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Fit油電試駕心得

看來這套油電系統有市區省油的優點,但也存在著不少缺點…就看後續市場反應了。
@小柚子@

目前Note, Fit hybrid, Yaris hybrid同級車綜合表現都差不多,油耗與0-100加速表現也比自己汽油版好。

2022-01-02 15:13
我來補充我之前就提過的額外看法

商業立意就不是全然嘉惠消費者,而是營利至上
豐田的專利油電車為了混連,傳動結構相對 e:hev , e-power複雜
你"變速箱"的齒輪東西越多耗能越大,對於最終的油耗上就不用多談了.

e-power油引擎是直接軸驅動發電機,負載還算固定且輕微,
而且引擎渦流設計是沿用純油車並還沒有針對固定負載最佳化,要是市場能再給予時間
想必熱效率接近五成的燃油發電機引擎指日可待

===============================================
然而
hybrid強項就是,我可以弄出所謂性能車款,但是站在節能這一塊訴求上,要看消費者
自己的需求。
==================================================
而對燃油引擎來說,拿來應付高速行駛是屬於輕度負載
但是對於電車來說,連平路的高速行駛就是電力消耗硬傷,
所以本田硬是多了一塊高速行駛下純油傳動這個變速結構,那這算巧思還是規避什麼亂
七八糟我不清楚,一切尚等待市場回饋能耗效果。
===================================================
另外驅動的機制應該是將發電機產能一率都往電池(電容)儲能
如果真的如37樓所說拿發電的電優先直接去驅動馬達,這是匪夷所思脫褲子放屁了,
發電機純充電池與直接拿來驅動車輪,這對於先端引擎的負載根本就不一樣啊
而且光靠動能回收的話,這樣電池出力冗餘機制會變成緩不濟急,如同發文樓主這樣
本田的設計真是這樣嗎??
570 wrote:
我來補充我之前就提過(恕刪)


限制馬達負載吧我猜,目前看來80km以上是走引擎
電流越高對線圈溫度越高,高電流也需要加大線徑

如果要達到全速率都使用馬達,馬達及線徑等級必然要大一級
成本會提高,所以在高速狀態引擎效率高的情況,直接讓引擎接手
來達到油電動力平衡。

\如果接下來一兩年內換車,我滿期待下台車可以選油電
feltf15

高速時要加速通常是降檔,將引擎轉速升至扭力高點,這不是要省油的開法。fit要省油環保,她的做法並無可厚非,不喜歡就別買

2022-01-03 3:03
feltf15

當時速120以上要加速honda也可切換hybrid模式,當電力足夠,提供馬達扭力,這樣不是很好。當然我非設計師,外行講外行話

2022-01-03 3:09
爸爸不要來 wrote:
試駕跑了一趟中和烘爐(恕刪)

設計初衷是省油小車,你把它當跑車....
爸爸不要來

如果真把fit油電當跑車就不會這樣測試了,這台完全就是都會用,順順開不要求性能的省油車。

2022-01-02 16:18
是光頭不是禿頭 wrote:
限制馬達負載吧我猜,目前看來80km以上是走引擎

40 km/hr ~ 120 km/hr 有機會純引擎巡航 (Engine Mode)

但急加速的話一定是純電 (EV Mode) 或 Hybrid Mode

大於 120 km/hr 就都是 Hybrid Mode 了

這些官方資料都有提到
boodykuo24 wrote:
原PO講的是電力沒電,引擎接離合器直接驅動輪胎,因為是超比檔,所以爬坡無力~~


但我看車設計,是不可能讓電力沒電的,低於一定程度引擎就起動充電了~

不會有原Po的情形發生的~~

除非電力控制系統故障不會自動起動引擎充電,才會開到沒電~

樓主並沒有說沒電之後會直接靠引擎驅動

事實上在急加速狀態是不會有 Engine Mode 介入的

電池也不是真的沒電,而是耗到某個程度後就無力再負擔 Hybrid Mode

絕大部分都必須靠引擎帶動發電機再驅動電動馬達

畢竟本田敢保固十年二十萬公里,對鋰電池低電量保護是最基本要做的
boodykuo24 wrote:
感覺好像政治抹黑一樣~~明明FIT油電的強項就在低速高扭力,竟可以被講成爬坡無力~~
呵呵~很多別廠業務急了~~(恕刪)


boodykuo24 wrote:
但我看車設計,是不可能讓電力沒電的,低於一定程度引擎就起動充電了~
不會有原Po的情形發生的~~

除非電力控制系統故障不會自動起動引擎充電,才會開到沒電~
再不然就是有可能原po在胡扯~


你的說詞著實令人不悅,前面我都說了是個人測試心得,我對Fit好處及缺點各有著墨,每個人感受不同,若有不認同的意見我都尊重,現在是只要跟你想法不一樣的就得被講抹黑胡扯是別廠業務?

你看車設計不可能...什麼叫不可能?你是化身在01的本田工程師?還是這Fit你設計的?敢打包票這台車就是不可能出現爬坡沒電?不知道你實際試過這台車了沒?若還沒試過,建議你先去山路段試過後回來再討論。
最強藍光

把車開到沒電,到底是人問題,還是車子問題。

2022-01-02 23:15
小晨勃道尼

車評也能拿來說嘴,小施都屌打台灣眾車評了好嗎,車評之於新車借側就不是一個公正的立場存在

2022-01-03 11:02
570 wrote:
另外驅動的機制應該是將發電機產能一率都往電池(電容)儲能
如果真的如37樓所說拿發電的電優先直接去驅動馬達,這是匪夷所思脫褲子放屁了,
發電機純充電池與直接拿來驅動車輪,這對於先端引擎的負載根本就不一樣啊
而且光靠動能回收的話,這樣電池出力冗餘機制會變成緩不濟急,如同發文樓主這樣
本田的設計真是這樣嗎??

官方說明,內有影片可以參考
https://www.honda.co.jp/tech/auto/powertrains/ehev.html

另一個官方介紹的影片,內容比較長,但很詳盡
https://youtu.be/6glpZTRT6qE
570
570

這影片很清楚解釋,謝謝,不過這樣我真的覺得不行,你hybrid模式這樣轉換性能肯定如樓主所說,感覺是在繞開日產e-power模式.....

2022-01-02 17:26
我是現在油電fit 車主,我有去開上去內湖碧山巖,滿載四個大人一個小孩,爬山超有力,隨傳隨到,操控更是超棒,非常有駕駛樂趣,真的是能文能武的好車
樓主是不是開著節能模式(eco),才會感覺到無力呢?

cb6686

內湖碧山巖距離太近,有空上一趟武嶺看看吧?等待你的終極測試![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2-01-03 7:20
小晨勃道尼

等等,碧山巖海拔300…,你484對山的定義誤解了[冷]

2022-01-03 11:04
其實油電車就一定會出現這個問題
說更實際一點
電動車也會有這個問題浮現
電池過熱系統低速降載
當在爬坡應該說高負荷更為恰當
當整個系統可以負荷的情況下
例如爬小山坡上山下山就覺得沒有問題
跟一般的路面沒有啥差異
上山時用電馬達再跑
也許不需要用到引擎去發電
下山時又可以充飽電
可以當你在全載爬高山例如坐滿人去武嶺賞雪
這時候問題就會發生了
拿honda i-mmd系統來說好了
掛的是小顆電池
lexus nx 350h才掛了1.6kWh鋰電池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你們大家所知的1.6度電量而已
冷氣機一開馬上就沒了
當爬高山高負荷的狀態之下
當然會馬上沒電
引擎當然一直在動發電給馬達轉
不過有點高負荷狀態下
整個系統當然沒有我們要的動力
油門踩下去車子爬不太上去
只要油電或者是電動車
這都會有這種問題發生
而電動車哩也很容易有這種情況
極速行駛或者是高度爬坡
我最簡單的說一個例子好了
tesla 3做4人上武嶺賞雪
一路開暖氣
電池會不給力
很容易進入過熱保護
整個系統會降載
在台灣比較少見開暖氣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看電暖器啟動時
電表真的是要飛的而不是用走的
你們就是知道這是多耗電的
不過引擎車就沒有這方面問題
利用引擎的廢熱提供暖氣
而非用電晶體加熱

這些其實都會是油電車的罩門
我這麼說好了
以hyundai santa fe 1.6油電來說好
引擎1.6T 180hp 27.3kgm
馬達 60hp 26.9kgm
電池1.49kwh
綜合動力來到了230hp
那所有人會覺得說
230hp的動力又省油
那問題來了230hp是怎麼來的
可以說引擎跟馬達最大負荷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
那可以撐多久
當撐一下的時候
馬達發現電池沒電了
就告訴引擎說你快一點發電給我用
這樣一來一往之下
本來有230hp
電池不給力
馬達降載成為20hp
引擎動力一部分給發電機
引擎只輸出140hp給系統
這樣一來一往就就動力馬上變成了160hp
駕駛者當然感覺就會馬上瞬間感覺動力不見了
完全掉漆了
而這問題如何解決哩
很簡單就是加大電池容量
不過問題是加大電池容量
一來重二來貴
所以配置多大的電池
原廠都會有經過精密的計算取捨
所以說其實油電車的最大動力
其實是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下所產生的
至於理想狀態可以撐多久
其實真的沒有粉久

最後油電系統來說
我認為最佳的配置並非是toyota hybrid
這套系統太複雜
honda i-mmd也複雜
nissan e-power增程式是比較好的方式
不過nissan並沒有完全優化
沒有去搭配最好的引擎
馬達後會並沒有配置約4檔的變速機構
所以還不夠完善
嵐薩雷克

我自己本身就開現代的油電系統 現代有一顆HSG在發電 其實.....我自己開儘管我SPORT模式亂踩 他也不至於到沒電 甚至讓我有感覺電池沒電車子虛掉這樣 現代1.6T油電有近來 可以去試試看

2022-01-04 8:36
alenlinko

隊樓主與以上的表達很有同感,我是開L GS300h 2015年的,最近有在比較Fit油電在各車評的觀點,確實電池容量是扭力輸出持續的重要因素

2022-02-17 11:41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