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Accord 9 生鏽開箱


Jason&Accord9 wrote:
報告消基會申訴進度,今與台本,經銷商代表協調,溝通後.
確定有部位生鏽不符合認知,會通報本田技術部門,及交車前置作業會改善。
現階段以下方式處理:Accord 9擇日進廠重新檢視生鏽處,若是螺絲則更換新品,鑄鐵處則以防鏽處理。
另外,小弟並未要求有些前輩建議跟車商要求額外的福利,小弟要的是本田肯正視此問題並有合理作為。車商應該改善的就該讓他們知道.
若有後續,小弟會再報告讓大家知道。真的,應該車商負責的就不該由消費者承受。
再次謝謝關心此案例的前輩們。很多前輩的指導,小弟會學起來。

祝大家健康平安!(恕刪)

建議樓主把上面這些經過.後續處理po到一樓.這樣以後大家才有得參考.比較好查找
不然許多人未必知道後續處理po在第幾樓
所以最後究竟是回哪一個廠和經銷負責的,樓主弄半天不講...........
Jason&Accord9 wrote:
報告消基會申訴進度,今與台本,經銷商代表協調,溝通後.
確定有部位生鏽不符合認知,會通報本田技術部門,及交車前置作業會改善。
現階段以下方式處理:Accord 9擇日進廠重新檢視生鏽處,若是螺絲則更換新品,鑄鐵處則以防鏽處理。
另外,小弟並未要求有些前輩建議跟車商要求額外的福利,小弟要的是本田肯正視此問題並有合理作為。車商應該改善的就該讓他們知道.
若有後續,小弟會再報告讓大家知道。真的,應該車商負責的就不該由消費者承受。
再次謝謝關心此案例的前輩們。很多前輩的指導,小弟會學起來。

祝大家健康平安!...(恕刪)


越搞越糟, 沒事找事做

如果是太久才提倉的車子, 要擔心的是橡膠類的退化。

這類的生鏽根本無關緊要。10年後還是這副樣子,甚至更好,因為兩三年後,多少都會開始滲油,會自然防鏽

拆過的螺絲,會照原廠扭力重新上? 想上還不見得有空間讓你放入扭力扳手操作。
而且因為手路關係, 往往一拆都是一大串東西, 全部拆掉又組合回去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真的純視覺系, 那用銅刷除一下繡, 上點 WD-40 就好了

鐵金屬特性本來就是這樣, 汽缸你拆下來, 只要清洗乾淨不用一天就一層鏽了, 車子多多使用, 有溫度就能自動除濕,不容易生鏽。


reynard wrote:
越搞越糟, 沒事找...(恕刪)


被台本摸頭了 私下和解了

然後留下這些話


雷聲大雨點小 爽到一些打擊本田的業務 ~


reynard wrote:
越搞越糟, 沒事找...(恕刪)


同意!原裝的最好
挖 25樓了 不知台本看了會怎麼樣??

繼續降低市佔率還是退出市場

現在能賣得動 是以前年輕人 現在的老人 記憶中的本田精神

越賣越貴 售服可以再做差一點 過10年 人家問本田車是甚麼 沒人知道?

反正跟2羊一樣做外表功夫 不用顧甚麼生鏽了 (honda)這招牌就可以賣錢了


reynard wrote:
越搞越糟, 沒事找事做 0分...(恕刪)





台灣人就是「易騙難教」....

明明一個常識的問題,可以接到 25 頁,真是夠了!! 本來這類眾業務出沒的爭議性文章,很懶得出聲,不過頭已經洗了,就洗完吧!

上圖,是我 DIY 更換冷氣蒸發器,整個中控台全拆,拆到一半時拍到的橫桿。沒錯! 很清楚! 即使我有專屬車庫,完全沒泡水的車子,安裝在車內,照樣沒上漆、沒電鍍就是會生銹的。

車廠本來的設定就是這樣,連焊接處,都清清楚楚。 So What ? 工業設計本來就是這樣呀~ 這個地方沒有預期不讓它生銹,那它就是會有自然的氧化反應,機械本來就是服務人的,本來就是10~20年後一堆廢鐵,不影響使用、不影響機能、沒有美觀問題,為何需要吹毛求疵?

好奇廠牌? 氣簾上有提示,藍白螺旋槳。但這根本不是重點,10個廠牌拆起來,10個廠牌都是這個樣。

要一張張圖解釋樓主的照片,也沒有問題。

1. 首先,懂車的人會認為這是廣告文,全部該氧化的地方都有氧化,不該氧化的地方一點痕跡都沒有。另外,沒想到 Accord 底盤用的鋁合金比想像多

2. 所有底盤件,鑄鐵材質表面微銹是正常的,對照的安裝螺絲也很漂亮,100%全新車,無拆卸過、無泡水過。

3. 冷氣壓縮機那幾顆螺絲,屬於壓縮機本身的機構結合用,材質可能是中碳鋼以上,本身沒有電鍍,因此有正常的氧化痕跡。但這完全不影響往後維修。除非壓縮機故障被回收要整新,需要分解壓縮機,才需要拆卸此幾顆螺絲。安裝壓縮機的螺絲也很漂亮,完全無拆裝痕跡。

4. 通常螺絲電鍍顏色不同,代表的是最高承受拉力的不同,上扭力時,若沒有特別註明,就是參考螺絲上頭的等級標示,沒有等級標示則依電鍍顏色來判別。顯然這幾顆壓縮機螺絲設定的扭力值(材質)不同

5. 這車目前的狀態在二手車檢查時,屬於引擎、底盤原裝滿分狀態。只要有任何工具拆裝過,絕對是大扣分,表示有大修過。



reynard wrote:
台灣人就是「易騙難 教」(恕刪)


我換一句來說, 台灣人勤奮工作存錢買喜歡/心怡的車而且心地善良
.
一般人願意花錢買比國內生產還貴進口的美規本田應該是希望安全品質兩兼顧.

但這台美規本田可能不如樓主預期的 “新的波兒亮”所以才會發這文. (但我看了看你的ACCORD真的跟我家兩台沒有差在哪 我指新車牽回家的時候)

其實如果在保固期一動(拆東拆西)不如靜, 美規ACCORD我有信心 只要都用本田OEM的耗材/油品, 0w20的Mobil1…你不撞…..想大修也不太容易. (我有12年的日製美規CRV 2 代+1.5年的美製美規PILOT 2代 我自己DIY所有的事…不幸被撞鈑金烤漆/換胎/年檢沒辦法)
樓主3/5年後回來看這篇文就會覺得當年車是多拆的了.

(美規本田ACCORD在北美中型房車可是都排前面的 那天我移民回台灣我也會買一台自己顧….修車廠就謝謝再連絡. 除了召回你根本就是定期保養)

貼一張車照我真的是車主不是業代.



Calvin
CalvinC wrote:
其實如果在保固期一動(拆東拆西)不如靜 ...(恕刪)


我非常確定真要換掉壓縮機那幾個螺絲,絕對會搞到他一個頭好幾個大。

壓縮機那邊是高壓系統,要換那幾顆螺絲一定要把壓縮機請下車,代表就是冷媒要洩光,管路要分離。

重新組合壓縮機,這種高壓系統扭力控制沒弄好,耐用度就是個問題。原本壓縮機應該是供應商組裝好的,看銘牌還是美國 DENSO 製的,拆過應該供應商也不保固了。維修手冊應該也不會有這個總成件的分解個別扭力值。

一旦管路開放以後,整個冷氣管道就會吸水氣,連帶乾燥瓶可能還要更換 (印象中,新的 Honda 都整合在散熱器裡面,又要拆散熱器。拆過散熱器的車子我會懷疑車頭撞過。Accord 9 請查閱維修手冊)

之後,重新組合壓縮機(測漏?),整個 O-ring 更新、安裝配合與重新抽真空,冷媒重量精密測量與充填。工廠以外的環境控制,我認為都是遠不如原廠的。

整個冷氣往後的耐用性會有大問題!!

(不過技師應該懶得解釋這麼多,反正都不相信專業了,要把好的修成壞的,愛拆就拆吧,漏冷媒與管路不純淨等後遺症也是 3~5年後才會發作。BMW 連吊引擎都不用拆高壓管路,只要拆壓縮機放旁邊,非萬不得已別去動高壓管路,200psi 呀!!)
reynard wrote:
我非常確定真要換掉...(恕刪)


A/C是我DIY到現在還是不敢碰的地方. (專業的儀器/需要的經驗 竅門太多...我花不少$在工具了(個人業餘嗜好~~01有人覺得我神經病)...但我還沒有那麼本粗)

大概釣蝦/看FOOTBALL/遊山玩水才能叫做"正當休閒娛樂"吧?

你說的沒錯...你一定有自己修車的習慣+很多經驗.

貼一張2015 ACCORD RECEIVER的圖.





很高興認識你.

Calvin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