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氏 wrote:
一般台灣人買車會用排...(恕刪)
City因為車價設定的問題一開始被大家砲轟價格太高,但隨後又因為陸續公開一些超越同級的配備,例如後座出風口,定速...等等,似乎有意與傳統小車市場做區隔。但為何兩安我真的想不透,是為了小改款預留增加配備的空間嗎?
說穿了國產小車市場就是一個最入門的代步車市場,cp值與總成交價決定一切,這類買家有必要考慮空間比別人大嗎?有需要定速與藍芽嗎?我是很懷疑啦,在預算前提下,這些能免則免,因此高價的city雖然配備勝過別人,但配備畢竟不是這個市場買家考量的重點,個人認為討不到便宜。
反觀目前看來本田比較像是要藉由配備提升
把city操作成精緻小車,既比起vios等入門車有更豐富的配備,又不如進口小車的高價。
但試問真的有這個市場的存在嗎?我想願意堅守價位的買家覺得太貴,願意拉高預算的買家則很容易就會被帶進cp值更高的中型房車市場。結論就是這部city銷售定位不明,不知道對手在哪裡,或許在台本眼裡應該是月收入五萬的都會輕熟男女吧。以上個人想法,大家砲小力一點就好。
吳名氏 wrote:
一般台灣人買車會用排...(恕刪)
買車 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
喜歡就買 不然就拉倒
在冷門的車 還是有它的客群
車上市了 就是要賣
賣不好 是經營者要檢討
車自己不合意 就別買
批評 會改變什麼
倘若 覺得這台車 有何缺點
倒不如直接反映給經營者
讓他們去重視 去改變
爭 執 有 何 意 義
吳名氏 wrote:
一般台灣人買車會用排氣量來作為分類
以此定義來看四門、1.5升的標準對手只有VIOS
以排氣量作為分類的依據主要應該是著眼在稅金以及油耗這兩個訴求, 如果從稅金的訴求來看, 1201cc~1800cc這個級距內的四門房車都可以列入選項, 至於油耗, 1500cc跟1800cc的汽油車的油耗, 差距應該不大.
吳名氏 wrote:
因為CITY有著更大的車身尺碼因此在空間上非常優勢
實際坐進CITY的後座便能明顯感受到這點
這點我覺得CITY的定位有點像當年的藍鳥用更大車格來打同級車的意思
樓主您是指兩三年前的Bluebird嗎? 從市場的反應已經證明更大車格的誘因不敵稅金級距的劣勢, 只能黯然退出市場了. 更何況, 和相同的稅金級距, 售價相近的1.6或1.8車款而言, City根本稱不上大空間, 所以實在感覺不出City有何空間上的優勢.
吳名氏 wrote:
但這次CITY我覺得很特別的配備是語音聲控iphone藍芽、整合式觸控影音系統
以及後座加了出風口!!!!<--請注意,CITY是1.5的車
這個我真的太有感了!!!
影音的部分前面已經有版友討論過, 不另贅言. 至於後座出風口, Super Santra也有, Tida好像有對岸的套件可以加以改裝, 早期的Focus也有, 不過後來取消掉了, 看來Focus的買家對於後座舒適度, 似乎不是那麼地重視...我自己的經驗啦, 後座覺得不冷的情況下, 只要把出風口調到往上吹, 就可以明顯獲得改善... 回到正題, 有哪些在意後座舒適度的買家, 會買1.5的小車? 說真的我想來想去, 能想得到的只有預算不足的準車主. 可矛盾的是, 預算不足的準車主, 真的會考慮本田嗎?
吳名氏 wrote:
總歸來說CITY墊高了配備之後完全沒有單純當買菜車的本錢
以上是我的想法...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CITY的吸引力能吸到什麼客源
在意空間的人, 首選應該會是Tida,
在意安全操控的人, 首選應該會是Focus,
在意品牌維修妥善率的, 首選應該會是Vios,
我真的很認真地思考了樓主的問題, 覺得City真正能吸引到的, 應該只有血統純正的本田迷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