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ong wrote:
到現在還在提機油...(恕刪)
先閒聊:
(說實話不是01的素質差,因為有些人畢竟是有公司有立場的,有些人可能還在騎勁戰或是仍在10年基礎教育,這也是智慧手機人手一隻經典的後果?)
正文:
進口車顯而易見坐貨輪來台故常有碰撞機會,而國產車與進口車的技術層面上差別也是顯而易見,最常有問題就是漆料與加工技術及常見公差問題,再爛一點就是連引擎都有問題。
如國產車沒有上述問題,說實在的會建議大家都買國產就好,因為跟進口的品質完全沒有差別!
就以台本沒有問題而且不錯的引擎來打比方。
如果連公差、漆料與加工(隔音連台灣外廠都會的不談)都沒問題,那麼台本直接脫離日本本田,自己自創公司不是更好嗎?
進而所有車廠都來做國產化就好,又不用關稅且品質又一樣,重要的是污染又在其他國家,不是很好嗎?
而東風合資生產的CRV就是國產化經典最差的例子,因為連引擎都不行,日本也會下雪美國也會下雪為什麼東風合資的CRV不行?
(因為是合資在地生產的)
話說進口跟國產差別在哪裡? 品質?
何謂品質?
一間有企圖心(要賺錢又要企業文化跟理想?)的車廠從無到有設計一款汽車,以科學及繪圖、實際計算出來的最基礎的輪廓、風阻、造型、理念、用途所做出的設計圖(概念車),再依照設計圖反覆製造而成?
不,還得經過開會(這不多加敘述)搭配的引擎及變速箱、相關配備是否合理(理念是什麼?外觀?能否賺錢?)
通過後做出實車後進行實際測試磨合、修改、實車碰撞、駕駛(路感、轉向、急煞等等)、急速測試、耗材耐久度測試、風洞風阻測試,動力及操控是否匹配?
再逐一修改製造,以上一直循環到實測報告及會議認可後,按期程規劃(風向及風險評估)或營運狀況(有沒錢可以先製造?適不適合花錢丟輿論炒作?代理商?相關先付出的成本?)。
因為從無到有製造(組合)而成所以進口車最基礎的品質是?沒有公差或是公差較小,因為上述的反覆測試修改(一直重覆)!
而漆料與加工更是一間大車廠所重視的基礎之一,就像煮菜一樣外表難看有人要買嗎?所以一間大廠車子也是一樣,一定要造型漂亮、漆面也要漂亮、流線也要漂亮才能吸引買家!有看過進口車發表會的車款,它的漆面是薄薄一層的嗎?凹凸不平的嗎?不漂亮的嗎?
(古早的年代我們不提,現在基本上漆面大廠都可以做得很好,不然早就倒掉了,因為客人不買。)
話說回來台本的漆料與加工目前這樣很正常嗎?並不是?
這是成本問題還是技術問題就見人見智囉!
以上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