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HRV 工業設計賞車(補照片+修文 - 完整版)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趁著放假,跑去展間試(恕刪)


幫阿福大補個血
應是行程匆忙才沒拍照
但相信阿福大也習慣01網民的說話方式了拉

回到正題
阿福大形容像是穿著西裝出任務真的精闢
個人覺得實車比照片好看很多
照片看起來有點踩高蹺的感覺
實車並不會高腳且時尚感突出
(難怪汽車設計都需要用油土模型)

不過缺點也反應在設計上拉
後座頭部和車廂實在略小
應該將車格稍微再放寬放大一點
畢竟ZRV都超過4.5米了


阿福的網宅II

感謝車友支持! 文章已完整更新嚕![打氣]

2022-06-30 17:45
台灣本田,哎 一言難盡
阿福的網宅II

愛之深,責之切是吧![笑到噴淚]

2022-06-28 18:04
阿福的網宅II

感謝車友支持! 文章已完整更新嚕![打氣]

2022-06-30 17:45
cksh 505 28 wrote:
幫阿福大補個血應是行(恕刪)


甘溫啦!

01鄉民很多也沒看內容就大概看一下就凸了。
吐阿吐的,也就習慣了!


今日跑台中上立、九和、福彰福特開會,就順便去本田營業所手機大概拍一下,我們車界設計開發的會看的物料與角度。
一邊整理在上傳。

單眼高青的,等月底朱大有空再去好好拍美照了。

工作忙,請車友多擔待發文亂七八糟青黃不接!!



回到正題
阿福大形容像是穿著西裝出任務真的精闢
個人覺得實車比照片好看很多
照片看起來有點踩高蹺的感覺
實車並不會高腳且時尚感突出
(難怪汽車設計都需要用油土模型)
A :
實車確實相對耐看的,它的設計,很有北美本田老外的設計水平。
走的是Audi這種耐看老練的特徵線設計。
照片、影片,拍不出實車的立體與空間感。
建議車友對這台車有興趣,定要親自去展間看實車。
實車是好看的,不會比歐洲高級車設計差多少。



不過缺點也反應在設計上拉
後座頭部和車廂實在略小
應該將車格稍微再放寬放大一點
畢竟ZRV都超過4.5米了
A :
它是斜背式跑旅設計,後坐頭部,例如177~180cm者乘坐後坐會頂到頭,是因為尾門的絞鏈機柱剛好在那個位置,所以它的頂篷有內掏凹設計,到尾門機柱那邊就沒辦法內凹了。
身高太高,屁股得往前挪一下,有點躺沙發的坐姿,高個子的坐後坐比較不會頂到。

工程設計上,如果尾門、尾翼的位置,再往後偏移個30~50mm,頭部空間就會出來。
但汽車開發設計,要考量細節很多。
Toyota車的車頂架,工程設計都會出包,去用車身飾條裝塑膠扣的組立方式設計車頂架組立,導致漏水出了點小包,這類的開發工程考量,都要很有經驗的設計總監帶領,面面俱到去監核,才會慢慢完善。

工程開發上,就目前後坐的結構不可逆變的條件下,是可以仿照車廠以前透過掏薄前椅背增加膝部空間,類似的方式,將後坐椅墊厚度降個10~15mm,頭部空間會騰出許多,可以有所改善。

台灣本田的坐椅,應該也是全興處理,可以請全興設變調整下。

但這就是有一好沒倆好,較薄的椅墊泡棉,支撐性多少會犧牲些,不然就是要找更好的坐椅發泡材強化,來補強。
或座椅泡棉的2液A+B劑發泡,稍為調硬Q一點,避免掏薄,久坐塌陷,缺少支撐。
發泡料,得再調整下系數來對應設變。

坐椅如果要涼感,請全興補上表面噴塗石墨稀,體感溫度便可以降個約1度,屁股就不會容易悶熱,椅墊就會很舒爽。
石墨稀塗層,全興都有。
車廠開發單位,如果在費用條件接受下,做些小加工,都有不錯的強化效果,也可以作為前線經銷商銷售的特色之一。
這個設變方式,台灣本田可以考慮看看。


補個圖解說明下車廠會有的開發設變辦法。


紅圈便是頭頂上方容易與尾門機構頂到的位置。
透過修薄椅面泡棉厚度,降面-10~15mm,來增加高個子身體長度容積,變造出些許頭部空間出來。
cablek wrote:
接小孩的空檔也去展間(恕刪)


因為new HRV車身腰線拉高,車窗變窄,營造出比較優的跑格美感,相對車窗視野會被壓縮。

FIT的設計剛好相反,它是車窗面積大,採光優,容易讓乘員有較好的視野、紓壓感受。
兩車呈現不同調性。

後座頭部空間,FIT因為車頂線條較平直,所以頭頂空間也比HRV充裕。

所以我才會說HRV開帥、FIT開舒服。
cablek

對對,就是這個感覺。展示車還裝上晴雨窗阻擋視線。眼睛左右喵直接跟晴雨窗平行。沒晴雨窗往上看就已經很勉強了何況還裝這個垃圾

2022-06-29 6:42
阿福的網宅II

早安,留言無法張貼連結。我回覆在27樓。[拇指向上]

2022-06-29 7:40
競芭樂 wrote:
照片都是國外的耶國內(恕刪)


引擎室的照片,我有用手機拍下,照片還需要轉一下明暗度,不然手機照不會很優,尤其拍內裝暗面的,畫面有點慘不忍睹。

引擎室蠻讓讓的。
畢竟內燃機本體就不大。
電瓶也沒特別大顆,連集氣箱也不大,畢竟只是1.5NA,沒渦輪,進氣也沒太大的需求量。

但這樣空空的引擎室有個好處,散熱特好!
維修便利。





我主要是從引擎室,去看板金件組立的厚度與主樑體,鈑件是2片搭接還是更有強度的3片式搭接。
好一點的,例如Accord車的,都是1.5+0.8+2mm的厚鈑材結合件,強度高。
Accord可以說是本田在台灣車輛撞擊車身強度的優等生。
我的97年 Cefiro A32便是被三陽生產的Accrod擊落。Cefiro 車尾箱整個都縮了,後輪整個潰縮掉。
Accord只是前保桿掉下單邊,都還可以開,沒太嚴重的潰縮,強度優異。

保險業者也公認Accord很硬!!

主要是從下面各部位,去檢視它的鈑件組立。









我們做車體設計開發。
是看它的主樑體鈑件的2層組立或3層組立強度與規格品,結構體是否優異。




紅圈是前葉子鈑的搭接強化屌鈑。
如果能採用同絞鍊相似的2mm厚鈑材,強度會更好。
黃圈則是考量到引擎蓋重量重,所以在葉子內支撐,設計這個橡膠襯墊,緩衝引擎蓋的下壓力,避免傷到烤漆面。



歐洲車廠,通常為了結構強度,考量到鈑片容易割手。
葉子鈑如要搭接樑體結合,通常會設計紅色的折彎整片肋鈑,與加固的樑體於黃色圈做對鎖。
緊固性與強度會更優於目前的結構體方式。



紅色箭頭處,便能清楚看見這台車葉子鈑的成型料厚。
日系車,普遍蒙皮都有越來越薄的現象,與減重節省油耗的需求成正比。
過往80~90年代,蒙皮普遍也有0.7~0.8mm,現在都降到0.5mm。
0.5mm確實真的比較薄了,拇指大力壓按就會凹。
但現在日系車,普遍都有這狀況,包刮Altis、new RAV4,車頂蒙皮都很薄,洗車都不能壓到,會微鈑金鈑不完。
正常的應該要有new JIMNY JB74鐵皮車的蒙皮料厚。
一堆小吉米的車主爬到車頂自拍,才不會悲催。

如果蒙皮要薄,就是得內襯要有歐系車採用的內襯結構件去作支撐。
才不會讓讓。
TOYOTA車這類的狀況車主也是要習以為常,自然的扣件,拆裝個2~3次,就滑牙崩口,塑膠件啥就鬆鬆的。
大概就這樣了。

歐系車則都是一堆內排扣,甚至常出現只進不出的扣件,光前保桿拆的扣點,就是日系車的3倍之多。

亞太車跟歐系車,造車觀念是差異很大。
這個無解。

國產車平常自己洗車養護,就是多注意下黃圈螺絲。
車廠如果是使用鑄鐵螺絲ED染黑,這螺絲就很容易銹。
白鐵304染黑的,就沒太大問題,當然,能採用到醫療級316,車子住海邊也不怕海鹽侵蝕了。
但,這都一分錢一分貨。
車友平常送洗或自己洗,盡量不要為了拚翻桌率搶快,用美容常見的強力藥水去咬。

車漆尤其這種通用白的漆,噴塗要偷工序,將面漆與金油硬化劑喇成一桶作一次噴塗,金油的膜厚就很容易被強力藥水咬穿。
美容的,哪個笨蛋會自己舉手說是自己藥水用太強,都會推說車子爛!

之前我自己的Fit MK3開了2年,想搞看看一週洗三次這樣兩年銹不銹,但一個也沒銹到。
但參加車聚,就有車主交車5天,絞鍊坐就銹了。

就我們在車界開發與對噴塗介面的研究了解,關鍵點還是在於藥水,與漆面該用面漆與金油分開二次噴塗,該噴雙液,還是不能偷懶噴快乾單液漆,單液都受不了美容店藥水去咬的。

尤其像坊間一堆拷貝的本田無限套件,一組包賣1萬或一萬初這種爛價格的,都用工業漆隨便噴一噴。
只要是消光黑,幾乎清一色都是噴單液型,將面漆與金油混成一塗,常常連百格測試都過不了。
上路+洗車沒3~6個月就會飛漆了。
cablek

新本田車噴單液應該習慣了吧。搞不好日本原裝進口也一樣。相較起來南陽時代去買的k7跟k9還記得業務拿出一張鈑金講他家的漆噴4層之類的

2022-06-29 7:21
阿福的網宅II

cablek 早安,訊息超出100字,所以我回在26樓。

2022-06-29 7:36
@cablek

也並非全部的漆都能調成單液型作一塗,大多是通用白+消光黑最容易這樣調漆。

通常這類的漆,缺少金油膜厚,光澤會比較暗沉無光,像是面漆塗層靠硬化劑巴上去。
真的噴消光金油的作法,適合噴單件或零件,噴整車,很容易失誤,也難修補,一但噴塗失敗,便得重噴。
所以高級車如果噴車廠正式的消光金油塗裝,很費工、失敗率高,就貴。
cablek wrote:
接小孩的空檔也去展間(恕刪)


有關於車廠的車窗比例與夜間、白天、車上夜間螢幕對駕駛人、乘員的視覺反饋。
可以參考下之前我發過的這篇人因工程的視覺概念。

車輛前檔玻璃畫面、光源對駕駛所造成疲勞構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97&t=6531050

舉例 : Honda new Fit MK4 vs new HRV MK3
從下列兩車車窗與門鈑的比例,便可詳細查看兩車的車窗肩線高低設計差異,乘員可視角度差異有多大。

new Fit MK4


Fit從上圖可見後車窗比例佔整後門鈑近3分之1強,車窗面積大,採光優,乘員視野良好,便有較好的視覺舒壓。
它的前作艙的玻璃面積又更大了,這個大視野VAN車型設計,也如同2012年福特發表的-Tourneo Connect旅玩家的開闊式採光設計手法一致。
旅玩家也是一台開起來必然很舒服的車型,採光實在太好了,前座的玻璃面積幾乎前車門的一半之大。
現行末代福特自主設計Tourneo Connect旅玩家,非最新世代與福斯共用Caddy貼牌車






new HRV MK3


因為new HRV車身腰線拉高,車窗變窄,營造出比較優的跑格美感,相對車窗視野會被壓縮。
new HRV的內裝後座艙,車頂斜背設計,整個下緣窗格壓縮,呈現私密感較強,被籠罩的保護感增加。
伴隨而來的便是視覺壓迫感、採光變差,駕駛人可視範圍變小,對後方能判斷路況的危險性增加。
這狀況,CHR更嚴重。
三菱的Eclipse Cross日蝕正後方後檔可視面積,從駕駛處後視鏡看,幾乎就變成一小圈後車可視。

FIT的設計剛好相反,它是車窗面積大,採光優,容易讓乘員有較好的視野、紓壓感受。
兩車呈現不同調性。

後座頭部空間,FIT因為車頂線條較平直,所以頭頂空間也比HRV充裕。

結論
* HRV開帥
* FIT開舒服
cablek

其實可以考慮新hrv 買來開3年保固期間換掉,再來買台舒服的fit 油電代步。到時候搞不好電車競爭下油電又更超值了

2022-06-29 12:24
阿福的網宅II

cablek CHR後艙體的後車遮蔽比較嚴重,HRV還是能接受的,我是這麼認為啦!可能我的接受度略大些。[笑到噴淚]

2022-06-30 17:33
阿福的網宅II

我當兵就戒菸了,早期還一包30幾元時。[笑到噴淚]我從1994年開始開車到現在,晴雨窗我從來都沒想裝過。這台車不大,沒抽菸的需求,晴雨窗需求性偏低。[XD]

2022-06-30 17:37
不愧是阿福哥~~專業期待您的試駕分享
阿福的網宅II

賞車全數更新完畢。 試駕就得再緩緩。但Fit MK3不改我都辣過19格、山道5~70也是很有樂趣的車,上個進口綠桶就嚇嚇叫了。HRV應該也不會雞肋才對。[拇指向上]

2022-06-30 17:40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車友就麥再念啦!
我們做汽


文章內文

小小心得
不知道為何
這麼貴的1.5車
後座椅墊掀起來這件事情
雖然是創造空間,可以是類SUV的優勢

但看看那精美的價格
跟掀起來的樣子
好違和、質感整個LOW掉
阿福的網宅II

感謝車友支持! 文章已完整更新嚕![打氣]

2022-06-30 17:41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