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ulamaru wrote:
說真的,那個made...
至於說例外,在下也看過因為趕出貨所以什麼檢測也沒做(正常是要抽樣檢測)甚至連包裝都沒開就直接出去的......這可能就是台灣製和日本製的差別了XD
(恕刪)
台灣廠商最喜歡在趕貨時來個"特裁"了!
說真的,小弟也待過製造業,量產時也常因換線生產,換新的原料商,cost down換便宜的材料,首批常有不良品!多少不良品在刻意與有意的忽略?有時公差訂的嚴,不良品就會高,但不一定真正會影響到品質!公差的設計是考驗設計工程師的本事,該嚴的嚴,該鬆的鬆,這才會賺到錢!不過台灣的"兩條工程師"太多了,工程師的養成需時間,但跳槽離職率高,人人都想往管理職爬,真正有本事還待在工程師職務的不多!不像日本德國對於技術的執著,可以讓工程師可以往技術或管理職發展而不會覺得待在技術職比不過搞管理的一張嘴!所以台灣製造業就往往在出現不良品時就跟他賭了,也不信任工程師的公差拿捏本事!越是小公司越有此一情形!當然,像汽車業這種大量生產的產業若多用專用機生產,品質會比較均一!像Denso就被評為品質優良廠商,比汽車廠還要棒,這有他們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