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BMW320親上CIVIC 8(0724更新BMW維修費)

curtiswu wrote:
終於看完了! 頭昏腦...(恕刪)




看來你真的頭昏了....

我的意思是說,7x萬的車這樣的安全性算可以了!
如果是一台200萬左右的civic 8,我就覺得他不該只有如此了...

同理可證...
如果c8的成本和bmw一樣的話,當然撞輸是不該的



20元可以作一碗魯肉飯,但今天如果是50元作,那就叫魯肉飯便當了...
汽車在高速撞擊後不管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其安全性已經不能在保護駕駛與乘客了

高貴售價的進口車雖然在台灣售價包含了高昂的進口關稅,但是其製造成本還是比國產車多一倍以上


消費者只需看國際水準的撞擊測試來分辨汽車對乘客的保護級數即可

不是看什麼品牌賣多少錢認為售價高的車高速撞擊比較安全

這是錯誤的觀念


現在世界級的造車大廠對乘客的安全保障已經超越10年前的水準

而消費者也對安全級數越來越重視,不管是美國還是歐規的撞擊測試都是非常具有深值信任的程度

國產車的造價成本不如進口高級車,但是其最重要的安全鋼樑級數並無造假

否則該廠的安全撞擊認證如何通過


高貴的進口車除了安全撞擊的保護最基本以外,因為有充裕的造價在保護乘客的基本安全性以外的造件

都可以用比國產車要好的物料,而且在潰縮區一樣不會犧牲,高速撞擊下該潰縮的區域一樣都有

如果你嫌棄國產車在低速狀撞擊下容易產生保桿損壞或基本安全結構以外的地區損壞

那麼購買安全防護區域外,其他造件低速碰撞質地也較為堅硬的進口車是比較好的選擇



正確的觀念是,撞擊測試同分評等的某國產車與進口車在時速60公里撞擊後,其保護乘客的能力是相當的

不會因為你開進口車超過60公里撞擊比較不會致命,如果時速100完全無減速或其他外力幫助車輛達到減速目的

直接撞擊硬物或車輛...,即使你開新大七,沒有死亡也是重傷難治的
小弟的 C8 被一台 Nissan Senta B14 撞過
當時時速大概也只有 20 吧! 塞車剛起步後車沒注意就給他下去了
去讓人家估價時 ( 原廠 ) 報價約 30K, 畢竟後行李箱變形了
回到認識的人估價, 原本是報價 10K, 他說內鐵也要板一下比較麻煩
不過我跟他說這台車沒有內鐵, 這位師父大概呆了 30 秒才說哪有可能....趴下看了一下
只嘆了一口氣說, 最近車子偷很大.....
不過, 最後修完含烤漆 3.5K........老闆娘人比較好
當時被撞的時候, Sentra 可是一點傷也沒有..... , 警察還說我們是不是報假案騙保險...挖哩勒

那時我問了那位板金師父, 他說有內鐵當然承受力道有差, 若是以我的狀況來看, 有內鐵的話頂多保險桿破損,
行李箱應該沒事, 不過要看角度啦.....

我現在存錢買內鐵.....省油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weather1202 wrote:
同理可證...
如果c8的成本和bmw一樣的話,當然撞輸是不該的
.....(恕刪)


這就怪了!!前文某大大推斷高價的小B和C8撞擊的結果:理當小B比較硬..
你不還說人家是01神人...要人秀圖片!
怎麼才一會兒,你倒好像變相承認便宜的C8輸了是剛好...
看來你也有點暈喔!!

我倒是很好奇?若今天H原廠招回C8:提供內鐵安裝且完全不加價!
大大們是不是會為保留所謂原廠設計的"潰縮效應"而堅持不回原廠免費安裝保桿內鐵!
http://www.iihs.org/ratings/controls/image.ashx?rh=603&id=2

加了內鐵之後, 潰縮結果就會比較好嗎?
內鐵跟潰縮根本就是兩件事
作用不同, 所以無法混為一談

再者 IIHS 的 G, A, M, P
是以假人各部位受傷程度來分級的
而不是車子的受傷程度
但兩者確實有相對的關係
通常乘客座艙越完整的, 分數越高

我不否認內鐵的功能
但它的用途實在扯不上潰縮
curtiswu wrote:
這就怪了!!前文某大...(恕刪)



麻請你再把文看一篇!

我沒說雙b不硬,我的意思是說,今天是硬碰軟,如果今天是硬碰硬,雙方都很慘,所以如果以c8最硬的車頭撞雙b後面,硬碰硬,當然會比這篇嚴重!


是某些人一直要把200萬和70多萬的東西一直比,一直認為70萬比不上,其實本來就不一樣...
我當然希望70萬可以買到好東西,但價值不同,要求本來就不同。
你不接受這樣,就直接買雙b吧,這樣很容易的!

真的要把文章看完!


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如果硬碰軟,軟吸收了衝擊力,所以硬的一方才會感覺不怎樣...
同上,去 打牆 和 打人or枕頭,一定是不同的結果!


這樣有明白了嗎?
沒要和你爭,爭勝利了,我也沒法馬上開雙b,爭又如何...
Taipei 101 wrote:
http://www.iihs.org/ratings/controls/image.ashx?rh=603&id=2

加了內鐵之後, 潰縮結果就會比較好嗎?
內鐵跟潰縮根本就是兩件事
作用不同, 所以無法混為一談

再者 IIHS 的 G, A, M, P
是以假人各部位受傷程度來分級的
而不是車子的受傷程度
但兩者確實有相對的關係
通常乘客座艙越完整的, 分數越高

我不否認內鐵的功能
但它的用途實在扯不上潰縮



為了潰縮的考量

不知道您的愛車是否為無內鐵(偷工)

或者有內鐵設計已經被您拆除了?




很奇怪耶

明明在國外原廠就配有內鐵的車

來到本土國產化後偷工減料少去內鐵

一些人老是要用為了潰縮而否認內鐵的定位!!!
curtiswu wrote:
我倒是很好奇?若今天H原廠招回C8:提供內鐵安裝且完全不加價!
大大們是不是會為保留所謂原廠設計的"潰縮效應"而堅持不回原廠免費安裝保桿內鐵!
...(恕刪)



讚同您的說法



對於那些 "內鐵" 無意義或影響潰縮者

如果原廠免費召回提供安裝內鐵

有本事就不要回原廠去安裝

或者你們車上已有內鐵,為了潰縮

考量,應該去拆除內鐵吧.

我就不信今天您開的是部雙B或VOLVO

你會為了潰縮考量而去拆除內鐵!!!

t0076918 wrote:
為了潰縮的考量不知道...(恕刪)

買accord 8吧!!
確定是有內鐵的。
只是那個價格就是有一堆人在砲了。
現在人就是這樣,太貴不願意買,為了便宜,人家減掉一部份不影響行車安全的部分來降低Cost,又說人偷料。
想想看當初一台車說很貴又很貴,現在All New TEANA標榜用好料的結果就是價格是所有國產車同級裡面最貴的。
不要以為車子便宜配備多就是好,也不要為了人家賣的貴配備少而在那裡喊燒。
車子能夠保護好車內的人最重要,原廠拉板金很貴,外面拉板金很便宜,如果你有錢修車,你會願意去外面嗎??上面的以人也說,外面的內鐵都用拉的,可是在原廠對於變形的內鐵都是換新的,那你能說原廠黑心嗎??你認為拉的內鐵承受力會比新的好嗎??我以前開的車子撞過,也去外面找便宜的板金弄過,後來得到一個結論,一分錢一分貨。
我以前買車也評估過便宜的車子但是配件看起來很齊全就是所謂的 CP值很高,結果等到某天車子漏水時檢查才知道原來所謂的CP值是這樣一回事,Honda偷的很白目,偷得很明顯,但是便宜的車偷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後來國產車我只考慮三大車廠(T/H/N),有時候買車不要只看到表面價格就一味盲目的攻擊,多去其他版上看看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吧!!
t0076918 wrote:
一些人老是要用為了潰縮而否認內鐵的定位!!!

這句話完全是你在說的
那你可以補充一下內鐵的定位嗎?
我就是在說明內鐵的定位, 而非內鐵無用 (我從頭到尾沒有這樣說過)
如果台本要送內鐵, 當然去裝, 這問題聽來很愚蠢
但不是有人說過了"日規Civic本來就沒有內鐵"
那試問何謂台本應把"偷掉的"內鐵裝回去?
但即使如此, 我仍舊未曾否定過內鐵的功效
自己花錢加裝的也不是笨蛋

這好像是十頁前的主軸, 這篇果真是扯不完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