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不管是怎麼用也都不會這樣啊
要說溫差的關係我不太認同
一般來說除霧加熱的溫度並不高傳熱也不會那麼快
何況汽車玻璃也比我平常在實驗室用的大小燒杯跟溶劑瓶還厚怎可能因為漸漸上升的溫度就爆裂
如果是剛從烘箱(至少也要90~100度)拿出來的去碰到水就一定會裂
反之剛洗好的燒杯或是溶劑瓶馬上放進烘箱即使溫度高於120度也都不可能會裂
所以我還是不相信是跟溫度有關係寧可相信是玻璃品質本來就不好了

是有瑕疵還是短路啊?
竟然還有人post另一個連結說明"除霧的不要開"....




那那些逼近零度或零下的國家不就都沒有這些除霧條?? 因為溫差一定"很"大
若真的是這樣, 那在常下雪的地區不就每天都有人要換玻璃???
車內會起霧當然是室內與室外有溫差才會起霧啊, 不用那個除霧的要用啥??(手擦? 還是暖氣調小一點, 冷氣大一點, 跟室外溫差差不多??? 這樣不就冷死人了??)
因為開除霧的造成這樣還第一次看過耶 >< 我每次都也上車等到車子那條溫度計升到標準溫, 若後面還是霧霧的, 還是有一點結霜, 我就用那個除霧的來除, 開了七年了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

不過還好現在的玻璃不會全碎, 只會蜘蛛網狀, 不然光清那些碎片與最近的小雨加寒流, 可是會更吐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