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碰撞啟動安全氣囊!車零件噴飛射死駕駛

sly0468 wrote:
消費者心態自當如此,只是本次案件涉及危安,車廠可以多作一點事,調監理資料並不難,要跟不要而已


你是前車主,當你收到召回信
你會跑到監理所去查你的舊車是賣給哪位新車主
然後再把召回信掛號寄給他....
如果會,我敬佩你...

台灣的本田車主有多少
說是很簡單,你有沒有想過這是多大的工程...

還有擅自用客戶的車牌去查客戶的地址等資料
沒有違法之虞嗎,監理所會配合本田進行嗎...???
pighead.jen wrote:
你是前車主,當你收...(恕刪)
這比喻不對吧?又不是我要召回,是車廠要召回,當然是車廠要去作,其他你提的都是執行面,也不是我該想的
sly0468 wrote:
這比喻不對吧?又不...(恕刪)


但你有收到召回信呀,你都不願意了
車廠要面對這麼多車主,成本時間還有人力物力,不是那麼簡單的

更不用說車廠善自用車牌查詢車主的地址等資料是不是違法,監理所會配合嗎????


pighead.jen wrote:
但你有收到召回信呀...(恕刪)
所以說在台灣消費者會弱勢是有原因的,以我們討論case來說,政府沒規定當然廠商不會作,但假如它願意作不就是它的賣點之一嗎?有趣的是消費者還一直幫車廠說話,怎麼作讓車廠去想就好了,何必幫它想那麼多?何況氣囊瑕疵人命關天,車廠如何善盡告知就憑良心吧
pighead.jen wrote:
但你有收到召回信呀,你都不願意了
車廠要面對這麼多車主,成本時間還有人力物力,不是那麼簡單的
更不用說車廠善自用車牌查詢車主的地址等資料是不是違法,監理所會配合嗎????


車商賺錢比較重要的觀念嗎?

車商有建工單、維修檔案吧

開個資料庫、網址 讓車主可以key 引擎號碼、車型 來查維修工單是否曾更換"某項目"

這很難嗎? 很花成本嗎?


這樣做 也不用開放到全部的個資吧 買二手車 也可以輕鬆確認不是嗎?

還是算盤是這樣算 1台車要2萬 累計至今賣 n 台 所以成本至是是...
算算 人命還是放一邊

bealonelyguy wrote:
這能否控訴高田企業的瑕疵氣囊要求賠償?
這樣低速度的撞擊就死人...


高田氣囊瑕疵造成全球共 23 件死亡意外,造成車壇大規模召回更正,也使高田去年申請破產保護。近日 Ford 有意透過向美國邁阿密聯邦法院提出價值 2.991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91.2 億元) 的和解協議,將召回費用與商譽受損等成本涵蓋在內,終結整起訴訟案件。

原文網址: 高田「不安全氣囊」召回成本驚人 福特提91.2億元和解協議 | ETtoday車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218758#ixzz5MqhLRQNa



已經有車商求償了

慢火奶茶 wrote:
車商賺錢比較重要的...(恕刪)
沒錯,我買BMW 535i後回美國BMW網址輸入VIN碼,所有的safety recall全部會跑出來,消費者要作的是督促怎麼讓車廠變更好,車廠願意聽消費者的建言才是良好互動,不用替車廠想太多,大財團硬起來才不會理你,消費者顧好自己的權益就好

慢火奶茶 wrote:
車商賺錢比較重要的...(恕刪)


車商網站早就有查詢的機制了!
https://www.honda-taiwan.com.tw/auto/products_recalling.html

只是新聞報都不知道的人,會上車商網站查得更是少了!

sly0468 wrote:
所以說在台灣消費者...(恕刪)


是這樣嗎?
你又知道國外是怎做了
要不要提出真實案例來呢!
不要什麼都只會說台灣怎樣又怎樣
難道你不住在台灣?
真這麼爛
你可以選擇移民
或是想辦法改善台灣政府跟人民的心態
要不然網路上說這些
不就是嘴砲而已
人家要你做
你又馬上推託說不關你的事
這什麼邏輯!?
慢火奶茶 wrote:
車商賺錢比較重要的...(恕刪)


當然有資料
但如果賣車了
原廠怎會知道
我的車賣掉了
都還會收到原廠以前車的資訊寄給我東西
不要只會說這些無意義的話啦!
你沒收到不代表別人沒有
也不代表原廠沒做車主資料

況且你提到的東西
有多少車主會主動去填寫
且只要有回去原廠保養
都可以順道改資料
反正網路上講的都很簡單
實際上能做到的又有多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