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開這型的C車 當心了......

那個年代的日本車設計並沒有籠型車體,也沒有前後潰縮,

不只H牌這樣,應該T牌N牌都差不多,或許那年代的歐洲車會好一些,

所以造成台灣人還是一直停留在歐系進口車比較安全的觀念,

而現在不管日本還是歐洲車應該都差不了多少了,

網路上一些歐洲或是美國的撞擊測試影片看了就可以清楚知道

車是買來開的
不是買來撞的

重點是自己開的爽就好
如果只是一昧的去攻擊自己不喜歡的車款
那永遠也沒完沒了

因為出發點就是錯的
我不知道你發這篇文有什麼意義

你拿舊型的車來叫人別買新型的車?

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

舊型的civic本來就以輕為訴求以搾取性能

車體很弱板金薄是眾人皆知的

但與這代的車有和關係?

司馬昭之心
不知道8帶CIVIV上市時,大家還記得當時在各大展示中心,都有擺放CIVIC和其他廠牌的鈑金展示品,當時業務還會讓客人按按DEMO鈑金品,比較CIVIC和他排的厚薄!!

說真的鈑金厚薄在側撞時並沒有那麼重要,要看的是他的防護鋼梁、用的門檻、B柱及分散撞擊力的設計,還有所用的鈑金剛性,一般版金剛性會分多少MPA?甚麼是MPA,MPA就是一平方公分還是一平方公厘(是哪一個我忘了)所能承受多少牛頓的力量?一般日系車最多用到980MPA(8代雅歌我看過他的訓練教材,8代雅哥的980MPA比例挺高,一般日系車最高用到780MPA就很了不得),而歐洲車在前後保桿及車門防撞桿會用到1470MPA的鋼板(1A2B),甚至在B柱基本都是要用1120~980MPA鋼板(1A2B),同時在焊接上1A2B基本上會用到雷射焊接技術,有別於日系車的點焊技術,還有在側撞面上板金在日系車大都只有2層板金、1A2B在側面撞擊可能發生的地方幾乎都會用上3層這種高剛性版金!!以上僅供參考囉!!
不好是 事實,,,

因為操控好,,,就覺不快,好像對不起 K6 COUPE

好像他在哭,,,所以撞到上新聞都是大條

先說你開什車吧!

我猜 頭又大,,,猜對請我喝咖啡吧!被我猜到吧!

小瑀一號 wrote:
不知道8帶CIVIV...(恕刪)


小弟的淺見是...當年civic的超控性就足以比他牌國產車在面臨危險時更容易排除...

這就是所謂的"主動安全性"...就算要比撞擊後的"被動安全性"...以我看過的情況他牌國產車也不會比較好...

10年後的現在某車款懸吊還不如10年前的設計
tks for sharing MPA. get credit.

what car in your background?

小瑀一號 wrote:
不知道8帶CIVIV...(恕刪)
照這樣說,很多有年份的車不就都該報廢了,我非常不能認同,就如同前面大家所提
到的,換做是別款車(房車),強大的側撞幾乎無一倖免,我也認為開車是要主動式而
非被動式,當然都有最好,更深深認為這樣對K6實在太不公平了。
居心何在,你就明白說吧!
這種撞法
除了坦克.裝甲車能全身而退外
大概只剩這台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