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乳摸] 本田新社長的跑車計劃!?


singal303 wrote:
據對岸東本朋友透露...(恕刪)


剛才來S大這尋找S2000的消息

又把那幾張圖看得更仔細了

S2000若能給予ACURA一個後驅底盤,不失為一樁美事

只是麻煩先把ACURA的設計師砍了!!

(不過東本的大大會不會指的是S1000?)
..............................
此外日本雜誌圖片表示CBR1000RR將有三個式樣?

那私心希望是新CBR1000RR、CBF1000F、CB1000R,+DCT~

因為各家神獸環伺...這三台都老了...

還有請問S大,之前的800黃蜂有消息嗎?

cksh 505 28 wrote:
低成本,高報酬亦是...(恕刪)


我對新NSX外觀上最大的嫌棄也是前氣壩的蜂窩狀護罩
放在這種等級的跑車上
質感真的不好也有點突兀
cksh 505 28 wrote:
低成本,高報酬亦是...(恕刪)

說SuperCar有時候不能太輕那一段應該是小弟我在singal303大某一篇聊NEW NSX時提到的
那部份是水野在某次專訪時談論到R35 GT-R的部分
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一般胎都有其對應的接地壓力
太低了達不到胎溫(像Lotus就有專用的A048 LTS低荷重版)
在不考慮專用胎or超強空力下壓力的狀態,不能過分降低車輛重量
當初我是以這一段內容來說NEW NSX的重量狀況還不至於太重

至於LFA被電爆的部分,我講得太簡略了
主要是加速部分,特別是200km/h之後,這是因為LFA的尾翼沒有低風阻模式......
另外原因也跟2000年開始研發設下1500kg以下/500hp以上的目標有關,畢竟高速就是拚馬力而已
在2000年,這個目標算當時主流SuperCar水準,但在上市的2010年......這不厲害呀
特別是當時出現的R35 GT-R,10萬鎂不到就有同等加速性與紐北7:38實力
這就是開發時程長會碰到的問題:科技會進步

不過目前來說,這個問題還好,反正現在車已經快到人類沒辦法發揮了
只要能做出LMP1的動力/空力,裝在可以道路行駛的車上
就可以避免掉開發期長造成的問題
但......這就變成是要不要燒掉一千億日幣(至少)的問題
cksh 505 28 wrote:
另外不知道s大有沒有看motoGP義大利站?
MM93的RCV在直線上竟然被M1抓掉...
本田的問題可大了...看來ECU、引擎、車架都有問題嘆氣
再者,本田說要帶2外車手去奧地利測試...用的是RC213V-S??
這...葫蘆賣的是甚麼藥??

看了HRC技術總監橫山武雄之前訪問提到


HRC technical director Takeo Yokoyama admits: "When we found out that the new unit was not behaving as we had expected, the season had already started and it was too late to react.

"And if you compare the current rules to those of the past four or five years, it's obvious that you need to be more conservative now, due to all the restrictions.

"But the previous engine was not the best either, that's why we changed it. If we had kept it, we wouldn't have had a future.

"The new one is not as good as we expected, but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 Japanese engineer added. "In any case, we are already working on next year's engine."

我看今年也是沒戲肉可演
反向曲軸改變了本田造車哲學,原先的延遲煞車、入彎優勢、出彎加速、直線尾速今年全都看不到
但再原先的弱項,如彎速的穩定跟循跡性卻有大幅度改善
橫山武雄裡面沒講錯,若我們繼續維持原先的引擎,我們就沒有未來
(對一個引擎起家的車廠,又再motoGP喊水會結凍,若沒有去年摔那麼慘,會承認原先引擎的不足,真是難看...)

本田為了適應統規ECU跟米其林胎砍掉原先引擎重練一顆
(但我其實不是很喜歡本田每年都改這麼大,你看2015年馬上踢到鐵板)
現在是過渡期,雖然我越看越難過,但也只能等待HRC早日解決問題

我不曉得奧地利的測試? 有新聞連結嗎?
最近只有某車隊準備用RC213V-S跑曼島TT...
cksh 505 28 wrote:
剛才來S大這尋找S2000的消息
又把那幾張圖看得更仔細了
S2000若能給予ACURA一個後驅底盤,不失為一樁美事
只是麻煩先把ACURA的設計師砍了!!
(不過東本的大大會不會指的是S1000?)
..............................
此外日本雜誌圖片表示CBR1000RR將有三個式樣?
那私心希望是新CBR1000RR、CBF1000F、CB1000R,+DCT~大笑
因為各家神獸環伺...這三台都老了...
還有請問S大,之前的800黃蜂有消息嗎?

我幫你問過沈大關於800黃蜂,目前沒有改款消息
聽聞Acura會有一台後驅跑車
但會否跟新的S2000有關係,現階段都還太早
S1000(S660海外版)這台跑車在本田內部是確實存在的
並非媒體自己杜撰、或是憑空造車,但八鄉似乎沒打算批准量產

東本的朋友和我提到
2018年除了本田慶祝70週年,產品會很精彩外
豐田跟馬自達也會推出重量級產品共襄盛舉...

另外iscar昨天有位編輯David(應該是新人,Vezel打成Wezel,這哪招?)有提到本田一些車款喊停
NSX非油電版開發喊停!二代CR-Z也不推出了!Legend要再次撤出日本!Honda把未來重心放在環保、安全與自動駕駛上

和日本Mag-X雜誌以及我聽到傳聞的有些出入,但也有些雷同


這期Mag-X主要提到三點
1.第5代CRV採用1.5升渦輪引擎
東本朋友日前跟我提到日方督導有對他說
第5代CRV將採用1.5升渦輪高功率版本(跟CIVIC的出力作出區隔),同時也會出i-MMD油電混合車款

2.下一代RLX換搭3.0公升V6渦輪新引擎,但存續正檢討中
那顆新開發的3.0升V6渦輪應該是之前傳的Acura車系專屬引擎
而這代Legend比起上一代更慘,美日市場都一樣
最多就是日本不賣,仍以北美市場為主
日系豪華品牌旗艦即使賣不好,還是繼續撐到改款前
因為是品牌科技跟技術集大成(重點是面子問題...)
但改款週期都非常長,舉個例:這代Lexus的LS460從2006年推出到今年也將近10年時間
只是八鄉社長目前言論跟作風都蠻務實的,也許他會有不同想法?(先砍再說...)

3.第2代CR-Z開發中止
這不是很意外,早該停賣了
開發這種賣外型,無法彰顯本田技術表現的產品,根本是賠錢貨
但4-Motor EV技術會被應用在本田未來的電動車產品是無庸置疑的
因為CR-Z 4-Motor EV去年首次參戰美國派克峰爬山賽就拿組別冠軍
這還只是一位普通的本田工程師開的,看的一群職業車手乾瞪眼
另外東本朋友也提到
對本田來講目前的渦輪引擎跟即將推出的a-vtec都是個過渡期產品
再五年後會全面推進到電動車款上

iscar提到的NSX非油電版開發喊停,我猜是指type-R
這個我跟沈大聊過後,認為這個是絕對不可能會停掉的計劃(這比Legend更重面子跟裡子...)
但是iscar再其他地方沒講錯
八鄉隆弘確實疲於解決前任社長伊東孝紳所留下來的許多難題
伊東這個蠢貨當初為了2016年銷售600萬輛目標,不斷在海外投資新工廠,卻造成全球冗餘產量過多
為求擴張不斷推出新車款而壓縮開發時程,卻使得本田以往質量兼具的產品特色,退去光環
和德國ZF以及舍佛勒兩家變速箱大廠的合作,也造成品質下滑,召回不斷,本田社內也是罵翻天
我對伊東評價兩極,雖然他在民用量產車決策亂來,但在性能車款的復興跟賽車運動上,他作的沒錯

日前的本田財報提到,2015年四輪全球總銷量達到474萬輛,預估2016年為492萬輛
跟我之前說的一樣,四輪銷售能站穩500萬輛就夠了,本田技研必須考量集團整體的規模
500萬輛在全球各大車廠來說剛好在中間,不大但也不小
對本田集團目前來講已很足夠,當初訂這600萬輛還真是異想天開的目標
追求車廠銷量排名時期已過,回歸到把產品做精做好才是本田在四輪的哲學...
ariete wrote:
這就是開發時程長會碰到的問題:科技會進步

真的是時代的眼淚
朋友那天開NSX和458、麥拉崙一同出遊照
不得不感嘆初代NSX走進科技的洪流中...





我剛好有問題要問朋友
F1最近再討論的預燃燒點火技術跟當年的CVCC技術有些類似嗎?
singal303 wrote:
真的是時代的眼淚朋友...(恕刪)

本質上來說CVCC跟TJI近乎相同
只是現在的燃油噴射壓力提高很多,讓高轉速/高壓縮比的狀況也能運作
不再只是省油而已

至於Lexus 四代LS的部分,其實開發初期就決定要賣10年了
主因是研發經費回收問題(8AT、VVT-iE、專用FR底盤平台等)
下一代LS用的是新的GA-L共用平台+共用的10AT
應該會回到正常的6~8年左右的周期大改款
連結在此!
fb輝仔二輪

RC213V S參加TT的新聞有點太震驚了
尤其是車手對於RC213V S的評價很好
不過可惜的是車輛調教得很臨時,似乎未達到爭冠水準
...................
iscar的新聞我剛剛看過了
感覺本田內部的問題頗嚴重阿

非油電板的NSX我認為是baby NSX
另外CRZ、Legend 、baby NSX被砍
個人認為不是那麼意外就是了
另一則提到Accord Plug-in Hybrid被砍,我就...

本田在行銷上面一直薄弱
新科技用得很保守
現任社長很愛砍前任社長的計畫
內部似乎對於商品規格有許多分岐
ISCAR還說要外包設計?


singal303 wrote:
真的是時代的眼淚朋...(恕刪)


CVCC和F1先前傳出的TJI技術原理非常類似
但細部運作方式還是不太一樣
畢竟CVCC時代還不是使用噴射供油
瞭解

朋友謝了

2006年愛信那個8AT剛出來還蠻轟動的
那時的台北縣議長很快就牽了一台LS460
因為在附近工作,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vvt-iE這用馬達驅動汽門開闔大小的技術如今也運用到豐田車款上,Accord油電也是類似的技術
那個專用FR底盤如果以後不用的話可以賣給Acura(這句是我對Acura無奈的玩笑話)...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