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YC wrote:內行看就知道不是石子打到造成的鏽蝕,相信原廠不會跟我說話外行話,會被我修理。 有沒有內行我是不知道,然後我就相信服務廠會跟你說這樣的外行話我比較想看你修理服務廠,記得更新後續,謝謝
去年買了車以後,我裡裡外外仔細看過CRV的板金,實在不敢恭維,板金厚度薄就算了(玻璃也薄),他的烤漆防鏽塗層也很薄,我估計至比福特的同等級車少一至兩層,很多底盤的機械部件如連桿、避震器也是比較小支,保險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省油和節省成本的原因以致如此?車本身當然很好開,人因工程也很不錯,引擎運行品質也可以,代步是很稱職的。問題是一台車賣到台幣一百一十五萬,我查了對岸的售價,頂配也就二十萬人民幣左右,合台幣八十五萬左右,比台灣同款車便宜了快三十萬,當然有各種解釋,有的說大陸的組裝成本便宜,零件也有很多當地生產,政府還有各種補貼,所以比較便宜。但那也便宜太多了吧?台灣的CRV也是本地生產的,也有本地的零件,台灣政府也一樣有獎投條例的補貼,怎麼就賣的比日本本地還貴呢(日本前驅汽油版頂規約九十二萬台幣)?照理說應該要降低一些成本吧?何況還是客貨車認證,貨物稅也可減免。顯然台灣本田是吃定了台灣消費者,就和豐田一個樣。台灣政府這幾年不是說要把自己在WTO裡面升級到已開發國家嗎?那汽車稅就要降下來乃至歸零啊?一台lexus rx300在美國買四萬一千美金,折合台幣一百二十萬,BMW320i三萬多美金,CRV多少?---二萬五千美金,七十萬台幣!裕隆既然幾十年不成材,還保護什麼?台灣的汽車工業改做日本車零件衛星廠和維修就可以了,何必還要搞整車製造?說穿了還是保護既得利益者,裕隆不死,大病難除!兩田在台灣組裝,多增點就業率,政府可以收到一些稅,但可能證交稅多收一個百分點就有了,真的那麼重要嗎?何況改做零件產業鍊,不是更有彈性也一樣可以賺錢並且有助於就業率嗎?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本來就是消費者應該有的權益,保護是保護不出一個有出息的產業的,台積電靠的不是政府,是自己的技術和企業創新,保護只會保護到不該保護的人,而該保護的人卻一點也沒有被保護到,保護既得利益者就是懲罰消費者,該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