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東京車展, 主要就是看FIT
關於空間, FIT保證"大很多"
先說後坐空間, 當天有看過mazda 2, yaris(Vitz), 這兩台車假若把前排坐椅調到適當的位置
後座空間都一般, 但FIT卻可有很大的膝部空間
先前的照片應該是把前排座椅打到最後, 即使這樣, FIT還是有"足夠"的空間來放腳
反觀其他兩台, 只能說用"塞"的
總歸一句話, 就這三台車來比, 根本不用量測, 明顯的FIT後坐空間最大且最舒服
再說後車廂(應該是這樣說吧)的空間, FIT是一般小車無法達到的"大", 先不管他多變化的置物空間,
光是一般的模式, 硬是比Yaris大"很多很多"
FIT的後車箱不論是寬度, 高度, 深度都狂電其他兩台小車
簡單的說, 看到yaris的後車箱, 會讓人懷疑"這大概只能放背包"
但FIT會讓人開始去試試看, 可以塞幾個高爾夫球組
前座的空間感覺差不多, 最大的差別是FIT把A柱往前推很多, 造成車室空間較大
個人覺得這對開慣一般"傳統"轎車的會是一大考驗, 短車頭加A柱前移, 會讓很多人抓不到車頭的位置吧
另外, 因為車身降低的關係, FIT的感覺跟中型房車較接近, 不像Yaris重心高, 感覺很晃
chhsiao0328 wrote: 就這三台車來比, 根本不用量測, 明顯的FIT後坐空間最大且最舒服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挑戰Tiida 5D

大包乖乖 wrote: Fit的等級應該是拿三菱的COLT來做比較會比較恰當吧!
嗯,感覺上似乎是如此
Fit感覺上跟COLT比較接近
不過台灣賣的是尾巴加長的COLT +
即使後座乘坐空間跟上,甚至打贏
在置物空間來說,COLT + 算是該等級中的強者吧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xlkoala wrote: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恕刪)
有去看過Colt plus, 但印象不是非常的清楚
根據粗淺的記憶和感覺, Colt plus"總空間"會比FIT 2大
但"空間的利用度"和"舒適度"FIT 2贏很多
FIT的ULTR的座椅變化應該在小車群中是無敵的, 加上這次連後車廂也有類似的變化
這都得歸功於油箱的前移, 但缺點是, 前座的椅子下面變的沒有空間, 那個空間變到後座的椅子下
關於內裝, Colt plus根本像是小貨車, 很多地方用料都感覺不是很好
FIT 2感覺比較像轎車, 也有點像小型的RV
整體感覺和civic有點神似, 感覺比較有"男孩子"的味道
ps...理論上FIT本來就是跟yaris, colt, march, mazda 2等等同級的車
說到空間的變化, 這次的座椅變化utility模式, 進步很多
以前的需要三個步驟, 把椅墊收起來, 把椅腳收起來(是椅腳沒錯, 因為油箱搬走了, 後座椅子下面是空的, 用椅腳支撐, 這樣才有空間把椅子整個收到地板上), 再把椅子整個收到地板上
現在的進步到只要"扳一下", 整個椅子就"摳"的一聲, 收到地板上, 感覺很不可思議
後座打平的空間整個是"平整"的不說(很多小車無法全平), 且位置較低, 這樣空間的高度就較一般小車提升很多(因為一般的椅子並非"收起來", 不是掀起來佔空間, 就是玩疊疊樂)
另外一個就是很少小車(甚至RV車)有的模式tall mode
FIT還是可以把後坐椅墊掀起來, 然後只要把椅腳收起來, 就可以把椅墊固定在椅背上
這樣就等於把坐墊拆掉的感覺, 後座可以放很高的東西(其中一個椅墊下還有放置使用手冊的空間)
這個上一代就有, 只是操作起來比想像中的順很多, 感覺一切就是這麼的輕鬆
這次還有個重頭戲, 就是後車廂的空間變化, 它利用隔板, 同樣做出很多空間變化
其實這類的變化, 新出的小車多少都有(例如把隔板下降幾公分之類的)
但FIT的更誇張, 因為被胎被取消了, 整個空間不是下降幾公分這麼簡單, 而是變的很深的一個洞, 可以擺很高的東西
另外直得一提的是, 後車箱的底板變的很低, 低到誇張, 這讓放置拿取東西變的更容易(但我覺得對高的人反而是負擔, 因為要多彎一點腰)
或許是因為油箱前移, 讓底板可以降低, 另外加上車子也降低的因素所造成
最後直得嘉獎的是後車廂的空間, 還頗大, 不會像很多小車, 後車箱只是裝飾品, 小到只能擺包包
wayne4574 wrote:
對了那個後座的椅子還...(恕刪)
在日本展場看的, 覺得隔音再小車算是不錯
車展現場的噪音很大, 把門全都關起來, 突然間變的很小聲
但不知道單廂車開起來的底盤噪音是否會很吵(因為不能開), 且到台灣的隔音是否會改變
關於座椅和車廂的變化, 可以上日本本田的網站看
基本上從前一代開始, 所謂的ULTR的空間變化, 就是包括
U --> utility: 就是把後坐"完全打平", 會得到超大的置物空間
L --> long: 將後坐單邊打平, 並將前座也打平, 這樣就可以放置很長的東西(從前做一直到車尾)
T --> tall: 就是把後坐椅墊掀起來, 可以放較高的東西
R --> refresh: 當然就是當車床啦!!!
這一代多了車廂的變化, 也叫座ULTR
UL --> upper/low: 車廂的隔板可以上下調整(類似CRV的樣子)
T --> tall: 將隔板"折"起來, 原本放備胎的地方可以放置較高的東西
R --> regular: 就是一般的模式
因為這代FIT把備胎取消, 所以會在原本的隔板下多一個空間, 如此會有更多的用途
這和市售的一些小車因為為了能夠和後坐完全平整, 而刻意升高隔板留下的空間有點不太一樣
個人覺得, FIT有三項其他小車"遙不可及"的優點
1. 後座可以"完全平整", 這樣會有很平整的空間可以放東西(放眼望去, 很少可以完全打平的, 能完全打平的, 不是要掀開坐墊, 就是底板較高)
2. 打平後的車廂底板較一般的小車底很多, 且後車門開口也低很多, 這樣會有更大的空間(FIT的車廂可以擺下一台一般尺寸的腳踏車)
3. tall的模式, 這個似乎沒人做得到(除非有人學FIT把油箱前移, 或是把坐墊拆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