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慘 ! 03CRV凸輪軸表面二度剝離脫落

不少網友都說把凸輪軸拿定鑑定就知道了,但關於這個,比較有公信力的鑑定單位是哪裡呢?是怕鑑定後原廠也不買單,那不就白費工夫了?

bess233 wrote:
不少網友都說把凸輪軸...(恕刪)


您說的沒錯,要求原廠認帳不太容易...消費者替自己爭取權益是應該的但您目前孤軍奮戰的確會很辛苦...

若車子還是要用我建議您該花的就先花下去,安全性還是必須考慮
大家好ㄚ
bess233 wrote:
5W40機油,雖不是原廠的,但應該不會比原廠機油差才是

這位爺....別把用機油當作是在買健康食品
老是被價格跟連你自己都一知半解的材料名詞牽著鼻子走
一看到酯類/全合成就好像看到胖子看到油切/流糖一樣開始歇斯底里
汽車原廠或機油大廠每家的資本額都上億的,賣的油都經過嚴謹的驗證
小廠資本額只有幾百萬到上千萬,家裡就是幾個儲油桶/幾台攪拌機跟一條分裝填充線
出了事情大不了兩手一攤總機變空號, 請問你要怎麼辦 ?
J1977 wrote:
這位爺....別把用...(恕刪)


謝謝這位網友的指教,不過我買的機油並不是神油級的價位,比原廠機油還便宜,況且原廠機油經過原廠包裝之後價格應該翻了一倍有吧?機油風評也是看了超過一年的其他網友評價才決定下手的,也有國際甜甜圈的認證,實際上用起來也比原廠的好用多了,當然這是指在凸輪軸表面剝落之前的事,現在凸輪軸變成這個樣子,我看就算真的有神油也沒用了,我想可以確定的是凸輪軸表面剝落跟機油好壞是沒有關係的,所以還是回歸正題討論吧,謝謝。
bess233 wrote:
我想可以確定的是凸輪軸表面剝落跟機油好壞是沒有關係的,所以還是回歸正題討論吧,謝謝。

抱歉多所得罪
我想表達的是油泥跟你逢萬保養的周期沒有關係
是機油本身的問題
我本身是用中油的礦物油逢萬保養,跑七萬了引擎內還是亮銀鐵色
我不覺得你都用了酯類基油,逢萬保養都還積油泥
總不是說我130塊1L的礦物油比酯類機油還好吧...
bess233 wrote:
不少網友都說把凸輪軸拿定鑑定就知道了,但關於這個,比較有公信力的鑑定單位是哪裡呢?是怕鑑定後原廠也不買單,那不就白費工夫了?


如果工研院有鑑識單位,建議拿到這類公家研究/鑑識單位或是國際認可的汽車鑑識(如:德國萊茵),未來在與車廠辯爭時,比較有公信力,;跟據我們以前的同業,在中部有一家鑄造廠(朋友家裡開的),他們有部份產能是幫國內外正廠/改裝廠代工凸輪軸,廠內的輔導單位就是聘請中研院的人員,參考一下唄!!


希望您能以小蝦米來鬥垮大鯨魚,別讓這個產品瑕庇繼續被隱敝下去....
硬化處理有問題,原鑄鐵件硬化前的鍵結有問題也有可能,硬化層不夠深!硬化層和鑄鐵件鍵結力差~
上面大概是這樣剝落可能因素!
至於如果異常磨損或是說受力太大,懷疑汽門彈簧是否太強!造成凸輪軸磨耗異常~
至於說機油方面,我也不認為濫機油會造成這樣的問題!至少不會20萬公里以內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six8three25 wrote:
硬化處理有問題,原鑄...(恕刪)


十分同意樓上的推論....
硬化處理的部分通常因為製作成本高...所以都薄薄一層
磨穿了...進而剝落...

為何會磨穿?!
機油不好嗎?!大家都不這麼認為!!!!!
除非是"失油"
這裡的"失油"是指...引擎內(底)部經由油路打上來凸軸潤滑....
萬一油路阻塞...沒有足夠的油潤滑...鐵磨鐵...磨穿...剝落...惡性循環~
(乾淨圖裡:一隻剝落...有磨損, 另一隻沒剝落的...也是有輕微薄損!!!)

油路阻塞...為何呢?!
設計不良?!偷工減料?!機油不適(良)?!駕駛習慣?!保養方式?!特例?!...etc.

站在分析的角度來說
原廠出貨幾萬顆引擎....(前兩項)大家都相同條件
自然而然就會被冠上車主因素較大...
所以消費者都比較輸面!!

建議...反正都拆開引擎了....順便清洗油泥/油路吧~

關於清理油泥/油路,我已經有在Honda原廠做過他們的油路清洗,是用一台機器下去洗的,要價將近三千塊;也有做過在更換機油前,先加一瓶清潔劑進去,然後原地待速幾分鐘後再漏掉,這個比較便宜幾百塊而已:但看起來應該都沒有甚麼效果,否則大家也不會一直說我車油泥很多了,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清潔方式嗎?

另外說到跟原廠抗爭,我第一隻凸輪軸壞掉時,有把樣品寄給另外一位苦主,他好像總共收集三隻有問題的凸輪軸,還有告到消保官那邊,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所以我想要跟大白鯊抗爭難度是非常高的。

bess233 wrote:
關於清理油泥/油路,...(恕刪)


除了"召喚"本田宗一郎之外

我想沒什麼好方法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