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場機制決定
不是幾個人幾篇文可以影響的
頭又大在版上被罵到一文不值
每個月的銷售還不是前五包辦四名
阿替史不是動不動就是二三千台的成績
其他車子車廠再怎麼有誠意加配備不加錢
還是每月寥寥幾百台
我認為是盲從的心理
大部分人要買車時
不會去做功課
對車也不懂
所以只能"聽人說"
或看市場風向
問問"現在是那種車賣最好?"
因為心理上認為
大家都買的車
我買了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就算車不好
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當笨蛋)
看看很多電影災難片
跟著一堆人的逃生路線不保證是活路
可是大家看有一堆人
就會跟著去
最後往往證明那堆人都一起去當阿飄
自己判斷找路的人
卻往往會得到救贖
這是信心的問題
掌握越多的知識與資訊
越有信心做出最有利的判斷
所以可能會做出與大部分人不一樣的選擇
在車市
這種從眾心態更明顯
所以只要有幾個人敗了漲3萬的車
形成影響力後
再塑造這樣的形象:
台本的價格高, 不是低下階層所能負擔, 所以開H車比較有格調, 車子品質與價格成正比, 太便宜的車會有問題...
這樣的論調成立後就會有一堆人跟進
這跟價格定在多少是無關的
這就是品牌的塑造
Sorry 有點離題了
管理員看不爽就刪吧
夢想a白開水 wrote:
罵了台本也是漲給你看,
也沒啥好罵的...
反正他們也不痛不養!
用實質行動拒買還比較實在點...
我管他的台本聽不聽,總之,說出一肚子怨氣之後,...感覺心情好多了。哈哈!
拒買當然是最基本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