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有Civic Type-R的消息嗎?

hkaworu wrote:
我討論的是市售車..不是改裝過後的競賽車種.
在珠海噴來噴去的並非道路版本.
今天只是就單純以市售車來比較N/A跟turbo的散熱..


另外有大大說到一點也很正確
馬力越大散熱問題的確越嚴重

每次我都看到C63,M5賽道跑個幾圈,就下去休息了..
這也沒錯,原場設定道路車本來就不是讓你擋擋紅線..

當然你要另外丟大錢去改,那又是另一個考量罷了...


珠海也有讓一般市售車下去跑的Track Day 的

一般原廠設定的話 散熱面
NA 或 Turbo 都是足夠的

如果更改原有設定的話 更改幅度10% 一般而言都還在原廠散熱可以應付的範圍內
這是設計者留的空間
一般而言會落在 15~20% 左右

話應該這樣講
原廠設計裡面 讓你檔檔紅線只能說是短時間 (數小時內)
而不是像賽道車一樣整天長期檔檔紅線下去跑
散熱問題我覺得只要是內燃機產品 都會有這個問題
但不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

至於你看到C63, M5 跑個幾圈就下去休息了
我覺得有可能是駕駛先撐不下去的可能比較大
機械的部分應該是沒啥大礙的

至於改裝車的話 ~ 有相對應等級的完善周邊
才能經得起長時間的操駕
比如說 我一個朋友開 Mazda 6 掛 TD-04 HL 打 0.7Bar 改五速手排
散熱周邊 加大水冷 機油油冷
開到現在也開了有7年了
車子的狀況還是很好

我覺得有點離題了啦...
我要表達的只是以我看到的在track裡,單以原廠未改,同馬力的情形下.
N/A比Turob在場上玩的時間比較久..
然後同好間都一致認為turbo車太容易過熱,除非像是大大說的動手燒錢施工冷卻裝置..
反倒是N/A車,不需要特別去燒錢,就比較有"動頭"

不過樓主並不這麼認為,那就,自行跳過吧...


至於那個m6打幾個bar,開了幾年都沒事,我覺得那是合理的..
不過倒是很好奇如果下場去瘋狂衝刺個"一整天",會變怎樣..:D


hkaworu wrote:
至於那個m6打幾個bar,開了幾年都沒事,我覺得那是合理的..
不過倒是很好奇如果下場去瘋狂衝刺個"一整天",會變怎樣..:D


不管什麼車,在賽車場瘋狂衝刺個"一整天"
都是加速引擎的磨損和老化,一樣會熱衰竭

賽車場上的N/A車,還是會有散熱的問題
因為需要檔檔紅線,維持高轉速運作
如果在散熱系統上面沒下功夫的話
一樣會爆水箱給你看
我倒是認為原廠做出來的渦輪車
在散熱上會比原廠N/A還要強一些
如果在場上尬的話,渦輪車還不見得會先衰竭
好比那台1.5L Turbo的Honda F1
人家不也完整的比完一整場的比賽
聽說成績還不錯…
我覺得有點離題了啦...
我要表達的只是以我看到的在track裡,單以原廠未改,同馬力的情形下.
N/A比Turob在場上玩的時間比較久..
然後同好間都一致認為turbo車太容易過熱,除非像是大大說的動手燒錢施工冷卻裝置..
反倒是N/A車,不需要特別去燒錢,就比較有"動頭"

不過樓主並不這麼認為,那就,自行跳過吧...


至於那個m6打幾個bar,開了幾年都沒事,我覺得那是合理的..
不過倒是很好奇如果下場去瘋狂衝刺個"一整天",會變怎樣..:D


不是離題 而是你的認知不足
你講的好像散熱是不需要做的措施

但是我講的是說 在完整的散熱措施下
渦輪車一樣很耐用

渦輪車本來工作溫度就比自然進氣車來的高
但是有的人改裝渦輪就是不願意多花那些錢去加強散熱
之後開到引擎噴掉是很常見的

那這樣是渦輪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我不知道你所謂 "在Track 裡面單以原廠未改同馬力" 的標準在哪裡
我講珠海那裏面也有EVO 下去跑的 就是原廠渦輪車阿 那你要怎麼解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S2000 跑到引擎噴掉要下場的
Porsche GT2 就渦輪車阿 還打高增壓哩
連 LeMans24 都跑的完歐

渦輪車如果要打高增壓值的話一樣也要對散熱進行加強
自然進氣車要做改裝加強引擎的話一樣也要加強散熱
這是無可避免的問題 自然就不存在你所謂 "動手燒錢施工冷卻裝置"
會這樣認為的人大部分都花散熱錢花的不甘願
因為他們連自己在做甚麼都不知道

一般的自然進氣車瘋狂衝刺一整天一樣會軟掉會虛掉
渦輪車也會 只是這方面的影響比自然進氣車來的小而已

就算是在賽車場上也很少有持續運作衝刺一整天的賽程
只有 Le Mans24 會連續跑到24小時
但是就算是那些歐洲車廠在跑這些賽程 也不是每個車隊都能完賽的
最後結束時比開始的時候少車子是正常的

至於我朋友的 Mazda 6 還沒實驗過連續衝刺 24小時
不過半天有試過就是了 基本上除了油溫稍微高了一點
其它的狀況都還在允許範圍內 不知道這算不算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如果你看不懂我上面所講的話我們最好討論到此為止


最後 ~ 多打個a 講 Ma6 很困難?
馬6, Mazda 6 都是同一台車 ~ m6 就不是上面講的那台車


hughkk wrote:
好比那台1.5L Turbo的Honda F1
人家不也完整的比完一整場的比賽
聽說成績還不錯…


當年 Honda 比 F1 的時候可是把歐洲那些車廠電的哭爹喊娘的
所以後面 F1 才又改回來自然進氣來俵 Honda
因為當年的 Honda 在自然進氣上還沒做到現在的高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