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真正用FIT底盤的是WR-V,再講HR-V用FIT的底盤可能有點外行


UltraLiang wrote:
R-V 跟 Fit 就是共用底盤,HR-V 跟 Vezel 才叫共用平台,
根本是兩部長得很像但其實不同的車....


Vezel & HR-V 主要差異應該只有那顆引擎, 一台用1.5L , 另一台用1.8L
英國(歐洲)那台用和日本相同引擎(1.5L)的車子叫HR-V, 不是Vezel
用的底盤不同 開起來感覺不一樣
HR-V感覺比較順比較好開
所以應該不是跟FIT是一樣的底盤

波特尼 wrote:
用的底盤不同 開起來感覺不一樣
HR-V感覺比較順比較好開
所以應該不是跟FIT是一樣的底盤


這個應該是懸吊調教的問題吧@_@
-自在- wrote:
其實,大部分的消費...(恕刪)


閣下也承認不是太懂了,怎還能說「這是玩標新立異的文字遊戲 欲突顯自己很懂似的」
「也相信日系國產車的底盤設定皆大同小異」這樣也太小看日系車了。


UltraLiang wrote:
所以這篇的意義就是...(恕刪)


敢問,哪些點像了?開過嗎還是只是嘴說?


興仔XD wrote:
也可能是低規高賣,...(恕刪)


我看車是規格是規格,配備是配備。
我也覺得HR-V的配備不如人意,但規格其實沒有低規,
引擎雖然不是新世代,但也算表現OK的1.8引擎、車身尺寸和空間的定位也非常對得起他的價格

相反對我來說,扣掉引擎,Vitara 論規格較像是規格比較低,但配備很好的車子。


may313 wrote:
如此費心誤導是為何...(恕刪)


我蠻喜歡看些國外的試駕和車評,平台和底盤是有關連但指得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平台=Platform
底盤=Chassis

底盤設定不出麥花臣拖曳臂雙A臂多連桿懸吊等等,加上轉向系統、傳動軸、底部的車架結構和副車架、油箱的配置等等。
當車體尺寸、車重、車高還有軸距等條件都很不一樣時,就不可能用同一個底盤設定,需要新的設計和調整。
至少結果來說,HR-V開起來定位和FIT就完全不一樣。

我反而覺得,01上一直有人在炒作HR-V和FIT用同底盤,才叫費心誤導。


AugustRush0917 wrote:
其實是不是同底盤誰...(恕刪)


一點都不用驚訝,CX-3、U6/U7/M7、Sentra、Elantra、Juke、Golf、Octavia等等都全車系或部分車型用拖曳臂
以前Honda自家油電小跑車CR-Z、甚至Peugeot兩百萬以上的跑車 RCZ也用拖曳臂
注重第三排空間機能的Previa Odyssey也是

HR-V用拖曳臂也很合理,不然以他的車身尺寸,用多連桿後座和行李廂空間就不能做這麼大
不爭氣的後獨立懸吊碰上好的拖曳臂是會被海放的。沒有絕對。

UltraLiang wrote:
在我這個消費者眼中...(恕刪)


全錯了,相反。






哈哈哈 不然我要說自己很懂 就是真的很懂嗎 ?!
(難怪網路一堆人說得自己很懂似的 不就是真的很懂?)

再來,我說的是日系"國產車"底盤大同小異的論點
不然 請大大說明 哪台日系國產車 可以直上賽道?
又或者 如同大大愛提的"操控"
再請舉例 哪台日系國產車敢說 底盤可以跟歐規車比較
麥亂啊 ~ 日系國產車大同小異啦 ~ 都是家庭用車取向居多
樓主:你都已經將平台跟底盤分開了,那你要做的是去修改你的標題,不是跟人抬槓!

11月份的汽車雜誌上就有寫了H-RV跟Fit

是同樣的底盤

是同樣的底盤

是同樣的底盤

自己去翻閱,不需誤導

底盤的開發如果只是你說的那些差異就不算是的話!

那世界上的車廠就不用為了控制成本去做所謂的“共用底盤”了

因為本田是世界上財務與技術最獨立的汽車公司,

所以開發底盤不像其他汽車公司一樣能相互支援其開發經費龐大的壓力可以體會

但不是你所說的差異,它們就會是“不算是同樣的底盤”只能說是“不同的調教”或是“修改”

別再誤導了!就算你很努力的看國外資料,但請搞清楚再說吧!

還有樓主您的說法要說是“內行裝外行”嗎?
wuyuju0314 wrote:


閣下也承認不是太...(恕刪)



拖曳臂你也要看材質 你拿國產車的拖曳臂剛性跟進口車的比,一家連打膠、焊點這種基本的東西都做的歪七扭八的屏東廠,你說他的拖曳臂品質會多好,我是不太信啦,如果HRV是進口的,可能還比較有說服力

不要再定義自己到底懂不懂車了
隔壁Toyota版有 再多氣囊都沒用的迷思 也有取代Wish的車太貴的酸文

跟著去酸就能凸顯自己很懂車了

may313 wrote:
樓主:你都已經將平...(恕刪)


哈哈 這巴掌打的真響
wuyuju0314 wrote:
不爭氣的後獨立懸吊碰上好的拖曳臂是會被海放的。沒有絕對。



是呀, 但是售價 6x~8x的 "連帳面規格都敢偷的國產車", 有可能會出現 "好的拖曳臂" 嗎 ??

假如範疇縮小到 "同車系" 來看, 後懸吊使用獨立型的, 都是比較高階的配置, 使用非獨立型的扭力樑, 是比較低階的配置.

VW Golf 多年來都是這樣的分法


Golf 280 TSI BMT Highline MY17 : 前輪:麥花臣式 + 防傾桿;後輪:獨立式多連桿懸吊 + 防傾桿


Golf 180 TSI BMT Comfortline MY17 : 前輪:麥花臣式 + 防傾桿;後輪:輕量化懸吊 (扭力樑) + 防傾桿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