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村正 wrote:沒什麼不同 也沒什麼...(恕刪) 妙大!之前去看IS250 業務跟我講過 VVT-i跟i-vtec根本是一樣的東西 這 "頭又大---擂澀勢" 的業務還真敢講............ 亂七八糟.......... 您也真可愛,還真的相信喔?!為了賣車,啥都敢講.......... VVT-i 跟 i-vtec 絕對不一樣滴!您是開HONDA C8 2.0 的,可千萬別相信啊!
geniusnchiting wrote:那個..各位大大的見...(恕刪) 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跟你說明早期的車子,單一汽缸的汽門多是1進1排,所以4汽缸的引擎只有8個汽門這種車子的特色是低轉速高扭力,但是最大馬力都比較小,因為在高轉速的燃燒效率不佳,最大馬力拉不高為了高轉速的燃燒效率,就出現單1汽缸2進2排,所以4汽缸的引擎就有16汽門以前的車子會在後面標16V或24V就是汽門總數,24V通常是6汽缸引擎單1汽缸的汽門數多了,高轉速燃燒效率變好,最大馬力可以拉高,但是低轉速的扭力就顧不到了也可以說是低轉速的燃燒效率變差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處於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處境魚跟熊掌指的是高轉速的最大馬力跟低轉速的扭力單1汽缸2進2排的引擎,還是有辦法調教成低轉速大扭力的車,只是必然會犧牲高轉速時的最大馬力顧的了高轉速,就顧不了低轉速。顧的了低轉速,就顧不了高轉速所以後來就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汽門數一樣是維持2進2排,但是低轉速汽門不要開這麼大,譬如只開一半,高轉速的時候汽門就全開這樣低轉速就有類似4汽缸8汽門的扭力,而高轉速又能保持4汽缸16汽門的大馬力這就是VTECi-VTEC是VTEC的再進化隨著引擎轉速的不同,最佳燃燒效率的條件都會有些許的不同VTEC是以某個轉速當分界,低轉速汽門半開,高轉速汽門全開i-VTEC則是VTEC的功能再加上汽門開啟時間也可以往前或往後連續調整,這樣就能在各轉速都能維持比較好的燃燒效率大致上是這樣子不過,VTEC雖然在低轉速扭力有提升,要是跟單1汽缸1進1出設計的車比起來,低轉速扭力還是差i-VTEC低轉速的扭力雖然也還是沒有那麼好,但是比起VTEC已經好很多了省油方面的話,i-VTEC當然也會比VTEC好
geniusnchiting wrote:喔喔!!那我大約了解...(恕刪) 經過這麼多年基本上每間廠都已經研發出類似的技術其他廠的「VTEC」: Toyota VVTL-i, BMW Valvetronic, Nissan VVL, 等等至於VTC 技術, 也就是i-VTEC 加入的, 更加是差不多每顆新的引擎都有其實說引擎的加速性及最高速不太合適XD加速度跟最高速是看整輛車的honda 引擎高轉數時的馬力會比較好但同時低扭沒那麼好......||所以honda 的跑車型號, 都有近8000轉 或更高的紅線
看得懂的就看得懂, 看不懂的就看不懂;VTEC, 靠兩組凸輪和搖臂的組合來控制汽門開啟與否、開啟角度、揚程VTC, 油壓式凸輪齒盤, 可變汽門正時, Hitachi Unisia設計專利, 號稱無段其實是六段, 相當於VVT-iVTEC variations;SOHC VTEC, 用於單凸引擎僅有進氣側VTEC, 開啟後增加揚程和開啟角度VTEC-E, 用於單凸引擎僅有進氣側VTEC, 開啟後才開啟兩個汽門3 stage VTEC, SOHC VTEC + VTEC-E 的綜合體http://www.autozine.org/technical_school/engine/tech_pic_eng_vtec_2.jpgDOHC VTEC, 用於性能版雙凸引擎兩組凸輪, 進排氣側VTEC, 等同於nissan VVLi-VTEC variations;K系引擎低輸出版(160hp)VTEC-E + VTCK系引擎高輸出版(200hp+)DOHC VTEC + VTC, 相當於豐田VVTL-iJ系引擎v6版3 stage VTEC + VCM 可變汽缸管理, 低負載時關掉三缸R系引擎版VTEC-E + 電子節氣門亂入http://scumotor.com.tw:8080/gemmore/Car&F000007A&8i-VTEC I缸內直噴版 VTEC-E + VTChttp://scumotor.com.tw:8080/gemmore/Car&F000004T&4p.s. the new J37, SOHC VTEC works on both intake and exhaust sides achieved by brand new rocker arm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