擎說你快一點發電給我用
這樣一來一往之下
本來有230hp
電池不給力
馬達降載成為20hp
引擎動力一部分給發電機
引擎只輸出140hp給系統
這樣一來一往就就動力馬上變成了160hp
駕駛者當然感覺就會馬上瞬間感覺動力不見了
完全掉漆了
而這問題如何解決哩
很簡單就是加大電池容量
不過問題是加大電池容量
一來重二來貴
所以配置多大的電池
原廠都會有經過精密的計算取捨
所以說其實油電車的最大動力
其實是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下所產生的
至於理想狀態可以撐多久
其實真的沒有粉久
最後油電系統來說
我認為最佳的配置並非是toyota hybrid
這套系統太複雜
honda i-mmd也複雜
nissan e-power增程式是比較好的方式
不過nissan並沒有完全優化
沒有去搭配最好的引擎
馬達後會並沒有配置約4檔的變速機構
所以還不夠完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