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海外新訊】Honda 次世代電動車 0 Saloon / 0 SUV Prototype 於 CES 全球首發,同時披露「ASIMO OS」作業系統概念!

這外型我不行
真心覺得外形太未來,不能適應呢!
日本電動車就是手腳慢,

從概念車到量產上市,

拖拖拉拉好幾年,

索尼跟本田合作的 Afeela,

磨磨蹭蹭龜了五年多,

終於在近日預購明年正式交車,

六年多的漫長等待,

讓當初新鮮感十足的吸引力不再,

這批 0 系列概念車又要等幾年?

搞到日產、本田、三菱都要合併了,

日本三的組合真的有未來?

日本一變成日本三真的很諷剌,

日本車未來會不會變成三流的落後者,

被特斯拉、德、韓、中國等新興電動車,

打到落花流水只剩下豐田 Lexus 一支獨秀?

日本人僵化的腦袋灌滿傳統的水泥,

再不敲碎重建換個思維作風,

以後技術的本田將一去不返,

變成令人唏噓的傳說!






非常有科技未來感,如果這外觀能量產的話就好了
有跟 Jaguar 聯盟嗎???

這外觀....
shizukaman wrote:
跟SONY合...(恕刪)
實際價值35萬人民幣,但它賣70多萬。
展出這種不可能量產的外型,
表示看到量產車還很久。

看看HONDA跟SONY在2020年1月說要共同打造新電動車,
花了5年,
2025年1月Afeela 1接受預訂,
預定2026年底交車,
還要再花將近2年。
Afeela 1的路上行駛影片,
我覺得只有在環形道路測試影片比較像真的,
其他的片段看起來都是後製的....


看看前面的進度,
在看看目前這個版本,
我覺得要實際到路上行駛要花了5年,
到交車再花2年...
7年後的車市都不知道變什麼樣子了....唉

然後,
可能還要背著NISSAN拖油瓶。

半年之後,
如果NISSAN沒達到合併備忘錄要求達到的義務,
把NISSAN丟給鴻海去收拾吧,
不要勉強自己硬要收NISSAN。
mintsern wrote:
展出這種不可...(恕刪)


首先這台「沙龍」,已經在去年發表過概念車Concept ,今年是原型車Prototype ,代表已經趨近於量產,依時程就是明年量產。雖然慢了不少,但至少可以看出來整體的整合和目標訂立都是正確方向

而且這個發表會就知道本田這五年做了足夠多事情
1.和LG在美國設立電池廠即將收成。在日本和湯淺電池合作。已經確立了自己的電池供應鏈。
2.新的平台0發表,除了薄、輕、智慧這種老掉牙車壇的共識外,也有一個ehev共用的四驅底盤,代表e hev也一併更新。
3.Asimo OS和afeela發表,代表SDV(軟體定義車)開發到一定的進度。L3智慧駕駛更不用說,本田是世界第一台量產L3車款的車廠。
4.去年8月日產三菱本田簽署SDV和電車合作,未來一起分攤成本,以及12月簽署合併備忘錄。

其中SDV車是新世代車輛的發展路線,所以可以在CES 2025可以看到目前日系車裡,本田算是走的最前面的車廠之一(CES 2025唯一展示自家的OS)。相較於中國車廠和特斯拉的確晚了許多,但對比許多傳統車廠,看起來還算可以。

另外更別說快速發展電車是正確的嗎?本田肯定在GM合作案破局前就已經發現這點,不然快速投放油改電的en系列或GM雙生車即可,不需要開發0系列,我想對比快倒閉的Nissan ,或近年OS開發失敗,被迫歐洲裁員的VW集團、FORD,就可看出來本田就算落後,也求穩紮穩打的策略
麵左鈍 wrote:
HAO_68...(恕刪)


燁並不是該車標全球首發
是在2024年初的CES展發表

然後順道回答其他人
這個車標不是憑空跑出來的
他是以前的舊車標變體
cksh 505 28 wrote:
燁並不是該車標全球首...(恕刪)


最代表本田精神的車標應該是自由之翼
不過他真的就是適合在側面使用
正面用怪怪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