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_oxide wrote:
日本本田的實力等到...(恕刪)
本田根本不重視台灣市場
近來台灣本田國產車慢慢都要變成進口車了
一台迷你車Fit要賣到將近70萬了那麼離譜
台本吃定台灣年輕本田迷對車的級距和價值毫無概念以及沒有大小車用途區別與相對安全性的認知了.
FIT這種迷你車的用途是以市區市郊代步為主,安全性上不適合用作高速公路通勤或長途旅遊的.
Fit的四門版City的名稱就是指"城市"代步車的意思
ACCORD/CIVIC賣的差就改成進口車
不久CRV也可能比照辦理
豐田86在台售價只比日本的售價貴一些
換作本田它會這樣做嗎?
本田要是國產Accord油電車會像豐田國產Camry 2.5油電車一樣只有110萬元起跳嗎?
那豐田能,你本田為何不能?
擺明了就是削台灣盤子
結果台灣人逐漸拒絕做盤子,讓本田銷量難突破,搞得本田價格高掛變得騎虎難下.
所以乾脆就改進口給自己台階下了.
阿王兄 wrote:
本田根本不重視台灣...(恕刪)
福特fiesta頂級辦到好也差不多70萬,就願者上鉤囉
而Fit頂級沒有到6顆,這點倒是令人難以信服
以國產這兩台小車,產品世代跟特性最接近
兩台各有強項,端看消費者個人選擇...
至於不適合用作高速公路通勤或長途旅遊
這個確實,因為軸距長的車在高速上穩定性較好
但我覺得也沒那麼誇張啦
高速公路上還是常見老macrch、tercel、舊款三門civic,偶而我還會看到裕隆老車速利在國道上跑
這種舊時代的車體剛性跟用料雖無法跟現代車比,但也沒那麼不堪啦
現在小車用料比以往進步不少,甚至車格大小也比以往的小車放大
短程高速公路通勤還適用,長途我也是建議至少開中型房車等級...
其他倒是沒什麼意見,朋友也點出問題
另外本田現階段油電很難壓的比豐田來的低
一來集團規模,本田比不上豐田,二來自己搞油電結構又讓研發成本過高
福特跟馬自達就很聰明,跟豐田合作,互惠互利
既可以省掉油電開發,又能將預算花在開發自家其他技術上...
Ptt之前有鄉民再討論日本車廠可能掀起整併風潮
就有分享2015年日本七大車廠手上的現金與研發費用比較圖,豐田滿手的現金...

yzchen wrote:
本田的現金差豐田還...(恕刪)
看過朋友blog將愛車6代Accord跟新的9代CIVIC擺再一起拍照
9代CIVIC已比6代Accord還大台
近幾年車體大小不斷放大,過去的中大型房車標準放到現在已變中型房車
但消費者對空間大小仍不滿足似的...
研發費用其實理所當然
本田沒有像豐田、日產背後那樣財閥色彩在
得靠自己努力研發,爭取市場...
最近跟沈大再聊
豐田可能會走類似福斯的路線,集團多品牌制
因為每年看全球車廠銷售排名,等於是看日本(豐田)、德國(福斯)、美國(GM)政府在背後競爭角力
豐田併購大發是個開端,馬自達跟速霸陸可能是豐田的下一步
馬自達是因為背後財閥跟豐田一樣都是三井,速霸陸就很難說
日產跟三菱關係不錯,後續可以觀察
只剩下本田跟鈴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