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看不下去了,指點大家內鐵的迷思~

只要適度的降低關稅,讓國產車必須做得更好,並建立汽車安全性公平公正公開的測試規範,
例如車種上市前必須送撞擊測試。(車商賺那麼多錢,廣告費砸那麼多,不會連幾台車送測都做不了吧?)
進口車若結構、安全配備跟國外車種一樣,可引用國外公正機構的安全性測試報告。

以上若能做好,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為什麼不做? 大概就是問題所在了。

levis501tw wrote:
以上若能做好,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為什麼不做? 大概就是問題所在了...(恕刪)

因為立委、大官們都坐進口車,有些還不必花自己的錢
再加上國人對此觀念普遍不足
反正「台灣哪裡不死人」

所以國產車的安全性對他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Civic8後保原本可以加裝內鐵,因為早就保留下來的可以安裝...本來是要裝的就是故意不裝除非多花錢買內鐘請人裝或是自己裝...
有預留孔,車商沒裝,很難不讓人聯想到.........cost down.....

不過,樓上有位大大說的狠對...
過度堅固的車,不一定是最好的.
衝擊的應力不可能消失,只是轉嫁到整個車體....



說真的,
想裝就去裝,不想裝就不要裝.
看不下去車商的作法,就不要買...
買了就不要怨...


至於我嘛....
嗯...多賺的錢卡實在,不小心撞了車,能修就修.
潰縮太多,直接換一台...
一般潰縮區是時速較高時才會發生作用巴(引擎室跟後行李箱)....前保桿內鐵主要目的.還是要分散撞擊力道.平均分散力量於兩側大樑...不然時速50公里從車頭中間撞電線桿..你說引擎會不會跟你kiss
有內鐵=安全?
無內鐵就不安全?
真的看不下去是針對這個問題去追究的人,好像01的每個人都是專業的汽車結構設計師,那些車安不安全,也不是內鐵可以決定的,安全的汽車是有分緩衝區及安全車室區,有時看到前後被撞爛的車子,駕駛卻沒受到什麼傷害,車門也可正常開啟,但是有時候看到同樣是前後被撞爛的車子,駕駛是被抬出來的.
常年台北新竹跑,車禍事故看多了,如果有錢,我會想買一部非日系進口車,如果夢想無法實現,下一部車會買國外測試結果不錯的進口日系車,國產車有沒有偷工檢料,已經在各大網站爭論許久,沒必要針對某些品牌去攻擊討論,每家都半斤八兩,因為台灣的汽車消費習慣是看內裝配備,有什會先看主動安全配備,隨便一台2.0國產車內裝配備都比雙B入門車高級,車商只好偷那些看不到的料來改善內裝,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內裝配備需求.
但是,擔心國產車有沒有偷工檢料,就不買國產車,那不是也本末倒置?除非改變汽車消費習慣,不然車商是不會改善"偷那些看不到的料"的本性.

有內鐵就 安全嗎?
高檔如golf gti也是沒裝

沒裝,可能有的國家法規對於被動式全的要求,要求行人被撞時不置於撞擊力道太大飛得太遠?
至於引擎室上支柱和下支柱還是有骨架 支撐整個車身安全。
真的認為有必要且買車非要有不可的人,需要的人就去買內鐵來裝。
要不要看另一篇文章
一樣從後面撞擊的civic8
有撞內鐵的~力量往下卸掉,車尾沒啥事換條內鐵保桿就好
沒內鐵的後斗撞個希巴爛
wlong117 wrote:
前後保桿沒有內鐵,這絕對是百分之百缺乏安全的事換個角度想也知道,壞人拿刀子來砍你,你是要直接用手去擋呢?還是隨手拿著任何東西去擋?即使是拿到一根紙棍,多少也有它的作用;一根紙棍擋於刀子砍的大力一點可能受傷一樣重,但也有機率降低傷害;當刀子砍的小力時,不受傷害的機率就大大的減少了,甚至於還可能避免傷害;反之沒有東西的抵擋,那傷害一定是很大的,連降低傷害的機率都沒有,即使時一點點的小撞…


您真厲害,不知道您是學什麼的,可以指點大家有關內鐵的迷思?

我沒有什麼涵養,針對您的例子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壞人拿刀砍你】應該對應到有人拿球棒打保險桿,但是這在一般生活中出現的機會不大,若您要針對這種情況做防範,也是可以,但是這對車體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

這樣說好了,車體鈑金比做人體的皮膚,車體結構比做人體骨骼,都是保護裡面的內臟的。在胸前上加一根鐵樑可以保護一些小碰撞,但是這人如果不小心跌倒撞到地板,那根鐵樑就是致命的,鐵樑會與人體的骨骼(對應到車體結構)碰撞產生不可預知的折損,反而失去保護內臟甚至插入內臟的慘劇,這好嗎?

若您還是堅持【加裝】內鐵是好的,我也沒有意見,只是不知道您是由哪種學理哪種測試得來的結論,或是哪篇文章哪個車廠聲稱【加裝內鐵可以降低人受傷的機率】?
OKI wrote:
關於內鐵,我也想知道迷思到底在哪兒?誰能告訴我,為何日本的Civic也不裝內鐵呢?照道理說,日本人不是都把最好的給自己人嗎?


那麼,
國內的 CIVIC 8 的後保桿為何還要預留安裝孔位?
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