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國產車賣進口車價然後"少了很多"一些基本的配備?這是台本的作風!!!

同意你最後一句重點
但我還是希望台本加油

當出來台灣成立台本
也不是就看好台灣市場嗎?
難到忘了嗎?

努力點,把honda=喜美車的錯誤觀念
的印象好好建立起來
rogerkuo2001.tw wrote:
那照你的說法,大又無...(恕刪)


同意你最後一句重點
但我還是希望台本加油

當出來台灣成立台本
也不是就看好台灣市場嗎?
難到忘了嗎?

努力點,把honda=喜美車的錯誤觀念
的印象好好建立起來
小弟也是Honda迷, 買的第一台車就是 美規 Civic 8 LX
台本在 FIT 上面嚴重偷料, 讓我非常難過,
因為喜歡 FIT, 喜歡他的外型, 喜歡他的空間,
讓我很難找到可以取代他的車,
台本卻活生生毀了這麼一台好車, 真是讓人痛心

一堆人說 Honda 只重視性能, 不重視外觀,
所以 FIT 注重本質, 不是電子花車.
我只能說: 別安慰自己了!
FIT 除了比同級車更多的馬力, 超越同級車的五速自排變速箱,
未偷料的的音響面板, 六顆氣囊, 胎壓偵測系統,
知足的台本迷, 請到 honda.jp honda.com 看看沒有閹割過的 FIT 有多大的不同

板上對 FIT 有這麼多抱怨, 大多是跟小弟同樣的心態,
一台好車不應該被蹧蹋成這樣,
美規 FIT 一年銷售不過 4萬~7萬,
全車日本進口 6SRS, 售價低於台本開出的 57.9
台灣難道沒有這個市場嗎?
我們不配享有這樣的 FIT 嗎?
身為一個小型出口導向經濟體的人民
處在一個靠現金卡支撐年銷量才衝過40餘萬部的市場(還包含商用車)
除非大家都抵制不買你們所謂的偷配備的車
除非政府降低關稅貨物稅
否則國民所得連續多年停滯不停的廣大中產階級永遠只有接受車商菜單的份

醒醒吧
把每天發月經抱怨文的時間專注在本業.課業的精進上比較實際
更別把美國那個大型進口消費國的規格拿來台灣對比讓同胞難過了
owl_tpe wrote:
身為一個小型出口導向經濟體的人民
處在一個靠現金卡支撐年銷量才衝過40餘萬部的市場(還包含商用車)
除非大家都抵制不買你們所謂的偷配備的車
除非政府降低關稅貨物稅
否則國民所得連續多年停滯不停的廣大中產階級永遠只有接受車商菜單的份

醒醒吧
把每天發月經抱怨文的時間專注在本業.課業的精進上比較實際
更別把美國那個大型進口消費國的規格拿來台灣對比讓同胞難過了...(恕刪)


還是在替車廠說話,唉!

今天台本沒有種與Toyota拼銷量才會造成今日台本訂價策略,是台本的劃地自限所造成!高貨物稅不是主因!

負責年銷量不到四萬台的小地方總經理原廠會重視他的聲音嗎?

再這樣下去,本田永遠是小市場的車種,台本也永遠得不到原廠的關愛,只會惡性循環下去,本田的招牌只會越來越爛!

就算降低關稅與貨物稅又如何?台灣的成車組裝業是永遠的阿斗,兩者都降只會爽了進口業者,不要賒望這樣國內業者會端出好料與進口車競爭!不過阿斗也不值得保護,組裝業能替台灣帶來多少好處?是台灣的汽車零組件才有競爭力!大家都開進口車享受原廠的品質也不錯!

先不說貨物稅(國產與進口車皆相同要課稅),若關稅降至超低後,年產十萬量的Toyota與不到四萬量的台本誰會被先撤掉?當然是後者,不過這樣也不錯,大家討厭台本已久,全部日製反而更好!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owl_tpe wrote:
身為一個小型出口導向...(恕刪)

呵,雖然你說的不無道理,
但是總是要批評才會有成長,
讓廠商感受到壓力了才會願意端出菜來,

一味姑息姑息的後果,也只是會讓數年後的消費者還是罵著一樣的話而已...
(呃,是不是罵了就會有效,那就要看車廠的誠意啦。)
kenjian wrote:
行車電腦accord 8沒有...(恕刪)


講錯了吧!!! 應該是旅程電腦!!!!!
怎麼可能沒有行車電腦,你的"電子供油噴射系統"是手動的嗎?!....
還是你車上的電子設備都接到駕駛人的腦袋上....
當年honda 停止與三陽合作,我好高興。
以為可以在台灣買到正式由美日進口的本田車。

結果失望了。

不知道本田為甚麼要在台灣製造?而且企圖心又那麼小。
難道是全球體系的經理人太多了,沒地方擺。

Leslie
rogerkuo2001.tw wrote:

今天台本沒有種與Toyota拼銷量才會造成今日台本訂價策略,是台本的劃地自限所造成!高貨物稅不是主因!
===>下文說關稅這邊又說貨物稅...唉
在一個淺碟市場拼銷量或利潤的策略孰優孰劣是您說了算嗎?


負責年銷量不到四萬台的小地方總經理原廠會重視他的聲音嗎?
===>自己都講出重點了
請問一年多賣一倍八萬台台本總經理的聲音就會被重視嗎?
如果您是社長
一個業務能力強的總經理要派去東風本田還是台本?


再這樣下去,本田永遠是小市場的車種,台本也永遠得不到原廠的關愛,只會惡性循環下去,本田的招牌只會越來越爛!
===>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到底全球中哪些市場應優先搶攻佔有率.哪些市場走利基產品即可
這些問題本田總公司都想不到
需要您這個美國回來的台灣人來擔心?


就算降低關稅與貨物稅又如何?台灣的成車組裝業是永遠的阿斗,兩者都降只會爽了進口業者,不要賒望這樣國內業者會端出好料與進口車競爭!不過阿斗也不值得保護,組裝業能替台灣帶來多少好處?是台灣的汽車零組件才有競爭力!

大家都開進口車享受原廠的品質也不錯!
===>您的邏輯在這邊又鬼打牆了

作為消費者只希望政府拿掉保護傘
讓所有車廠能在價格與品質上公平競爭
管它是進口還是國產?

除了裕隆中華和泰的股東和經濟部長以及總統候選人
誰會在乎台灣的成車組裝業是不是阿斗?


先不說貨物稅(國產與進口車皆相同要課稅),若關稅降至超低後,年產十萬量的Toyota與不到四萬量的台本誰會被先撤掉?當然是後者,不過這樣也不錯,大家討厭台本已久,全部日製反而更好!
===>老實說蠻同情您的,您呆過美利堅合眾國,難道搞不清楚老美享有的選擇和權益就是遠勝於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為何回台後發文還會充滿了對台本奚落與期待的矛盾情緒?

HondaExclusive wrote:
當年honda 停止...(恕刪)


說的好啊

小弟不僅有同感
也有了可能的答案

因為當年新車市場年銷量還有40萬部以上
且日圓對台幣匯率2001年至2002年9月均維持在115以上
這些日系車廠發現只要交點保護費(營所稅.貨物稅)給台灣大無能的政府
就能從台灣消費者身上削到比整車進口還高的毛利

若日圓持續升值
國內景氣持續不振
扣除積弱不振的那幾家母廠
能繼續如此操作的日系組裝廠肯定越來越少

您開到進口本田車的機會只會越來越高(但不一定是美日生產喔)


底下再附上小弟貼在30板上的舊文
===============================
一個車廠的崛起與沒落
都直接反映在營收與財務數字上
又怎會是一個海外組裝兼銷售據點負責人能左右的?

底下是全球主要車廠的信用評等(Moody's / S&P)

Mitsubishi Motors Corp Ba2/B+
TOYOTA Motor Corp Aaa/AAA
Honda Motor Co Ltd Aa3/A+
Nissan Motor Co Ltd BBB+/A-
Suzuki Motor Corp /A-
Ford Motor Co Caa1/B-
General Motors Corp Caa2/B-
Volkswagen AG A3/A-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A1/A-
Daimler AG A3/A-
Fiat SpA Baa3/BBB-
Renault SA Baa1/BBB+
Peugeot SA Baa1/BBB+

國內銷售業績不振的車廠如三菱.福特.通用汽車
並不是台灣消費者口味特殊或台灣子公司不爭氣
因為其在全球轎車市場表現亦落後toyota等公司
營收不佳又直接反映於公司償債能力

三菱的信評只比美國的GM/Ford高一點點....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