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ino wrote:
首先要先了解內鐵的作...(恕刪)
您說的沒錯,內鐵是用來防小碰撞的。
從內鐵就可以看出美國與日本兩國不同的造車思維~
因為小碰撞就必須花大錢,我想這會讓人很難接受,所以才會有人想去加內鐵。
所以我覺得說:"有內鐵反而容易讓車身結構受損"這種說法有待商榷。
如果撞擊大到可以讓車身結構受損,那麼有無內鐵已經無關緊要了。
關於內鐵的迷思還有很多,例如對行人不安全,增加油耗,影響操控...族繁不及備載。
還有一點大家可能不知道喔...CRV3.5是有前內鐵的!!
前內鐵是防止小碰撞造成引擎室的受損,但本田怎麼沒有擔心這樣一來又會造成車身結構的受損呢?
前面需要有,後面卻不一定要有...這蠻有趣的吧~
商品在各國銷售時,本來就會因地制宜,一切以市場為考量。
有些國家的安規比較嚴格,廠商不得不投入成本去做。
有些國家安規鬆散,廠商自然會以低標來因應,換來較有競爭力的價格獲更大的利潤空間。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結果廠商還不敢承認這點,實在令人看不起。
大大方方的說:就是為了做生意...這樣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