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BMW320親上CIVIC 8(0724更新BMW維修費)

妙法村正 wrote:
原廠沒幫人加裝此零件...(恕刪)


唉~ 似是而非的言論
有加裝內鐵 被撞有可能頸椎斷裂而亡?

在國內 很多國產車都有裝內鐵 因為車禍導致頸椎斷裂的比例有多高?

吸收衝擊 是由車子的骨架 底盤鋼樑吸收

不是用不裝內鐵來吸收 (雅哥有後內鐵吧)

潰縮區 使用的鋼材 是可以潰縮來吸收撞擊

請看一下車子的骨架

後面如果沒有內鐵 等於兩根比較粗壯的鋼樑加上板金

如果受到撞擊 無法吸收衝擊 因為只有兩個點"鋼樑等於房子的梁柱"

加上內鐵 等於有一個面承受撞擊 兩個點分散吸收衝擊力道
"想像一下 一面牆壁 只有兩側的柱子 沒有上面的橫樑 當有一台車從上往下掉
牆壁會不會受損? 如果有橫樑 是不是可以擋住衝擊 然後將力道分散? "

但是 那只限於一個速度撞擊下

高速衝擊 都一樣

至於頸椎斷裂 則是因為受到撞擊的時候 沒有保護 產生甩鞭效應

頭部劇烈 急速的前後擺盪 造成頸椎受傷 或是斷裂

這部分可以用有頸椎保護裝置的頭枕降低因為衝擊造成頸椎傷害的機率

ben!! wrote:
BMW 也太硬了吧!...(恕刪)


我澄清一下~~BMW的車牌有變形! 看到有安慰一下!
後門還可以開不錯了...至少車體沒有被壓縮變型!!! LUCKY MAN!!! 奉勸大家上高速公路車子不要跟太近阿!
s600 wrote:
後面的防撞係數本來就...(恕刪)


你確定嗎?
一般車應該是前面較軟後面較硬吧
如果前面較硬那怎麼會有潰縮區呢
可能是台本這樣的設計讓您以為後軟前硬
其實是前後都軟
不知當"CIVIC 8 親上BMW 320 屁股"又會是何種光景?
是否會變成"車頭本來就比車尾軟"的說法?
Staff wrote:
不知當"CIVIC ...(恕刪)


應該是吧!!!
不過米漿真的好猛...
記得之前有不少人PO出C8的尾巴被其它車款撞到,結果和這個差不多,只是BMW真的太強了
没內鐵的C8實在是太脆弱了,記得美版的C8是有內鐵的

LiShiShan wrote:
你確定嗎?一般車應該...(恕刪)

應該說是前後都有一定的潰縮區才是!
並不是說"前軟後硬"或是"前硬後軟"的說法~
一般來說潰縮區為了吸收能量.所以撞擊後凹陷是很正常的!
但樓主的C8沒有後內鐵~
所以導致追撞後保桿及後車箱嚴重變形!
並不是C8後面比前面"軟"所造成的~
應該說是C8因為沒有安裝後內鐵~
所以撞擊時.少了後內鐵幫助吸收撞擊能量!
才會造成C8後面嚴重凹陷的主因~
另外.裝了後內鐵會斷頸椎完全是個錯誤的說法!
後內鐵是幫助吸收能量的東西!
何來安裝之後會造成斷頸椎的說法~
樓上有大大補充"甩鞭"造成的頸椎傷害!
觀念的確非常正確喔~
testqk wrote:
我澄清一下~~BMW...(恕刪)

=3=噗.....那是台製的
正確的設計是,車頭較軟,車後較硬..

很明顯,這是日系雙田牌共同的計倆,把能偷的都偷了,不該偷的安全配備也偷了,難怪油耗會較同級車好(因為車重少了幾十公斤),;如果以台灣現行的車款去實車撞擊,應該不到兩顆星吧!!

以我買過幾台以前HONDA的車款,每台都有前後保桿內鐡,而且曾經要在內鐡鑽洞,卻無法鑽成,因為內鐡的材質比車身更硬,所以別再自我安慰現在的HONDA是好車了..,,何況,實事求精進的現代,為何要被這些"無良心"的車廠擺佈呢??雖然,我還有三台老HONDA,可是舊車也沒有像現在新車的這麼糟糕....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