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吊和輪胎受力比例會不同
經過伸縮縫, 同樣力道, 現在有較多部份是輪胎在承擔
輪胎的變形和回復, 雖然和彈簧壓縮伸長差不多
但輪胎沒有避震器可以限制回彈的速度
也就是說你現在的軟 Q 來自輪胎而不是懸吊
你去搖一搖車頂就能看出來
彈簧避震根本沒反應, 完全是輪胎那裡在動
胎壓打足可以略為改善, 因為輪胎變形程度會減少
把比例拉向懸吊, 接近原來的平恆點
如果把避震調硬, 等於懸吊更硬
比例更偏向輪胎, 只會更彈
你現在的情況簡單來講是設定上的不平衡
如果真的有心要改善就繼續鑽研
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就換回原廠設定
我自己的 Silvia S15, 彈簧前8後6, 原廠前4後3
(不同車磅數效果不同, 無法直接跟你的比較)
RE002 配原廠框 205/55/R16
一降前輪有胎壁磨避震問題, 所以用原廠高度, 約 3.5 指
原廠建議胎壓 32 PSI 出門跟出海有點像, 打到 36 PSI 則有明顯改善
目前物色 17" 18" 鋁框中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大沈 wrote:
呵,殊不知國產避震器...(恕刪)
我知道啊
這就是奇妙的地方
FF車款原廠設定大多是前2~4,後2~4
像Mazda3二代在autoexe網頁就可以查到前後是21與20n/mm
也就是2.1~2.2kg/mm左右
即使是性能版mazdaspeed3也才接近3kg/mm
原廠設定這麼「軟」,想必原廠覺得這樣已經夠用了
國產一下子跳到8~10kg/mm,重點是還有人覺得舒適
我想這才是避震器亂七八糟設定的結果,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避震器大幅under damping造成舒適的假象
避震器彈簧太硬,而阻尼太軟,開高速會一直改調
而若輪胎太軟,開低速會一直感到輪胎變形造成的晃動
個人建議想改避震器的人可以去開開看wrx
他的彈簧跟阻尼都很硬(當然還是比國產軟的多,約前3.5後6),但是阻尼可以抓的住彈簧
這是十分良好的設定
另一種設定是BMW M sport避震器
輪下彈簧係數跟wrx差不多,但是阻尼弱很多
開起來感覺比wrx舒適,但高速彈跳偏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