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必這麼激動,開版樓主的預設條件似乎就是所謂的主管配車或是公司配車,當然,每間公司的規定多少會不一樣,但至少敝人在下當初所服務的公司給的條件就是這樣,公司只規定一定要國產車,預算不能超過120萬,車款則是自己挑,購入後所有車輛花費全部實報實銷報公帳,滿三年後則繼續續約換新車,但原本手上開的那台賣回給車商的錢也是歸公司,不就是這樣嗎?對了,我那時是挑柴莽。
以前的本田馬力通常是同級車最大,但現在一樣是2.0人家有165匹,本田有什麼?連以前最津津樂道的雙A臂都沒了,只剩下低折舊和稅金優勢(可以選1.8),但真要省錢就買豐田,買本田幹嘛?要開爽馬三2.0足足多了十幾匹外加變速箱多1個檔位.我不是馬自達業務,因為我的理想是2.0的馬3搭6速手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我就是手排控.
本田喜美2.0是155匹,馬6 2.0沒改款前也一樣吧差了一個世代的產品有什麼好比的,馬自達SkyActive選擇做一些NA的強化,本田接下來都打算導入渦輪了,一年多後,要本田車主跑去馬自達發一篇說現在還只有NA太落伍這樣嗎?同價位所有車如果大家都考慮,那為什麼豐田就是一直賣得好,就是賣牌子和妥善率的形象啊。同理現在這個CIVIC9末期一年多內的時間,還會買CIVIC的,就是吃本田這個牌子、妥善率、二手價或是汽車售價啊。坦白說,我買Civic2.0 的時候,也覺得CV算貴。但是看到馬3尊貴版79萬上下,頂級版89萬上下。CV2.0牌價87萬再加上五萬至七萬的折價。然後配備大約介於兩等級之間 (引擎變速箱不用比了,差一代,差了十匹和一點油耗)看看好像反而沒有貴太多。我是不認為國產就一定會便宜到哪去。因為零件一樣科關稅,而且現況聽說是全車進口關稅還比零件關稅便宜。加上人工產能利用率受限國內的市場規模,有一點點惡性循環的感覺。除非像國瑞。所以我也認為馬自達全車進口的策略不錯,只要能配合母廠產能,這樣搞不好成本還比較低,台灣消費者kimochi還比較好。雙田繼續搞閹割國產版,這策略要好好檢討。馬自達放棄國產看起來好處多於壞處,如果幾年下來都維持得很好,那就慢慢拆了雙田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